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鸟飞鱼跃的联想》是一篇议论文,现编入初中语文第五册。它以引诗开篇,展开联想,逐层深入地论述了鱼跃鸟飞、人的自由应受条件限制的道理,结尾仍以引诗收束,呼应开头。文章题目新颖,内容浅易。但如果稍加注意,不难发现,本文的论序结构较为紊乱。首先,从题目与正文论述顺序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文中整体出现三次,首尾各一次,第三段一次。每次引用顺序不变,即“鱼跃”句在前,“鸟飞”句在后。这种论序,上下一致,并无问题。但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题目,却是“鸟飞”在前,“鱼跃”在后,二者之间虽然是并列关系,可以易位而用,换后句意也不会发生变化,但  相似文献   

2.
评价语气复合形式「してもいい」主要存在九种用法。从统语论和语用论的角度来看,「してもいい」不能出现在祈使句中。另外,「してもいい」可以出现在疑问句中,但是不能用第二人称作主语。可以接在「してもいい」前的动词的种类很广,只是状态动词很少出现。「してもいい」句有消极地接受某事态的语感。表达"给予许可"和"提案"这两种意义的「してもいい」不适宜对长辈或上司使用。  相似文献   

3.
上一篇文章主要从接受方是否想得到某物这一角度来探讨「~にもらぅ」与「~かぅもうぅ」之间异同,本文则从给予方的角度对二者进行比较,当给予方具有人性化或含有某客观事物具备拟人色彩的时,「もらぅ」前一般使用助词「に」;当给予方是某一集团或组织以及纯客观事物时,「もらぅ」前往往使用助词「かぅ」.此外,从语感的角度来看,「~にもらぅ」能够增强双方的"亲密感",「~かぅもうぅ」会产生某种距离感.  相似文献   

4.
马场俊臣指出「ところが」在句中非常难以被省略,「ところが」省略的可能性几乎不受语境的影响,但马场俊臣并未究明其原因。此文对「ところが」的功能用法进行调查研究,从「ところが」的功能用法的角度,结合具体例句,参照马场俊臣的观点,探明「ところが」难以被省略,其原因主要在于「ところが」与前后两句的紧密的相互制约的关系和其所具有的感情传达功能。「ところが」省略的可能性不受语境影响,是因为「ところが」在连接两个句子时,对接续方法、前后两句的内容、性质、构造及相互关系均有明确的规定,无需通过语境加以判断。  相似文献   

5.
李孟欣 《考试周刊》2011,(40):101-103
「もらう」是授受动词的一种,前面一般接续助词「に」或「から」表示动作的起点。本文从接受方是否想得到某物的角度,从两个方面对「~にもらう」和「~からもらう」进行对比,得出(1)接受方想得到某物时,「~にもらう」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内心交流,主要表现出接受方的感激之情,「~からもらう」强调动作的出发点;(2)接受方不想的得到某物时,「~にもらう」语义蕴含丰富,「~からもらう」只是强调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6.
根据主句谓语是否带有意志性,「V 1うちに、V2」可分为两类:「V 1うちに、V2[+意志性]」和「V 1うちに、V2[-意志性]」,又根据意志或意图来源,「V 1うちに、V2[+意志性]」可再细分为:"说话人"意志句和"第三方"意志句。"说话人"意志句的语义为"趁着……做某事"含紧迫感;"第三方"意志句和「V 1うちに、V2[-意志性]」句的语义为"在……期间/过程中发生了某事"含意外感。V2是否带有意志性,以及意志性来源的主体共同作用,决定了「V 1うちに、V2」句的语义。V1构成了一个主句动作或事件发生的时间范围,但不对「V 1うちに、V2」句的语义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楠  李光赫 《现代语文》2013,(4):136-137,161
本文以表示原因、理由的倒装「カラ」句为研究对象,借助《中日对译语料库》考察了其汉译倾向。经考察发现,倒装「カラⅠ」句(事态、行为的原因、理由)的汉译形式中有标复句"(之所以)q,(是)因为p"居多,「カラⅡ」句(判断的依据)则是无标复句"q,p"居多,同时倒装「カラⅠ」句和「カラⅡ」句分别对应汉语的分析断定原因和补充说明原因的"由果溯因"句。  相似文献   

8.
一、对常用词,联系有关句子理解。三年级语文教材中出现的词语,大多数属于常用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往往能够理解这些词语。例如《大海的歌》一课中「仿佛」一词,如孤立地提出来让学生解释,大部分学生只能通过查字典解决,但联系「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这个句子来理解,学生会很快意识到「仿佛」就是「好像」的意思。 二、对合成词,先分析词素,再结合上下文理解。汉语中的合成词较多,它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词素),每个词素都表示一定的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整体意义。例如《晨读》一课中「思索」一词,「思」是熟字,学生知道它是考虑的意思,「索」是生字,让学生查字典,联系词句会选择「寻找」这一义项,「索」与「思」合成思索,是考虑探求的意思,结合上下文「他用书托着下巴正在认真思索……」来理解,学生会用思考等近义词解释。  相似文献   

