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大钊与辛亥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由于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没有直接参加辛亥革命的斗争,但他对辛亥革命的发生热烈拥护,对辛亥革命的成果——建立共和制度欢欣鼓舞。辛亥革命影响着李大钊的思想发展,促使其民众观和民主共和思想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参加者和目的三个方面入手,论述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性以及中国近代革命知识分子群体在辛亥革命中的领导地位,揭示了汉民族各阶层人民广泛参与辛亥革命的大众性质,指出了辛亥革命的目标模式是民主社会主义。文章还对无产阶级、资本、所有制、民主等范畴发表了一些新见解。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习跃,为后来的历史性巨变扫清了道路。辛亥革命开户了国民政治意识现代化的闸门;辛亥革命的化革新奠定 了“五四”新化运动的基础;辛亥革命促成了民族工业的第一辉煌期,武昌起义的成功标志着孙中山武装革命学说和辛亥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心理看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社会心理看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朱小玲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按照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构想,努力进行实践,并取得了重大胜利。从民族主义来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在一...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的原因新探杨华山谈论孙中山离不开辛亥革命;反之,谈论辛亥革命也离不开孙中山。孙中山和辛亥革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对孙中山的评价及辛亥革命各方面的论述为史学界所瞩目,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有些问题仍需要我们...  相似文献   

6.
张謇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实业家,研究张謇与辛刻革命的关系,对于了解资产阶级在辛亥革命后的表现,把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张謇在辛亥革命前后的言行特点可概括为三点:1、对辛亥革命由抵制到接受;2、对孙中山由“谨当竭所知能,以酬眄睐”,到在孙袁之争中偏向袁;3、在辛亥革命后继续兴办实业、教育和文化,为民国的建设出力。  相似文献   

7.
从百家争鸣到求同存异--辛亥革命的性质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天树 《鄂州大学学报》2005,12(4):10-16,34
作为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根本问题,性质研究的内涵与外延足以包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变迁的全部内容,从这种意义上说,它就是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本身。该文力图全面综述国内外数十年来各个学术流派和众多学者的不同论点与视角,在比较中考察其学术上的价值与得失。笔者认为,目前在辛亥革命性质问题的研究中不必先忙于定性,而应该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下允许百花齐放,共同发展,并根据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学术前沿和最新动态,展望性质问题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正>对于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思想文化方面的贡献及其历史地位,长期来评价不高,甚而被贬低。如有的研究者认为,近代80年的文化历程,经历了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维新思潮和新文化运动三个阶段,把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文化包括在维新思潮阶段,没有它的独立地位。有的研究者认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忽视了思想文化,其贡献远不如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有的研究者则认为,辛亥革命只是制度层次的变革,“五四”新文化运动才进而思想文化层次的变革。有的研究者甚至断言,辛亥革命只是打落中国最后一顶皇冠,别的毫无意义。这些论断或多或少存在着片面性,并不符合客观实际,不是实事求是的。对此,笔者曾撰文阐述自己的一点看法(《辛亥革命与文化》,《历史研究》1989年第5期)。在这篇文章的结语中提到:在“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新文化曾经发挥了同封建阶级旧文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中的伍廷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爆发后,曾为清廷大员的伍廷芳毅然投身革命阵营,先后任沪军都督府交涉总长、中华民国外交总长、辛亥南北议和南方全权代表、南京临时政府司法总长等职,主持辛亥革命初期的对外交涉,参与南北议和,为辛亥革命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并为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原则进行了努力。  相似文献   

10.
在辛亥革命及其后的反袁讨龙斗争中,李萁不是领袖人物,在群伦中也算不上一、二流人物,同时,阳江也不是革命中心地区。李萁的活动,反映出类似阳江这样非中心地区的革命的特点及其与中心地区的关系。研究李萁,可以为辛亥革命史研究提供一个非典型人物、非中心地区的个案,丰富对辛亥革命史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辛亥革命的两个重要结论——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资产阶级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走不通,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在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研究中,长期以来,有两种相当流行的主流观点:一日辛亥革命纯由孙中山等人发动,清朝的覆亡是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实践的结果,即“孙中山正统观”;二日辛亥革命发生的社会基础是阶级民族矛盾的极端尖锐化,它是在民乱不已,被统治阶级再也无法忍受的状况下发作。但当我们复归历史进行具体考察时,上述观点便呈现出若干难以自解之处。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时期,复县人民同全国各地人民一样,与清王朝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斗争。复县人民的反清斗争是整个辛亥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对浙江的民族工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辛亥革命前,浙江的民族工业开始起步,但发展速度缓慢。民国初年,由于相对宽松的政策措施及社会力量的推动,浙江的民族工业进入一个较长时间的发展时期,显示出辛亥革命以后浙江民族工业基础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与布局发生变化、重视技术人才培养、发展时间持续较长等新特点。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充分的论据驳斥了《试论民初会党与革命党的分裂》一文中所提出的“资产阶级对会党的无情抛弃,才是民初会党与革命党人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的观点,指出:民初会党与革命党人的分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文章强调:评价辛亥革命后革命派与会党关系的转化,不能单纯从会党在辛亥革命中所起的作用着手,而必须对其参与辛亥革命的心态和动机及其在辛亥革命后逆历史潮流的所作所为加以足够的重视;不能过分谴责革命派这样那样的缺点,而必须看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毕竟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及其生产关系的代表,引领着时代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时期,国人的民主意识是很不足的。这种不足地辛亥革命产生很消极的影响。它不仅导致了革命内部凝聚力和缺乏和工商业者的政治投机,而且造成了立宪派对开明专制的固执的追求及普通百姓对革命的冷漠。  相似文献   

17.
<正>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位于武汉市首义广场南侧,也是首义文化区的核心建筑。博物馆共有四层,地下一层,地上三层,设有一个序厅、五个基本陈列展厅和一个多功能展厅。馆内展示有辛亥革命历史文物428件、历史照片694张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复原场景27处。这些陈列设施,能让现代人清晰地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反映辛亥革命时期我国农村社会生活的一部小说。其中七、八两章“革命”与“不准革命”是小说的高潮部分,主要是写阿Q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遭遇。在该部分的开头,作者用了三个自然段来写辛亥革命的消息波及未庄,给未庄带来了大不安.使人心很动摇:  相似文献   

19.
【设计思路】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本节复习课以多元史观为视角,以一轮复习为线索,帮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弘扬辛亥英烈的革命精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感知,学会从多元角度对历史事件做出评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辛亥革命不仅为中国的政治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即建立民主共和国,实现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还为中国的政治现代化提供了有效手段,即暴力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起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