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2016,(15)
正现藏在西安于右任故居纪念馆的一对民国时期张宝山造玉屏箫,是于右任与夫人高仲林、女儿于秀芝生前珍爱之物。此对箫制造精细,纹饰精美,不仅代表当时玉屏一地高超的制箫工艺水平,也体现出文人收藏的品味与精神。其还因随故主一起经历的种种岁月,见证了一段感人佳话。于右任(1879~1964年)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与诗人,西安书院门是他曾经工作与生活过的地方。2009年11月,在书院门于右任故居原址成立了于右任故居纪念馆,收藏、陈列于右任及其家人照片、生活用品、手稿、书法作品等珍贵历史资料。因藏品数量丰富、品质优越,2015  相似文献   

2.
提及于右任及他的书法,总让人说不完道不尽。在近现代中国书法史上,于右任始终是备受关注的风云人物。2020年3月,在嘉德四季第56期?迎春拍卖会中,“书?品-于右任的笔墨春秋”专场将为各位藏家提供一次近距离接触并购藏于右任佳作的机会。于右任(1879年至1964年),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  相似文献   

3.
石家庄  方玖骅 《收藏》2007,(7):188-190
3月17日中国嘉德举办的“2007第一期嘉德四季”拍卖会共推出于右任各时期的书法作品53件(如图为其中8件)。一次小拍集中如此之多的于右任书法,创以往拍卖纪录。尤为值得称道的是,拍卖图录颇具匠心地以独特的设计集中展示这批作品;拍品预展中也将这批作品相对集中地予以陈列,进而将其安排在“黄金时段”进行拍卖。结果,  相似文献   

4.
李炳武 《收藏》2006,(6):48-51
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于右任先生诞辰127周年,2006年4月11日至4月25日,由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陕西省文物总店联合举办的于右任先生书法藏品展在西安隆重举行。展览共展出两家主办单位珍藏的于右任先生手迹、国内书画名家纪念于右任先生的作品170余幅,其中不乏首次公开展示的艺术精品,在古都艺术界、收藏界产生了强烈震撼。本刊特别邀请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李炳武教授撰文评介该馆收藏的于右任先生的部分书画作品,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刘宁之 《收藏》2008,(6):131-131
中国现代民主革命先驱、著名诗人和书法艺术巨匠于右任先生1879年生,陕两三原人,原名伯循。我作为于老桑梓之后学,非常崇敬这位被誉为“西北奇才”和“有民族气节”的爱国老人,对收集于右任先生相关史料更是情有独钟。在我的这类收对收集于右任先生相关史料更是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6.
朱浩云 《收藏》2011,(11):58-65
民国时期,有四位知识渊博的书法家享誉书坛,他们也是当时政坛的风云人物。他们是吴稚晖、胡汉民、于右任、谭延闾。其中吴稚晖精于篆书,胡汉民工于隶书,于右任长于草书,谭延闯善于楷书。他们四位在当时可谓各领风骚,被誉为“民国四大书家”,也称“真草篆隶四大家”。  相似文献   

7.
张建强 《收藏》2010,(7):90-91
2009年是书法大家于右任先生诞辰130周年,早年林语堂曾叹:“当代书法家中,当推于右任先生的书品为最好模范,于先生有今日之地位,也半赖于他书法的盛名。”此言不虚。品读右老的书作,我们每每感受到其书中弥漫的那股天地正气!  相似文献   

8.
余言恚 《收藏》2010,(7):79-89
从收藏的角度看,“陕西专号”值得推介的门类和内容实在是太多了。单就近现代书法而言,无愧于“书法大师”之誉者非陕西于右任(1879~1964年)莫属。  相似文献   

9.
李烈初 《收藏》2008,(9):60-65
一蟹不如一蟹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才20来岁,很想学点鉴定书画的知识。当时,没有这方面的专著,古书只言片语,也是玄之又玄。唯一的办法,只有多听老一辈鉴藏家的宝贵意见。有一次,有位老先生在裱画店里鉴赏一件任伯年的桃花,说道:“现在外面这个就算真迹了。”我觉得他的话很奇怪:名家书画要么是真迹,要么是赝品,怎么会跑出个“外面算真迹,里面不算真迹”?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2,(2):170-172
张鸿钧1944年出生于陕西泾阳。幼承家学,醉心书画,少时已名斐乡里;后就职于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高级美术师、著名书画艺术家。历任陕西华联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常务副会长、陕西直属机关书画协会副会长、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会顾问、西安诗词学会首席书画顾问、陕西安吉书画院院长等职。  相似文献   

