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三姐山歌文化为壮民族建构了一个巨大的身份、民族和文化的非对抗性的认同空间,这一文化认同空间决定了壮民族与中华民族的血脉联系及和平共处的历史与现状.它不仅是刘三姐山歌文化富有生命力的深层底蕴.亦为解决当今世界的国家、民族、地域的文化冲突和祖国的统一大业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作为壮民族的文化代表之一的刘三姐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是与壮民族的文化空间建构与文化认同分不开的.刘三姐山歌文化现象的深层底蕴其实就是壮民族及其地区文化空间建构和认同的巨大隐喻,她的形成与流传过程就是壮族独特的"他者文化空间"、"身体文化空间"、"公共空间"、"认同空间"、审美及其他空间的建构和认同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白描、比喻、夸张、重复、视听营造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刘三姐》山歌的艺术特点,旨在加强人们对《刘三姐》山歌艺术价值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刘山姐》在现今社会流传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刘三姐山歌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其不仅在我国范围内得到了很好传承和发扬,同时在海外也声名远播,尤其是在以"一带一路"沿线为主体的相关国家,刘山姐山歌文化深受喜爱和追捧,成为了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纽带,促进了我国同相关国家的交流的紧密性提升。基于本文就"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刘三姐山歌文化的翻译和传播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根据当前刘三姐山歌文化传播的情况,提出了促进其传播的几条措施,以此作为对研究我国刘三姐山歌文化人士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三姐与壮族山歌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永勤 《中国教师》2005,(11):24-25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勤劳勇敢的壮族人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辽阔而又多情的广西红土地上。壮乡地处岭南西部,地形奇特,山清水秀,自然景观十分秀丽。自古以来,壮族就是一个酷爱歌唱的民族。壮族民歌的触角插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用歌问路访寨,用歌迎宾接客,用歌寻偶择配……壮族人从咿呀学语就开始用山歌传情达意,高兴时唱,忧愁时唱,人多时唱,独自一人时也唱。著名舞蹈家戴爱莲所说:“壮族人见面不说话,而是用歌唱,这的确是一种很高的文明。”壮家人的山歌没有固定的内容,都是随编随唱,绝不雷同。壮乡儿女不仅出口成章,而且词曲…  相似文献   

6.
刘三姐山歌文化可以加强中国与东盟的人文交流合作,增进睦邻友好的国际关系。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广西要重视刘三姐山歌翻译,更好的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宜州山歌文化与新型歌圩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宜州山歌文化源远流长,山歌成为当地壮、侗等民族的精神生活需求.传统的山歌文化推动了今天新型歌圩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三姐歌谣文化是壮族山歌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长期交流融合的结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它与时俱进,在文化特质、文化功能以及文化载体等方面不断地创新发展,使之在不同时代中都能在活态中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的家乡有悠久的山歌文化,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家乡地处偏远的农村,放眼望去,除了山还是山,重重叠叠,绵延无尽……乡亲们大多不识字,更别提音乐了,没一人认识那五线谱。可就是这样一个落后的小山村,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山歌。山歌的确很独特,没有任何人专门  相似文献   

10.
刘三姐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时间,其形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壮族歌圩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刘三姐形象的性质特征、发展演变及其现代审美意义等。  相似文献   

11.
刘三姐传说自唐景龙年间(707-709)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如果从布洛陀神话中"僚三姐造歌"算起,就更加久远了。刘三姐现象的魅力至今不衰,在于她身上负载着壮侗仫佬毛南等民族祖先僚人久远的历史的文化基因,在于她身上人神中介的神秘,还在于她本身就是稻作文化的代码和符号。从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优秀民族文化的生命力,这是民族生命之根,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保护和弘扬。  相似文献   

