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什么是“曲式”?答:所谓“曲式”,就是乐曲的结构形式。曲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种段落,乐曲的曲式结构就是研究这些段落形成的规律性,研究它们的类型、特点,以及句、段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曲式大体可分为(1)、复调曲式:赋格曲(段)、各种卡农、创意曲、恰空舞曲、固定低音、复调变奏曲;(2)主调曲式:有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奏鸣曲式、奏鸣回旋曲式及自由曲式;(3)套曲曲式:新旧组曲、奏鸣或声乐套曲等。为了分别详细讲解这些曲式。我们还是从乐句、乐段说起,因为这是构成以上各种曲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无论何种类型的音乐欣赏方式,都要以音乐形式因素的感知为基础。音乐的形式要素有很多,包括音色、旋律、和声、织体、节奏乃至各种曲式结构等等。这些因素在作曲家的巧妙安排下,共同构成一个错综而有序的整休。我们在音乐欣赏课中就要使学生的听觉具有与这种复杂音乐形式相适应的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3.
《诗经》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第一部音乐著作。文章试从"音乐学"角度入手,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研究方法,从其句式、分段以及曲式三个方面对《诗经》的音乐结构特点及其成因进行初步的探索。研究发现,《诗经》句式的最大特点是以四言为基本句式,分段以三段体为主,曲式大致分为同一曲调反复、主附结构、主副歌体、联缀体四类。  相似文献   

4.
正卡农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字面意思是"轮唱",原意为"规律",同一旋律以同度或五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声部先后出现,造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地模仿,即严格的模仿对位。帕切贝尔的《D大调卡农》,如同自然、数学公式以演绎的方式,纺织永无止境的  相似文献   

5.
<正>新课标指出:"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或方法,都应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对于音乐的学习我们力求达到这一目标。想要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需要掌握大量的音乐专业知识,如曲式、和声、织体、主题等等知识,同时还得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作者情况等等。这里我想先谈谈对于曲式的教学。曲式即曲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种段落,根据这些段落形成的规律性,从而找出具有共性的格式。从曲式的概念可  相似文献   

6.
<正>卡侬曲式经久不衰,从它出现至今,得到无数音乐创造者的青睐,现代音乐多元化的音乐元素融入古典卡侬中,赋予其新的活力及魅力。那到底什么是卡侬曲式呢?本文中的卡侬曲式是指在音乐活动中引导幼儿从生活经验出发,用游戏的形式进行轮说、轮唱、轮奏,以提高幼儿的活动兴趣,达到在音乐活动中自我控制、自我协调的最佳效果的一种音乐教学手段。下面就近阶段我们在音乐特色活动中开展的卡侬曲式活动进行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谢飞 《华章》2012,(27)
D大调卡农(Canon in D)是巴洛克时期的德国音乐家帕赫贝尔的重要代表作品.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这位音乐家的作品和历史记载流传至今的并不多;然而,流传至今的这部D大调卡农,却几乎成为家喻户晓、广受赞誉的经典之作.在我国国内,西方古典音乐并为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普及;但近些年,在各种音乐媒体与平台上,帕赫贝尔的D大调卡农却频频出现.本文意在从分析介绍这部作品的角度,试探性的剖析国人对待西方古典音乐的态度及音乐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8.
乐曲形式之一。原则为:采用统一主题材料,根据乐曲的发展要求而加以变化重复,形成主题——变奏1——变奏2——变奏3——变奏4……的曲式结构,称“变奏曲式”。第一部分主题,是全曲音乐形象的基础,其他各部分都是这一音乐形象的进一步发展。民族民间音乐和说唱音乐中用得较多。如笛子《喜相逢》、琵琶曲《夕阳箫鼓》以及民族器乐合奏曲《十六板》等都属这种曲式结构。  相似文献   

9.
卡农     
Canon,也就是卡农,是一种曲式,字面上的意思是“轮唱”,原意是“规律”,指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随着另一声部,数个声部的相同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逐和缠绕。卡农,灰色的乐轨,两个声部,独立而交融,随着时间的流逝,收集彩色的乐符,编织成玫瑰色的奏鸣曲,反复却不单调,仿佛两个人缠绵的生死追逐……  相似文献   