11.
洪钟同志在上期(43页)介绍了一件式样特殊的西安邮戳,我的邮集中也有类似的一件,时间是1957年,戳上部为“陕西”、下为“西安12”(图①)。这应是西安市区第12支局所用,但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2,(21):143
2012年9月27日至10月21日,中国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展在西安曲江新落成的华商美术馆举行,展出作品70余幅。该展囊括了齐白石、吴昌硕、张大干、谢稚柳、傅抱石、李可染、于右任、石鲁、何海霞、赵望云、何家英、刘文西、王西京等38位著名画家的作品,这些名家杰作与时代对话,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攀登高峰,呈现了中国笔墨的非凡魅力。  相似文献   

13.
藏界资讯     
《收藏界》2013,(4):141-142
翰苑清风——清代科举名家书法扇面展 由西安博物院及《收藏界》杂志社、西安于右任书法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翰苑清风——清代科举名家书法扇面展”于2013年2月1日,在西安博物院书画厅举行。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11,(11):146-146
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于右任书法展9月6日在全国政协礼堂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郑万通,中国侨联主席林军等出席开幕式。此次书法展由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书法家协会、于右任书法艺术研究院联合举办。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20,(2):171-171
展览以时间为主线,用52件珍稀名作分3个单元系统展示了宋元以降中国书画的发展脉络,时间跨度,从魏晋残纸、隋唐写经到宋元名家、明清流派。其中,绘画方面既有宋人《辋川图卷》《果熟来禽图团扇面》,也有元人任仁发所绘《饮饲图卷》,以及“四王”“四僧”“金陵画派”“扬州画派”“海上画派”等不同流派的精品力作,而且前所未有地将《辋川图卷》和《饮饲图卷》等宋元真迹全部打开展出。书法方面则有赵构《草书七言绝句团扇面》、赵孟頫《行书致张景亮信札册》、祝允明《草书七绝三首诗卷》,以及文徵明、董其昌、王铎、傅山等诸多名家作品,其中《草书谢昌元座右辞卷》为目前仅见的南宋名臣文天祥3件传世墨迹之一。  相似文献   

16.
崔兴众 《收藏》2014,(21):86-90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地下的玉器遗存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从史前到明清的各个时期。玉器的种类主要包括装饰玉、礼玉、葬玉、器具等门类。西安博物院的玉器专题陈列,以“天地之灵”为主题,展示西安出土的各时代玉器精品。西安博物院藏有两件史前时期玉璧,一件是2002年在雁塔区鱼化寨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玉璧(图1),该璧较小,从单面钻孔,素面无纹,表面抛光,磨制精致。另一件是1983年在西安征集的龙山文化时期玉璧(图  相似文献   

17.
三、草书篇于右任对楷书、行书艺术的探索达到一定高度后,从1931年起与他的弟子们在上海成立了“草书社”,次年更名为“标准草书社”。经过大约五年多时间的整理,初选各种草书约六十余万字,于1936年第一次出版《标准草书千字文》,先后八次修改再版。在对标准草书的研究中,他的草书艺术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读图时代     
传世画作引火热围观图中观众正在认真观看的是北宋画家范宽的传世名作《雪景寒林图》。近日,这件巨制在天津博物馆“再现高峰——馆藏宋元时期文物精品特展”上,与逾百件宋元时期的书画、瓷器、玉器、铜器、玺印等文物精品一同展出。作为现存于中国内地唯一的一件范宽真迹,这件国宝级文物引发了线下线上的火热围观。  相似文献   

19.
方玖骅 《收藏》2006,(9):40-44
一 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面对艺术品市场赝品泛滥的状况,艺术珍品、精品依然“笑傲江湖”。前几年,古代书画中的珍品《出师颂》《研山铭》以及现代陆俨少的《杜甫诗意册》等都以高价成交就是明证。而一批于右任书法作品,在今年6月份的春季拍卖中,也创下了不俗的业绩。  相似文献   

20.
“丑闻”不断,署名“黄胄”的画作究竟有几多真品?去年夏天,在一座宽敞考究的展馆里,面对印刷精美的收藏画册、“如假赔十”的承诺、印有三个红章子的收藏证书,西安李先生深信不疑地解囊,花15000元买下了我国著名艺术家黄胄的两幅“真迹”,但经鉴定这两幅作品却被正式鉴定为赝品,李先生异常气愤:“知道画是假的以后,我看见它们就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