9.
关于「何しろ」和「何にしろ」这两个词,一般来说,前者主要是作副词使用,后者属于复合助词「にしろ」前接不定词的用法。然而,「何にしろ」除了这种用法以外,还可作副词使用,作副词使用时,不仅在用法上与「何しろ」完全相同,而且在形态上还与「何しろ」有着内在的联系。本文拟以这两个副词的形态为中心,通过语料库的数据统计分析,揭示「何しろ」和「何にしろ」在形态上所表现出的一词化倾向。  相似文献   

10.
编者推荐:首段用「这是我生活、学习的地方,更是我心灵的家园」,确立全文思路——用「学习」之「象」载「心灵」之「意」,其所升华之意同所叙之事十分契合。但是,「生活」二字可删除,行文所叙三事——「《归去来兮辞》」「《呐喊》」和「抚平那早已翻皱了的页脚」——都是「学习」方面的。此文材料可变格用于2006年高考安徽卷以「读」为话题的作文,其变格的措施是:删除第一自然段第一句,第二句改为「我读我的小屋——「兰石轩」……」;后面行文依据新的首句微调;三件事中所载之「意」,有更鲜明的指向;标题改为「心在兰石轩」。  相似文献   

11.
现行语文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都把《塞翁失马》中的「其父」解释为「他的父亲」,即「善术者的父亲」。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塞翁失马》中的主人公是「塞翁」.综观全文,「其父」在文中出现三次,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81):83-85
有一些研究者从编写与说明的角度调查了教科书中的施受助动词句「テクレル」,但是较少与母语者实际使用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在作者搜集的实际语料中,「テクレル」呈现出意义内涵丰富,较多参与话语行为,以及在对话语体与叙述语体中均衡分布的特点。教科书中对于「テクレル」的导入与说明,从多大程度上体现了「テクレル」在实际语言生活中的特征,厘清这个问题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13.
「と」、「ば」、「たち」、「なら」在日语中都表示条件,「と」、「ば」、「たち」都既可以表示假定条件,又可以表示确定条件,还可以表示恒常条件,虽然「と」、「ば」、「たち」在意义上有很多相近的地方,但有些地方可以替换使用,有些地方不能替换使用,而且即使能替换使用也会产生一些意义上的差别。「なら」的用法比较特殊,它表示纯粹的假设。另外它们还有一些独特的用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病院     
两个需要纠正的字丁学兰初中语文第三册《奇特的激光》一文有两个需要纠正的字。「扣板机」的「板」,应为「扳」。「板机」无法解释,「扳机」是枪上的机件,  相似文献   

15.
古时候,有个九岁的儿童赵时春,参加「童子试」。主考官用八股文的标准衡量他的文章,认为写得很好,怀疑是别人替他写的。于是当面考试,以「子曰」二字为题,要他做八股文的「破题」。赵时春立即口头答道:「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前一句是暗示孔子,后一句暗示孔子「曰」。这个「破题」做得好,但主考官还要再试  相似文献   

16.
我曾經編寫了五本通俗數學小冊子,統由開明書店出版。出版的日期:「數學列車」是一九四八年一月,「大大小小」是一九四八年十二月;「數的驚異」是一九五○年五月;「比一比」是一九五○年六月,「圖片展覽」是一九五二年四月。前三本都是在解放前寫的。其中「大大小小」和「數的驚異」是文集的性質,大部分曾在「新少年」(以後改稱「開明少年」)雜誌上發表過。解放以後,開明書店和湖南的教師同志們曾經先後提出批評,今年一——二月號的「數學通報」發表了談冬青同志「評數學列車」的文章,編者也提出了意見。現在我對於全部寫作,以「數學列車」作重點,進行初步的檢查。由於自  相似文献   

17.
虞建新 《林区教学》2011,(11):69-71
「贷す」和 「借りる」两个词都可译为“借”,但「贷す」是借出的意思,「借りる」是借入的意思。两个词实际上是一组反义词。所以在用法上有许多不同。笔者先讲述它们作为谓语动词单独使用时的用法和意义,然后再讲述它们与表示授受关系的补助动词一起使用时的用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构句中,「見過ごす」常以自身否定的形式构句,或与「ことができない」「わけにはない」「てはいけない」等句型呼应使用;既有以"命令.依赖"的形式结句,也可与「してやる」的句式搭配使用。这些句式特征是由「見過ごす」的语义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田野 《考试周刊》2010,(35):110-111
日语中「を」和「から」是两个非常常用的助词。「を」按其用法和作用可以被归类为宾格助词和补格助词,「から」常被认为是补格助词。作为补格助词的「を」,与移动性自动词搭配使用,可以表示离开的场所。本文针对日语中出现的助词「を」和「から」在表示离开场所时的使用区别入手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鸟飞鱼跃的联想》在写法上也颇具特色,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作者善于用联想和类比的方法来阐明论点。文章从解释“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句诗着手,然后依次展开联想:首先联想到“鸟飞鱼跃”也要受一定条件的限制——再联想到“人类的自由问题”——最后联想到解放思想与坚持四项原则之间的关系。这样逐层展开联想,一步一步地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