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有过求职经历的人都知道,求职面试时,经常会碰到一些很难回答的问题,交谈因此陷入僵局,气氛也变得十分尴尬。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一定不要轻言放弃。此时如果能耐着心、沉住气,可能会很快打破僵局。其中,最关键一点是此时此刻你的心态和临场表现。事例一:某合资企业李先生回忆他的求职亲身经历:“我觉得自己在面谈时说得非常顺畅,但突然有位考官问:‘你是在复述别人说过的话吗?’我自认为所谈的都是自己个人的观点,因此面试考官如此提问,使我的自尊心受到了莫大的打击,真想拔腿就走,但我忍住了,立刻说:‘对不起,可能我对这个问题认识不…  相似文献   

2.
刚刚毕业的职校生常常面临两个难题:一、面试的时候应该如何回答考官的刁钻问题,这是针对还没有走上工作岗位、正在求职的毕业生而言;二、应该怎么样应对职场的困境,这是针对进入职场但还缺乏经验的职场新人们而言。为了对求职者做出进一步的测试和考验,筛选出更加优秀的人员,考官们常常会在面试考题中精心设计一步陷阱和圈套。这时,如果稍有不慎,你就有可能败下阵来。那么,刚刚跨出校门的职校生们,面试应答怎样才能逢凶化吉呢?  相似文献   

3.
求职面试时,为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推销自我,应试者的讲话策略与口才是关键因素。教你几招,不妨一试。第一招言多必失,思而后答面试时,考官经常采用的一个基本策略就是尽量让应试者多讲话,目的在于多了解一些应试者在书面材料中没有反映的情况。有一位求职者在面试时,当考官问“你有什么缺点”时,他按事先准备好的答案作了回答。但他一看考官听了之后没有反应,就以为是自己答得不好,又怕冷场,于是又讲了一个缺点。可是考官一直静静地听着还是不说话,就这样,求职者一个又一个地讲了不少,而且都是没有经过预先考虑过的。俗…  相似文献   

4.
应聘者说     
专家认为,求职面试的内容可以归为8个关键问题和正确回答。 1.你是谁?你的真实情况怎样? 这是考官首先想要知道的事。此时,你应该一开场就给人以良好  相似文献   

5.
在求职过程中,与我们接触最为亲密的大概就是各个单位的HR了。在很多求职的毕业生眼里,这些“考官”或严肃认真或和蔼可亲,或咄咄逼人让人难以招架,或平易近人让你如沐春风……常言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面对各式各样的考官,毕业生们在被HR考察的同时,也在观察着HR,琢磨着怎样才能在面试过程中,漂亮接招,征服HR,拿到offer。那就让我们来听听一个人力资源总监在参加了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后的所思所想,以及他想对求职的毕业生们说的话。  相似文献   

6.
当众多大学生对于到企业应聘找不到感觉的时候,一些目光敏锐的企业家则指出,大学毕业生对社会的不适应主要源于他们自己的就业心态。日前,记者在采访时代流星雨市场传播顾问机构总经理于立宏女士时,她忠告刚毕业的大学生,最初就业时尤其需要耐得住寂寞。记者:今年您的公司也招收了几名大学生,也面试了很多人,你认为正在求职的大学生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不足?于立宏:一个比较突出的误区是他们对自己的定位。作为公关公司,我们主要选择新闻、计算机和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接触中,他们或是认为自己是英语专业八级,或者曾经在某某大报实习过,总摆…  相似文献   

7.
每期一笑     
求职考官冒着再也找不到工作的危险,我把我谋职时有幸遇见的各种考官披露如下:守财奴型面试仅在三分钟内搞定。他问:“你开价多少?”你解释回答说你一笔提取的薪水是多少,你分期提取的薪水又是多少。“你开价多少?”你告诉他你的薪水应根据你的经验和业绩来决定。“你开价多少?  相似文献   

8.
应聘的诀窍     
专家认为,求职面试的内容可以归为8个关键问题和正确回答。 1.你是谁?你的真实情况怎样? 这是考官首先想要知道的事。此时,你应该一开场就给人以良好的印象,在2分钟内简明地陈述受过的教育、工作经历,并引伸到你认为能够胜任的工作上去。例如,一位成功的应聘者说:“我也许没有什么显赫的学历,但请看我经历  相似文献   

9.
专家们认为,求职面试的内容可归结为八个关键问题和正确的回答。 一、你是谁,你的真实情况如何? 这是考官首先要知道的事,你应该一开场就给人以良好的印象。在两分钟内简明地陈述受过的教育、工作经历,并引申到你认为能够胜任的工作上去。例如,一个成功的应聘者说:“我也许没有什么显赫的学历,但请看我经历十年中所取得的成就……。一番话把他的有能力、有自信、刻苦工作的印象留给了考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应聘面试失败就成了求职者们的家常便饭。不少人屡“面”屡败,由此怀疑自己的能力,丧失求职的信念,出现“求职恐慌症”。事实上,有资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面试失败者是由于考官的个人好恶,考官的同性相斥、考官的个人经历等造成的,即所谓的“人祸”,与应聘者的能力和表现无关。  相似文献   