10.
王肖静 《考试周刊》2011,(16):221-221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将高中音乐课程划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这种以模块形式出现的课程,在高中尚属首次。为了体现新的课程标准,落实选修内容,上好每一节音乐课,我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以下几点是我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由音乐课程的自身学科特点所决定的。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音乐美,就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1.
音乐审美中往往关注对思想情感内涵的阐释,而忽略音乐形式内部结构的各种表现因素。本文通过对音乐形式中旋律、节奏、和声、曲式等主要表现手段的探讨,揭示其作为作品结构的运动规律和美学品格,为进一步深入了解音乐的本质和由表及里地把握音乐美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2.
<正>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音乐常用的形式要素,如:力度、速度、节奏、曲式、和声等等。音乐进行的过程就是各音乐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下面笔者就来谈谈如何通过分析音乐要素来  相似文献   

13.
徐玉红 《考试周刊》2010,(54):252-252
音乐素有"艺术之冠"的美誉,自人类诞生以来,这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就深深占据着人们的心灵。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的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因此,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无论是对艺术素质还是文化素质的提升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反映人们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众所周知,经典的音乐结构原则之所以流传下来是有一定原因的。本文将具体的音乐结构与心理平衡效应联系在一起,并分别举例说明二分性原则以及三分性原则与心理平衡效应之间的关系。从二分性曲式结构和三分性曲式结构的角度,以莫扎特两首钢琴奏鸣曲为例,针对其音乐结构的分析,从宏观上论证结构平衡在音乐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复乐段是由两个乐段以重复关系组合起来的特殊形式的乐段,许多学习者在分析此类结构的音乐时都会遇到困难。在音乐分析中要很好地把握其曲式特征,除了必须全面掌握其定义之外,还应充分了解它与相近曲式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祁雅君 《华章》2007,(11):226-227
贝多芬是西方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涉及了各种曲式,各种乐器,各种体裁.贝多芬本人亦是钢琴家,他运用钢琴最为得心应手,也许他的钢琴作品最能细腻地表达他的乐思.欣赏贝多芬的艺术首先应从他的钢琴作品开始,钢琴曲是他艺术中的精品.广大音乐爱好者喜欢音乐都是从优美的旋律、节奏感开始,也可以说从一种宏观的角度去欣赏音乐.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它的形式和内涵.中国绘画有南宗、北宗之别,西方则有古典主义、现时主义、印象主义区别等等.音乐可能是最抽象的一种,但是抽象的内容却可能是最丰富的,最令人有深思余地的.贝多芬的音乐是以情感人的,人们在欣赏他的音乐时可以不必注意具体的结构、曲式、和声等细节,只用感情和思想去接近他,就能得到最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17.
涂婷 《儿童音乐》2016,(1):35-39
随着合唱教学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中地位明显提高,小学音乐教材对演唱教学中的合唱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而湘艺版修订音乐教材的这一改变更是非常明显,以往三年级才开始出现的合唱相关内容,如今在一年级的教材中便开始体现,以二声部卡农、轮唱、合唱等不同形式编排歌曲,拟从基础上加强学生的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18.
忠诚和热爱,使得刘炽声乐作品紧贴时代、紧贴生活、贴近人民;深厚的民族民间音乐修养,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民族民间音乐风格"动机"与西洋曲式巧妙结合的创作手法,使得刘炽的音乐旋律平易近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9.
将《诗经》文本与音乐曲式联系在一起,进而研究《诗经》及其时代的音乐,是研究上古音乐的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本文在杨荫浏先生的研究基础上,对《诗经.国风》中的章句结构形式作了一个全面的梳理,归纳出《国风》中存在的3种乐句形式和22种乐章形式,并试图寻找其间发展演变的线索。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欣赏音乐时应当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对音乐感情因素的体验上,结合音乐的结构布局、表现手法、和声效果及乐器的色彩技术等问题,配合想象和联想用"心耳"来聆听音乐作品的真谛。在普通高校开设音乐欣赏课,对于每一个未受过专业音乐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对音乐最直接的了解"听"更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听"要会听,如何从听中真正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及作品内在的思想感情,是欣赏过程中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具体作品曲式分析做例子,阐述音乐欣赏课中如何引导学生做到真正的"听",从而达到音乐欣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