12.
试论刘三姐文化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三姐文化的生成机制、传承和发展的条件离不开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制度和文化融合这四者整合而成的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党的正确文艺政策指导下,我们应充分利用广西独特的自燕条件和民族文化优势,努力构建和谐的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促进刘三姐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三姐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品牌,从彩调《刘三姐》、电影《刘三姐》、《印象.刘三姐》到正在开拍的音乐电视剧《刘三姐》,它正借助大众文化的羽翼发展壮大。以刘三姐文化的发展变迁为例,阐释了大众文化全球化传播视域中中国民族文化走向大众文化发展的必然之路,分析了民族文化如何借助大众文化发展壮大,并探讨了当前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粤西地区深厚的刘三姐文化积淀充分地体现在这一地区丰富的刘三姐文化产品上,对文化产品折射出的区域民族信仰和好歌的文化传统进行探究,有助于将文化积淀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形成文化产业,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三姐传说的文化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言本身所代表的观念看,刘三姐的传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刘三姐的传说是刘三姐文化建立价值和观念,形成社会习俗、制度,信仰方式和行为准则的方式和机制。  相似文献   

16.
刘三姐文化表现形态主要是传说、歌谣和民间信仰,与之相关的戏剧、影视、商品和旅游等则是其衍生物。刘三姐是壮族中古时代壮汉文化融合产生的文化英雄,刘三姐文化是在壮族民歌文化基础上,融合中国南方各族群娱乐浪漫文化因子共同打造的狂欢文化偶像。刘三姐不仅是壮族,而且是中国文化,乃至东方狂欢文化的一种标志性符号。  相似文献   

17.
刘三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从历史走向今天,从民间走向大众,走向当代的文化市场,引起了区内外,甚至国内外的极大关注。作为刘三姐文化发源地的宜州,打出了刘三姐文化品牌,为当地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服务。2007年10月11日至13日,河池学院与宜州市人民政府,利用地缘和文化资源优势作为这一文化研究的前沿阵地,共同举办了"全国刘三姐文化研讨会"。与会专家不仅从民间文学出发,而且还从历史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生态美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旅游等多角度来研究刘三姐文化的社会历史北景,考察和探索刘三姐的文化意义,探讨刘三姐文化的社会影响和当今刘三姐现象的重构与当代诠释,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本刊从与会学者提交的论文中择选刊发一些论文,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8.
从语言本身所代表的观念看,刘三姐的传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刘三姐的传说是刘三姐文化建立价值和观念,形成社会习俗、制度,信仰方式和行为准则的方式和机制。  相似文献   

19.
刘三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从历史走向今天,从民间走向大众,走向当代的文化市场,引起了区内外,甚至国内外的极大关注。作为刘三姐文化发源地的宜州,打出了刘三姐文化品牌,为当地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服务。2007年10月11日至13日,河池学院与宜州市人民政府,利用地缘和文化资源优势作为这一文化研究的前沿阵地,共同举办了“全国刘三姐文化研讨会”。与会专家不仅从民间文学出发,而且还从历史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生态美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旅游等多角度来研究刘三姐文化的社会历史北景,考察和探索刘三姐的文化意义,探讨刘三姐文化的社会影响和当今刘三姐现象的重构与当代诠释,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本刊从与会学者提交的论文中择选刊发一些论文,以飨广大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张坚 《贺州学院学报》2013,(1):19-27,51
20世纪90年代之前,电影《刘三姐》、大型歌舞剧《刘三姐》等艺术作品在香港与东南亚地区的成功上映或公演,构成了刘三姐文化品牌走向海外的关键环节。笔者以香港与东南亚地区有关报刊资料为依托,在梳理刘三姐文化品牌走向海外的基础上,分析刘三姐文化品牌在海外成功的原因,探讨了刘三姐文化品牌国际化的策略。包括:关注刘三姐海外形象,充实刘三姐文化品牌的内涵;树立开放意识,聚合优质资源,打造文化品牌精品;重视香港的窗口与跳板作用,提高刘三姐文化品牌海外推广的实效性;以侨为桥,拓展刘三姐文化品牌海外发展新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