11.
面试是求职择业中的关键环节,也是很多大学生最感薄弱的环节。“我会面临什么样的考官”、“他们会问我哪些刁钻的问题”……面试前总会产生一些或多或少的疑惑和紧张。正值求职旺季,笔者亲历了以下面试过程,虽不是知名外企正规的面试,仍希望能给即将参加求职面试的大学生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面临求职,你是否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进入目标企业面试前一刻,你是否有着胜券在握的信心?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毕业生来说,“即将面对的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成功的求职、顺利地成为一名职场人是每一个大学生由衷的期待。  相似文献   

13.
相中一个理想的单位,通过各种程序、条目的严格审查 和笔试筛选,好不容易收到面试通知,谁都希望在面试的时 候双方能一见钟情。面试是求职的最后一道难关,除了衣着 举止大方得体,更主要的是回答好每一个问题。许多毕业生 曾被考官的一些刁钻问题难倒。其实,大多“古怪”的问题 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主要考察你的基本思维水平和灵活 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4.
"多心"妙用     
正常谋职面试程序下,很多大学毕业生都能应对自如,因为他(她)们都临时抱过“佛脚”,其求职行为一般不会出现偏差。但面试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如何应对面试过程中出现的意外呢?即将应试的准大学毕业生不妨借鉴下面这些随人应变术,它们对你求职或许有所帮助。“画蛇添足”在于有心一家外贸公司想要招聘一名贸易人才,而且要求这个人会外语。武汉某管理学院应届毕业生G小姐获得这个信息后喜出望外,马上赶到那家公司应聘。然而,她看到已有好几名比她出色的应试者被淘汰了。“采访”前几位失败者后,G小姐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在回答…  相似文献   

15.
人事经理面前,毕业生们越来越"职业化"。面对考官,他们开始在言谈举止上"包装"自己,仿佛个个都是面试高手。然而,在准备面试时,真的需要把自己演练成"职场老手"吗?注意:言谈举止反映内在  相似文献   

16.
刚刚毕业的职校生常常面临两个难题:一、面试的时候应该如何回答考官的刁钻的问题,这是针对还没有走上工作岗位、正在求职的毕业生而言;二、应该怎么样应对职场的困境,这是针对进入职场但还缺乏经验的职场新人们而言。  相似文献   

17.
毕业生马上就要面临新一轮求职面试的高峰期,怎样的搭配才能在第一眼赢取信任感?怎样针对面试职位挑选面试装?下面,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不同行业和职位所适合的面试着装。  相似文献   

18.
求职时,什么样的“包装”最有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找工作定要过面试槛。职业竞争的加剧,使得求职者对在短短十几分钟面试中能否充分展示自己越来越重视──简历精心设计,服饰用心挑选,有人甚至走上手术台“改头换面”。求职过程中,什么样的“包装”才合适有效?不妨参考以下的“模拟面试场”,从中找出答案吧。模拟面试场1:形体语言A先生走进应聘现场,在考官对面坐定,身体往背椅上一靠,二郎腿翘起,两手交叉胸前,眼珠紧盯着考官,眼神局促不安。面试官点评:求职者在面试过程中不经意表现出的形体语言是面试成败的关键。有时,一个眼神或者手势都会影响到整体评分。自我调整小贴士:眼神:眼睛是心…  相似文献   

19.
相信自己     
又是一个忙碌的寒假来临了。对于大部分学子来说,这个春节并不能过得踏踏实实,许多人经过短暂的休息后又将奔走在各个城市的招聘会上。然而求职毕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喧嚣的人群中,求职者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吸引用人单位的眼球。如愿者往往只能属于一部分人,失望如家常小菜。但毕业生在求职失望之余不能失去对自己的信心。曾有一名毕业生,寒假开始后就一路奔波在北方的学校与南方的各大城市之间。等到寒假返校时,他还是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失望之余使他逐渐没有了耐心,并开始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回到学校,他就再也没有跑过招聘会,平常也只是在网上发发求职的贴子。然而就在他对一切失望之余,有本地的单位收到他的电子信件让他去面试,他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就去了。面试时他跟考官谈了自己前半  相似文献   

20.
找份工作到底要花多少钱?采访中,有花了四五千大洋仍在寻寻觅觅继续投入的,有靠几页薄薄的简历,一两次考试和面试就顺利地换回自己心仪岗位的,具体的情况不一而足。然而近几年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多,就业难度加剧,毕业生的求职消费日趋上涨,求职市场这块蛋糕越来越大似乎早已成为了大家的共识。而这个时候“付出才有回报”也似乎成了很多大学生的至理名言。毕业生阿春属于求职比较顺利的,然而由于是考异地的公务员,两次考试的交通费加上面试前的一套西装就花费了三四千元。结果固然是令人欣喜的,但最后算下来阿春自己也难免有些出乎意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