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康熙诗坛,宋荦尝一度与王渔洋并称诗坛盟主,声誉颇。然其诗史地位却难以从创作认知,而是主要体现于他对“江左十五子”诗歌集群的建设。“江左十五子”是考察清初诗坛向清中叶诗坛过渡的一个关键性诗歌群体,由他们与宋荦共同推扬的创作风气从正负两方面对清中叶诗坛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2.
清代是词的中兴期,词的创作和理论都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清初的宋荦,在清代词坛占有重要地位,其词学创作大概以康熙十六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法北宋、尚婉约,后期师南宋、主醇雅。梳理宋荦词学的创作历程,探讨其词风转变的特点与原因,对全面认识清代词学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从宋荦第一部诗集《古竹圃稿》诞生至今,有关宋荦的研究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酝酿期,低谷期与高潮期。就学者们有关宋荦的生平、著述、宦游、收藏、鉴赏等方面的记载与研究的文章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和揭示宋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期促进和推动宋荦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论宋荦的诗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荦为清初“雪苑六子”之一,康熙中开府江南,与王士禛主持南北风雅,声名卓著。宋荦的诗学观较集中地反映在《漫堂说诗》中,其论诗追源溯流,与明末清初反思复古的思潮相一致。历来论者多认为宋荦为宗宋一派,事实上宋荦兼采唐宋,而以唐人为旨归,“宋诗派”之说未为笃论。宋荦上承严羽“妙悟”说,昌言“悟诗”说,与王士禛之“神韵”说同出一源,对清初诗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宋荦在清初诗坛颇具影响,这与其同侯方域的交往是分不开的。随父归乡的他与身在商丘的侯方域交往甚密,两人于顺治六年时间定交,前后交好五年左右,这短短的五年时间,给清代文学史留下了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6.
宋荦(1634-1713)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陂,别自署绵津山人、沧浪寓公、西陂放鸭翁、西陂居士等.河南商丘人.年十四,应诏以大臣子入侍卫.康熙三年,授黄州通判,历官江西、江宁巡抚,以吏部尚书致仕.康熙五十二年卒,年八十.荦能诗文,工书画,精鉴赏,尤以诗享盛誉于清初文坛,一时文士多与之交游.故对其生平、创作事迹的梳理,有助于其他相关研究的展开.  相似文献   

7.
宋荦(1634-1713),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陂,别自署绵津山人、沧浪寓公、西陂放鸭翁、西陂居士等,河南商丘人.年十四,应诏以大臣子入侍卫.康熙三年,授黄州通判,历官江西、江宁巡抚,以吏部尚书致仕.康熙五十二年卒,年八十.荦能诗文,工书画,精鉴赏,尤以诗享盛誉于清初文坛,一时文士多与之交游.故对其生平、创作事迹的梳理,有助于其他相关研究的展开.  相似文献   

8.
宋荦(1634-1713),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陂;别自署绵津山人、沧浪寓公、西陂放鸭翁、西陂居士等.河南商丘人.年十四,应诏以大臣子入侍卫.康熙三年,授黄州通判,历官江西、江宁巡抚,以吏部尚书致仕.康熙五十二年卒,年八十.荦能诗文,工书画,精鉴赏,尤以诗享盛誉于清初文坛,一时文士多与之交游.对其生平、创作事迹的梳理,有助于其他相关研究的展开.  相似文献   

9.
当今学术界在清诗研究中,忽略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诗人──宋荦。此人早年随侯方域接七子余波;中入宋人畛域,渐食古而化,自成一家;晚年树帜江南,领袖文坛近二十年,与王士祯南北呼应。一生除政事外,致力于诗歌创作,被尊为泰山北斗。其诗集名目繁多,对其集及其创作梗概作系统考察,不仅可以了解诗人一生诗歌创作过程,亦可观清初诗风之流向。  相似文献   

