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5·12"汶川大地震以后,灾区许多村镇变成了废墟,到处是残垣断壁和飘飞的尘土,究竟有多少灾民被困在废墟下,是最令人揪心的问题。如何快速地搜寻到废墟下奄奄一息的伤员,也成为救灾的焦点和难点。随着时间  相似文献   

2.
生命探测仪     
吴茂清 《初中生》2008,(12):49-51
①在遭受地震蹂躏的灾区,许多村镇被夷为平地,到处是残垣断壁和飘飞的尘土,究竟有多少灾民被困在废墟下,还难以统计。如何快速地搜救废墟下奄奄一息的伤员,成为救灾的焦点和难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迹象越来越弱。救援人员为了能及时发现废墟下的伤员,使用了一种高科技救生仪——专用于搜救灾难中被困人员的“生命探测仪”。  相似文献   

3.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是一场震惊世界的大灾难,无数的同胞被掩埋在废墟中急需抢救.温家宝总理和胡锦涛总书记先后亲临地震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并指出抢救被困群众的生命是抗震救灾的重中之重.生命搜索是地震紧急救援中最重要的事.国内外历次大地震抢救生命的事实证明,对被压埋人员抢救越快速、  相似文献   

4.
李进  郭小燕 《物理教师》2008,29(12):40-41
生命探测仪是近年来研制的一种用于探测障碍物后生命迹象的高科技援救设备.介绍了红外生命探测仪、音频生命探测仪和雷达生命探测仪的原理及特性.  相似文献   

5.
我们大家都不会忘记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发生的8.0级大地震,这次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数万同胞永远离我们而去!海地大地震发生后,为了更快的发现和救援被压在废墟下面的维和警察和海地人民,在救援行动中,专业救援人员用到了一种叫做“生命探测仪”的设备,它帮助救援人员更准确快速的找到被困人员实施求助。  相似文献   

6.
生命探测仪     
①在遭受地震蹂躏的灾区,许多村镇被夷为平地,到处是残垣断壁和飘飞的尘土,究竟有多少灾民被困在废墟下,还难以统计.如何快速地搜救废墟下奄奄一息的伤员,成为救灾的焦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传统生命探测仪技术为背景,分别介绍了传统生命探测仪的应用场合与其缺陷,并根据其不足与缺陷设计出一种主动式生命探测仪.主动式生命探测仪以传统生命探测仪为核心,分为家庭救援装置与搜救仪器两个模块.家庭救援装置可检测地震发生并能与被困人员一同深埋地下,通过生命探测仪监测人体并发送信息到搜救仪器.搜救仪器根据信息提示搜救人员,从而完成地震后的被困人员搜救.  相似文献   

8.
《快乐阅读》2008,(8):43-45
谨以此文献给四川地震灾区的广大读者朋友们——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30万人受到了伤害。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一)永远和你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生命之殇     
珍爱只有一次的生命,善待爱着我们的人们。努力工作,快乐生活,死而无憾。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一串平常的数字,这个时间长河里微小的一瞬,因了一场灾难,成了我们必须永远记住的时刻。  相似文献   

10.
为生命喝彩     
5月12日,这个让人毛骨悚然的日子,8.0级地震,使原本美丽的小城,变成了一片废墟。黑暗、恐怖笼罩着这个城市。更令人感到痛心的是:当时学生正在上课,突如其来的地震让他们措手不  相似文献   

11.
①生命探测仪是一种探测生命迹象的仪器,是一种高科技救援设备。目前常见的有红外生命探测仪、音频生命探测仪和雷达生命探测仪。 ②红外生命探测仪主要用于地震、爆炸等引起建筑物倒塌、人员被困和埋在地下时,正确测定被困人员的准确位置。它能经受住救援现场的恶劣条件,探测出遇难者身体的热量,利用红外探测器、光学成像物镜将红外辐射能转换成电信号,经处理后通过电视屏或监测器显示红外热像图,从而帮助救援队员很快确定被困者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学习之友》2008,(7):38-38
5月13日中午,北川县城。 救援队员在废墟中发现那个女人的时候,她已经没有了呼吸。 透过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清楚地看到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救援队员从空隙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死亡,于是队员们走向下一片废墟。  相似文献   

13.
生命的奇迹     
《小学生》2008,(Z2):8-9
一般而言,地震后72小时内是黄金救助时间,超过72小时后,受难者由于失血、疼痛、饥渴等将很难幸存。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也指出,72小时后,救出来的要么是尸体,要么就是奇迹。但是,我们在汶川地震中看到了灾后72小时生命仍在延续,一个又一个顽强的生命,援救者和灾民共同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75小时: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封读者来信,从一家杂志社转来的?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读者,都会收到读者的来信,这很平常.我不经意地拆开了信封.可是,读了信,我的心在一种温暖的感动中战栗了.请允许我把这封不长的信抄录在这里-- "不知道该怎样称呼您,每一种尝试都令自己沮丧,所以就冒昧地开口了,实在是一份由衷的生命对生命的亲切温暖的敬意.  相似文献   

15.
周国平 《阅读与鉴赏》2009,(12):19-19,15
这是一封读者来信,从一家杂志社转来的,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读者,都会收到读者的来信,这很平常。我不经意地拆开了信封。可是,读了信,我的心在一种温暖的感动中战栗了。  相似文献   

16.
大学时.一位老师谈起他在德国的留学生活。老师一本正经地说:“在德国.因为学制还有一些适应问题.有些人一待就会待上10年才能拿到博士学位。”我惊愕地张大嘴巴:“啊!那么久啊?”  相似文献   

17.
向生命致敬     
<正>"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是四川省汶川大地震时一位母亲临终写给怀里孩子的短信,我们无法想象她濒死前那一刻的百感交集,却被这种让人心碎的爱催下了泪水。那是5月13日中午,救援队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没了呼吸。废墟间隙,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她这个抵死保护的姿势下面,是一个还活着的孩子。他躺在一条红底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孩子毫发未伤。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屏幕上是那条已经写好的短信。这条短信永远不能发出了,却被我们所有柔软的心灵接收。我们看到那个不谙世事的孩子还在沉睡,浑然不知这世上的巨变与生离  相似文献   

18.
《红领巾》2013,(Z1):45-49
大自然可以带给人类阳光雨露,也可以带来地动山摇,这是我们无法抗拒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在灾难到来的时候不再那么无力和无助。能让我们变得强大的东西,就是科技。以下在地震救援中大显身手的高科技装备,无一不在告诉我们:科技就是生命!  相似文献   

19.
韩小兵 《课外阅读》2009,(16):63-63
和一位留德的老师谈起他在德国的留学生活。老师说:“在德国,因为要适应学制的问题,有些人要一直待10年,才能拿到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20.
程应峰 《家教世界》2009,(Z1):20-20
大地震发生的一刹那,女孩和男孩离开座位没几步,教室就坍塌了。那一刻,女孩虽然藏到了桌子底下,但还是在被重重一击后,昏厥过去。不知过了多久,女孩吐出一口气,悠悠醒来。这时,她听见有个声音在呼唤她,是邻桌男孩的声音。可是,周遭一片寂静黑暗,不知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