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及地位做出了新的认定,提出了许多全新的教育理念。面对新的课程标准,我们在兴奋之余,不能不重新审视和思考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一、如何看待语文教学1.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是“人”和“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把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定位于“人”和“人的发展”上,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首先,我们应该把学生看成一个在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要从生命的高度来看待学生。教师是一个生命,学生也是一个生命,…  相似文献   

2.
从“满堂灌”到谈“讲”色变,从“人灌”到“电灌”,教师对“告诉”的误解使美术欣赏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欣赏教学离不开“告诉”。高明的“告诉”应该讲求实效而不满足于表面的“热闹”;应该成为教师展示和张扬人格技能的重要方式;应该把高质量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应该促使学生了解作品的表现形式;应该引导学生与作品进行“对话”;应该启发学生对作品进行感悟;应该鼓励学生不断地积累生活经验;应该激发学生用多种方式表达内心感受。欣赏教学需要多种教学方式同生共存。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搞好教学设计”已成为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过去中国人习惯把教育和读书等同起来,因此多年来教学一直是“以本为本”,从小学到大学无一例外地把课本视为神圣物,教师总是在传授课本知识上下功夫,缺少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已不能适应新世纪教育的要求。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落实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上。教学上“以人为本”应该由以下四个方面来表征:第一,教学目标要综合化。教学要把学好知识、发展能力、转化情感有机结合起来,实行“教育教学一体…  相似文献   

4.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今天,接受式学习方式仍然主宰着教学主阵地———课堂。于是,“把学习还给学生”的呼声四起。《新课标》也极力倡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当“以生为本”,把“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作为根本的教育目标。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有的人会把“以学生为本”等同于“儿童中心”或“学习者中心”,完全由着学生的兴趣组织教学,走上了另一个“无序教学”的极端,忽视了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担负的责任。那就需要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教学。那么,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什么才是最有教育价值、学生终身必备的知识”呢…  相似文献   

5.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落实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具体要求就是:第一,关注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所有学生都看成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通过尊重、关心、牵挂,让学生享受最好的教育。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用“心”施教,体现教师热切的情感,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强调: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变“教我学”为“我会学”的语文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呢?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认为,应该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强化学法指导,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使他们自己能读书、会读书。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落实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具体要求就是:第一,关注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所有学生都看成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通过尊重、关心、牵挂,让学生享受最好的教育。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用“心”施教,体现教师热切的情感,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兴高采烈,  相似文献   

8.
英国教育学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该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两段话用在对课题教学“切人点”的形容上再恰当不过了。  相似文献   

9.
陈绍山 《中学文科》2009,(18):117-117
作为一名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构建理想课堂。理想课堂绝不是教师精心布设的“圈套”,有效教学也绝不是学生的随“师”起舞,而是要看教师能否做好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出发点的服务,把学生视作一个生命整体,将其内在蕴藏的思想、情感、欲求、智能等宝贵的东西作为激发点,实现真正的人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充分肯定现代教育手段多媒体教学的作用,但要正确对待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要使“机器”为人服务,不要把人变为“机器”的附庸,要承认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不要以热闹的“声像”代替学生阅读文本。不论使用什么教学手段,最终还是帮助学生理解以文字为载体的“文本”。  相似文献   

11.
人本主义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亚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12):90-90,F0003
新课标提出了“完整社会人”的概念,把所有的思想融入学科之中,所以,英语课程也不应该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也应该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培养。人本主义(humanism)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其学习论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尊重学习者;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和价值观;必须信任任何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必须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情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罗杰斯提出“非指导性教学”。罗杰斯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象心理治疗人员与委托人的关系一样,应当是平等的;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推动者或促进者,而不是指导者,其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热情等学习潜能获得自由提供帮助。“自我实现”是罗杰斯的人格理想和“非指导性教学”追求的长远目标。这一长远目标通过“非指导性教学”实现,使学生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以完善,最终成为人格和自我健全发展、符合时代精神的人。  相似文献   

12.
鲁迅曾说过,写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古今中外,凡优秀的文学作品,其辉煌之处常常就是作家人格、操守、价值观等人文素质的伟大体现。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不能人为地把“心”(人文素质)与“言”(写作技巧)割裂开来而单纯地追求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而应该树立起大语文观,使作文训练与整个语文教学体系相协调——以人的发展为培养目的,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毫无疑问,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应该能反映其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以关注人的发展为首要目标,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那么,在课程标准倡导“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新理念指导下,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数学教学设计呢?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定位于“人”及“人和人的发展”上,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其前提是应把学生看成一个在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  相似文献   

15.
徐斌 《福建教育》2007,(7):101-102
《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劫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虽然数学的表达方式是形式化的,但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数学应该是作为教育形态的数学而不是学术形态的数学,应该把“冰冷”的美丽转化为“火热”的思考。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巧妙地利用动手操作等直观手段,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的东西,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到数学是简单的,是美丽的,是鲜活的,是富有情趣的。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中,对是否应该让学生课前预习的争论由来已久。不主张学生预习的人,主要担心预习可能削弱学生求知的好奇心,影响教师设置教学情境和把控教学环节。主张学生预习的人,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着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地构建知识结构,自主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凸显“教是为了不教”的素质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所提倡的学生发展观要求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就是把学生看做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把学生的发展看作一个持续一生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潜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正确对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宽容地对待学生的不足与失误,要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充满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看待学生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8.
告读者     
任何一个人少年时都是诗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学生应该喜欢诗歌教学才是。但现在的一些诗歌教学课却很难走进学生的心灵。用各种或传统或前卫的理论,把诗歌像过去分析小说散一样肢解成“段落大意”或“关键词”“关键句”,无疑是对诗歌的摧残;但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便读读”,似乎也难让他们萌发诗心。吴小红老师“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把诗歌教学教给学生,是改革诗歌教学的有益而有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教师应该时刻把如何构建和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放在首位,通过“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情景教学,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创造性”课堂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通过自主学习、“逆向思考”能力的培养,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课程标准》特别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这充分表明学生应该是数学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组织教学,怎样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怎样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真正使学生在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