10.
宋荦一生著作宏富。其自撰杂著十五种,编纂书籍六种,是诗人留的又一份珍贵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史学、文学、文献价值。对其系统考查,亦有利于对宋荦其人作整体估价。  相似文献   

11.
宋荦是清康熙年间的名宦,又是全国著名的藏书家、刻书家。其家藏之丰,刻书之精,为当时学者文人自叹弗如。尤其承刻三种“御籍”的完成,促进了“康版书”风格的形成。本文就其在藏书缘由和收藏特色、刻书成就及影响等方面做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引述各有关著作之事实,对历来仅认为罗愿是位史志学家的片面评价,同时对<宋史>"罗愿传"中对罗愿评价的两处严重不妥,加以论述和批驳,结论认为罗愿是一位徽州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进步爱国的政治家,南宋第一作家,杰出的史志学家,著名贤人.  相似文献   

13.
林古度年表     
林古度交游甚广,与明末清初诗人多有倡酬。遗诗近万首,清康熙间王士祯选刻《林茂之诗选》,仅存一百多题二百多首。《年表》据《林茂之文集》、《林茂之诗选》及笔者多年搜集的林古度佚诗、佚文和古度诸友著作,逐年排比其事迹。详考详拙撰《林古度年谱》(未刊稿)。  相似文献   

14.
张浚与洛学     
张浚在南宋高、孝两朝出将入相,对宋代学术起着重要作用。他在南宋初与赵鼎并相,推崇洛学,引擢洛学之士,造就“小元祜”政局,为洛学的复兴吹响了号角;另一方面,他又主张元祜未必全是、熙丰未必全非,倡行孝悌之说,打压洛学,使洛学的发展受到抑制。秦桧专政后,张浚被贬斥,在困顿谪居期间,张浚终信洛学,著书立说,继承弘扬洛学,并引导其子张轼追随洛学。张浚对洛学的推崇使他在孝宗朝再受重用,流誉于后世,甚至掩盖其过失。  相似文献   

15.
明代士人对待佛教的态度非常复杂,有直言不讳用佛者,有阳儒而阴佛者,有斥佛者。在斥佛者中,又有用佛者,罗钦顺就是一个显例。罗钦顺潜心研究佛教数十年,其对佛教的驳斥要高于一般的批佛教者。但是在下意识中,罗钦顺仍然肯定佛教的某些内容,在诗文中悄然地使用佛教的观念而浑然不自知。罗钦顺对待佛教的复杂情况,说明佛教确实已经融入到明人的神髓之中了。  相似文献   

16.
高僧传是为高僧立传,立传的编撰者对众多僧人进行选择,不可避免地需要一定的选录标准,选录标准的优良与否,关系到僧传的流传与影响。由对"三朝高僧传"①的选录标准分析,我们得出结论:自从释慧皎《梁传》始,确立了以功德为先、德行和学识为次、神异为辅的选录标准,《唐传》《宋传》在继承基础上根据佛教发展状况略有变化。  相似文献   

17.
宋钘是先秦诸子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博杂而又明晰,他既不是《汉书·艺文志》所谓的小说家,也不是荀子所说的墨家以及《汉书·艺文志》班固自注谓“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的道家。仔细分析,宋钘应是一个继承道墨、融合道墨、发展道墨的思想家,他把并不融洽的二派的不同的思想很微妙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同时,宋钘与尹文同游稷下,但又不同于稷下学派,可以说他是稷下黄老之学的先驱和盟友,其思想更多地表现了不顾自身、博济众人的热心救世精神。  相似文献   

18.
论宋江     
《水浒传》给宋江确定的社会身份是吏。吏是主流社会中处于边缘的阶层,在感情上易与非主流社会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9.
宋濂论诗强调诗歌的伦理教化功能,认为诗、文在功能上一致,同为载道之具;诗歌要以得"性情之正"为标准,反对师心自用,主张向古人学习,以汉魏盛唐诗歌为师法对象;作诗要五美俱备,在此基础上,诗人还要注重养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