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伴随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出现的建筑垃圾已经逐步演变为影响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重大问题,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已经刻不容缓.从建筑垃圾处置现状出发,分析了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建筑垃圾用于基建、建筑垃圾填埋处理等处理工艺,并总结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不断增长.本文详细阐述了建筑垃圾的组成,以及其利用途径,并且介绍了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所能带来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浅谈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如何合理处理建筑垃圾这一建筑施工企业及环保部门面临的问题,就施工过程中如何减少建筑垃圾,以及建筑垃圾的再利用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建筑垃圾是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废弃物.建筑业发展不同时期,施工企业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不尽相同.从刚开始建筑垃圾资源化的二元分立,到中期的二元对立,再到后来的二元统一,形成发展共同体.结合"两山"理论探讨其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大量建筑垃圾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合理利用建筑垃圾不仅事关环保,同样蕴藏着丰富的商机。概述了我国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理现状、处理对策及由此产生的商机。  相似文献   

6.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建筑垃圾的特点,通过借鉴国外处理建筑垃圾的一些方针政策、先进经验和处理方法,提出了我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对策,同时提出了目前我国在建筑垃圾处理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新方式,从而为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6,(24)
建筑垃圾的大量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对人类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如何对建筑垃圾进行循环利用成为当务之急,是治理环境污染、管理废物的棘手难题,本文将通过对建筑垃圾的产生、危害,及循环利用途径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管理》2015,(5):50-56
本文基于1995-2013年的全社会房屋施工、竣工面积数据,运用面积估算法对建筑垃圾产生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全社会的房屋施工面积不断扩大,建筑垃圾产生量近年来增加明显。2003-2013年,除北京市、上海市和西藏自治区外,建筑垃圾产生量增长率均超过100%。2建筑垃圾主要来源于建筑拆除垃圾,建筑装修垃圾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显著线性关系,随着人们对居住要求的提升而增加。3建筑垃圾产生量在空间上呈现出向东部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大省集中的趋势,建筑垃圾问题已成为全国性的普遍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对建筑垃圾的处理现状,阐述了建筑垃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系统总结了我国当前在建筑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建筑垃圾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建筑垃圾减量控制措施、变废为宝开发再利用、资源化等途径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建筑垃圾的基本概念入手,阐明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的重大意义、国内外建筑垃圾的处理利用现状,以及从现有处理利用产品系列到房屋和道路的地基基础工程应用的新技术,并对建筑垃圾处理产业链问题加以深入思考,展现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1.
我国建筑工程数量较多,建筑工程规模较大,新建与改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我们称之为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包括混凝土块、沥青块、废渣土、废金属、废塑料、装修废料、包装材料等。我国建筑垃圾占据城市垃圾总量约40%,很多建筑垃圾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被运往郊区和露天垃圾场,建筑垃圾对于自然环境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且影响空气、水等自然资源。目前,我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再利用正在进行科学的研究,本文就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建筑垃圾处理的现状,提出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建筑垃圾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某研究机构测算,如果按每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产生500 ̄600吨建筑垃圾计,那么全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数量将高达4000万吨。如此庞大的建筑垃圾,运至郊外堆放,势必侵占大量农田,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会加剧环境污染。上述建筑垃圾中包含了由新建建筑物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建筑施工垃圾。通过控制新建建筑物的施工垃圾来使建筑垃圾整体数量减少将成为必然。因此,加强对建筑施工垃圾的管理,采用各种途径使其减量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一、建筑施工…  相似文献   

13.
前言 在当下高速发展的时代,建筑物和道路的更新换代越来越频繁,在拆除建筑物和改造道路的同时,不可避免的生成许多的建筑和拆卸垃圾,相应的建筑和拆卸垃圾的处理也就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再生骨料混凝土路用,将废旧混凝土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与水泥拌和生成新的混凝土,再应用于道路建设中去.用此种方法,既能解决建筑垃圾越堆越多的问...  相似文献   

14.
建筑垃圾可以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建筑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对于人与自然之间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建筑垃圾作为一种资源化再利用的材料,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再生混凝土可以有效的解决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使得大部分建筑垃圾可以被重新再利用。  相似文献   

15.
梁宇 《百科知识》2010,(2):49-51
垃圾危机 垃圾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过程中抛弃的“废物”。根据垃圾的来源可分为: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卫生垃圾及战争垃圾。按垃圾物质成分可分为:化学药品垃圾、塑料与泡沫垃圾、玻璃质垃圾、金属与合金垃圾、非金属建筑材料垃圾及饮食废物等垃圾类型。按垃圾赋存状态又可分为:固体垃圾、液体垃圾(如化学试剂、工业废水、污水等)、气体垃圾(如废气、汽车尾气及燃煤烟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旧城区改造过程中大批旧有建筑的拆除会产生许多建筑垃圾。目前,我国对建筑垃圾的处理还是以填埋方式为主,如何在循环经济理念下更好地处理它们,实现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是一个新课题。本文在分析城市建筑垃圾的危害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循环经济的建筑垃圾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7.
浅谈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建筑垃圾的分类,综述了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处理现状、利用途径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呼吁社会各部门关注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以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建筑垃圾的危害性和可回收利用性,并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回收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通过对建筑垃圾的分类,使本来已是废料的混合物变成巨大的资源,最终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城市建设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一般没有任何处理,就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和填埋。目前建筑垃圾的处理主要是通过近郊掩埋的方式,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垃圾的不断增加,建筑垃圾的危害也越来越明显,已经到了必须彻底治理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建筑垃圾的危害性和可利用性,并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管理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想法,通过对建筑垃圾的分类整合,使本来已是废料的混合物变成巨大的资源,最终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