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秀萍 《教师》2011,(21):21-22
语文所承载的知识点特别多,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内涵,而且既要兼顾课内,又要进行课外拓展,还要树立大语文观,思来想去,的确感到不容易。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一课一得",笔者试以《盘古开天地》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一课一得",用一点醉人春色体现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春天。  相似文献   

2.
好的小学语文课堂应当引领学生层层深入:抓住关键词层层深入,抓住生成性资源层层深入,抓住拓展契机层层深入。通过语文教学,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睁开并擦亮语文之眼,才是语文教师的智慧和责任所在。  相似文献   

3.
文本有什么特点?这是我备课时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因为只有把文本研究深透了,我们才会深刻把握文本的规律,制定出切合文本特点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抓住重点长文短教──《鸡毛信》一课教学谈青岛王璀平《鸡毛信》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长海娃克服重重困难,把一封鸡毛信送给游击队并配合游击队消灭敌人的故事,表现了我国少年儿童在对敌斗争中的机智勇敢。此文篇幅较长,近2500字,共26个自然段。1...  相似文献   

5.
《北京》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由于多数学生没有到过北京,对课文中介绍的北京的景物不够了解,因而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中有关词句是教学的难点。低年级词语训练,包括建立词的概念、词语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随着小学语文学习年段的升高,学习要求也逐渐提高。小学高年段在前两个学段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学习目标。同时,我们也看到教材在编写上,越到高年段文学性越强,含义深刻的句子也越多,往往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成为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情感的钥匙。那么,如何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呢?  相似文献   

7.
陈丹婧 《考试周刊》2014,(74):30-31
"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可以让语文课堂更加有条理,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更有利于学生活学活用知识。文章以《论快乐》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践行"一课一得"。  相似文献   

8.
《黄继光》讲的是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上甘岭战役中壮烈牺牲的事,表现了黄继光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写“黄继光顽强战斗”的重点句子进行教学,以达到剖析人物内心世界,学习黄继光的革命精神的实效。一、找句子,理解课文内容揭示课题后,教师抓住学生爱看“打仗”场面的特点,小黑板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白杨》一课时,我抓住三个重点,精心设计了训练的内容和形式。 第一个重点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一段中,“浑黄一体”是个重点词,而理解这个词的难点在“浑”字上。学生预先已查过字典,是不是真懂了呢?因此,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查字典选择义项的练习:用小黑板出示“浑”字的5种解释供学生选择。学生的意见有两种。有的学生认为应选第一条“浑浊”,持另一种意见的学生反驳说:“浑浊”是形容水不清,不应选这个意思。这里是说天和地都是黄色的,‘浑’字应是‘全,都’的意思。”这样,利用小黑板,一方面检查了同学们的预习,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思考、辩论,澄清了认  相似文献   

10.
散文《白杨》,意蕴深刻,构思出色。课文有三处写到白杨并融入人物的心理活动,巧妙地把白杨与人联系起来。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文章重点进行阅读,从课文对白杨的描写及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中反复体会,深刻领悟文章中心。  相似文献   

11.
吕叔湘先生曾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最头疼的问题。”是的,许多学生遇到作文课就怕,对着作文题发呆,不知从何下笔。笔者根据这些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对新大纲的学习,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叶老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在以"语用"为核心的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观照下,语文教材的例子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许多课堂却存在着为"语用"而语用,为"写"而写,并不能把"语用"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下面,笔者结合《山中访友》一课,来谈谈"环节目标集中制"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我在读讲《列宁与卫兵》一文时,一上来就让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一节,说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来了个“篇末突破”,直扑中心。学生回答之后,我让他们读全文,想想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自觉遵守纪律、不搞特殊的。这个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边读边划,兴致很高。  相似文献   

14.
陈丽芳 《现代教学》2016,(Z1):96-97
【案例背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说明了语文练习的重要性。有效的训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形成熟练的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我认为,语文有效练习,就是能促进语文学习,提高学生成绩而又不增加学生负担的练习。有效练习必须优化练习设计,减少练习过程中的高耗低效劳动,是有效教学理念的最明显体现。下面以《荒芜的花园》一课为例,谈谈有效训练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乌鸦喝水》(六年制第二册9课)这篇看图学文讲的是一只乌鸦动脑筋想办法喝着水的故事。乌鸦开始为什么喝不着水,后来是怎样喝着水的,这既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如何使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呢?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要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掌握重点,突  相似文献   

16.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用训练的理念,即要语文教学关注的重点从传统教学的文本内容转移到文本言语形式和写作策略上来。本文提出要统整信息,在丰富情韵中激活梳理语言表达通道;深入内核,在揣摩心理中激活语言表达体系;拓展链接,在诱发认知中明确语言表达对象。  相似文献   

17.
《颐和园》是一篇散文 ,全文通过对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这几处景点的细致描绘 ,体现了颐和园的壮美 ,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如何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达到训练重点的要求呢?导读引路 ,简介挂图。“导读” ,简要说明了该组教材的组成、课文的特点、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重点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因此 ,在全面理解课文内容之前 ,若引导学生对导读进行学习 ,学生对整体教材就有一个大致了解 ,读才有方向 ,学方有所得。《颐和园》是七册第七组的第一篇讲读课文 ,引导学生对“导读”的学习 ,学…  相似文献   

18.
讲读课文是上好小学语文课的主要凭借。高、中、低年级都有讲读课,它们的教学要求和方法应该各自不同。如何上好低年级的讲读课,并能区别于中高年级的讲读课呢?就小学语文第三册第34课《在医院里》的实际教学,谈谈我的几点粗浅体会。一、要确定目的,明确重点语文课不同于数学课,“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它的主要特点。教学要求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是当前讲读效果不好,各年级区别不开的主要症结所在,因此,要上好低年级讲读课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按照教学参考书的建议,讲这一课要达到四个目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高中生虽然涉猎广泛,但因为阅历的有限和流行文化对其价值观的影响,高中语文课堂上却鲜有真正有深度的思考,高中生价值观的形成也随之缺少了必要的思想依据.为了引领学生思维走向深入,给高中生在价值观的选择上提供一些参考,我把本堂课的重点放在了巧妙地设计问题上,并用追问的形式达到使学生思维深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让学于生,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这要求教师以学定教,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弄清哪些是他们已经会的。哪些是需要组织学习的;然后顺学而导,把文路、教路和学路统一起来,教在学生需要之处,教在学生不会之处:还要求教师有“舍”“得”观,一课一得,扎扎实实。如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具体落实让学于生的理念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研磨《威尼斯的小艇》一课的过程,谈谈自己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