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小班化、层次化、实验化教学方式,将课堂搬进实验室,新知识的学习从实验开始,改变以往"先理论讲述,再实验验证"的传统模式,提出"实验--理论--再实验"的授课方式.  相似文献   

2.
利用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对CSSCI来源期刊中“讲好中国故事”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基于发文趋势、学科分布、研究时间线、关键词等维度系统梳理此话题下的研究现状与研究前景。发现语言学视角下的研究相对匮乏,文化叙事亟待纳入理论框架。鉴于此,本研究提出叙事的“建构——翻译——传播”三位一体批评架构分析框架,明确其“描述——阐释——解释”三维互动的研究路径,为传播中国声音、提升外宣媒体的国际公信力提供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3.
刘世恩 《职业圈》2012,(18):132-132
一、合同“谈判区间”理论 商贸合同谈判是双方当事人进行要约、承诺。甚至再要约、再承诺,从而达成合意的过程。也是进行“讨价还价”,实现自己财富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一、合同“谈判区间”理论 商贸合同谈判是双方当事人进行要约、承诺。甚至再要约、再承诺,从而达成合意的过程。也是进行“讨价还价”,实现自己财富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刘永 《职业圈》2014,(16):58-60
海尔在上世纪末提出的“赛马不相马”理论,曾引起热议和竞相仿效,赛马理论打破了当时国企“能进不能出”的体制惯性,焕发了组织活力.“赛马”强调的是结果,是“不合格即淘汰”的竞争.但近两三年,海尔又在内部倡导一个新理念——“人的再造”.“海尔只有实现了员工再造才能实现企业的再造.”在这个管理逻辑下,海尔引进了能力模型和人才测评技术,开始注重“相马”.  相似文献   

6.
霍翠柳  成方志 《职业圈》2007,(4S):175-176
文章简要介绍了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先后出现的三种基本方法——“产品法”、“过程法”和“语体法”,认为深入了解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对其作出的评价对写作教师大有裨益,并简单分析了三种理论的优缺点,探讨了将“过程法”和“语体法”结合起来去创立一种更有效的写作模式——“过程语体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陈百春 《职业圈》2007,(8S):96-97
文章阐述烹饪专业课“质疑——探究”教学模式产生的背景,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理论依据,对“质疑——探究”教学模式的作用,教学模式的过程,教学模式的效果等几方面进行有益的分析和探讨,以及其如何实施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我们时常感叹所处时代发民展、变化的速度之快。近几年,一个国外早已成熟的职业——“图片编辑”——在国内愈发受到重视,成为传媒界和摄影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应该说,我国很多刊物都经历过从“缺图时代”到图片“补白时代”,再到“读图时代”的过程。随着我国媒体动作的市场化进程进一步深入,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无论报纸、期刊、网络、各种媒体都更加重视对图片功能的挖掘与拓展,这已然成为业内同行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感觉崇尚     
感觉崇尚曹文轩1一则笑话说,有兄弟二人“通腿儿”(一头一个合被而眠),弟弟说他腿痒,求其哥哥帮他抓挠,哥哥答应,于是开挠,挠的竟是自家的腿,却问弟弟:“舒服乎?”弟弟道:“舒服也。”请哥哥再用力。于是哥哥再用力,挠的依旧还是自家的腿——直到把自家的腿...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媒”是国际传播领域的创新理论之一。“以人为媒”以社会关系网络、平台化思维与用户生产内容为理论基础。从受众层面来看,国际传播要从受众思维向“传受一体化”思维转型,推动海外受众的再创造、再传播与互动交流;从传播角度来看,引入“人格化传播”模式,打造个人化传播主体,构建个性化人设,创新生活化内容,借助社会化传播,实现国际传播的传播效能提升。  相似文献   

11.
粉彩飞扬     
网上有句mm专用流行语——“粉可爱的唷”!意思是说超级无敌霹雳可爱,再可爱也没有了。满眼铺天盖地的粉什么什么——“粉好吃”、“粉有意思”。…”只是一句流行口头禅,女孩子对粉色的嗜好甚至偏执可见一斑。 粉色属于我们,我们属于粉色。粉红、粉蓝、粉紫、粉黄、粉绿。…”怎么配都好看,怎么穿都卡哇伊,是女孩子的心头好,是衣柜里的主旋律。柔柔的、软软的、嫩嫩的、纯纯的,象巧克力圣代那么甜,象满天气球那么high,是荡漾的一池碧波,是雨后的清凉娴静。  相似文献   

12.
取消农业税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长期性,从财政经济理论分析,取消农业税意味着政府将大幅度减少甚至基本取消来自农业的收入,财政需要通过收入和资源的再分配,将非农产业创造的资源向农业大规模转移,以满足农村公共服务的需要,用工业和服务业的收益反哺农业。本文结合云南实际,从公共财政视角去审视“三农”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冯钟 《职业圈》2008,(4):163-164
文章论述了在高职电子类专业实验教学中开设设计性实验的意义,提出“以能力为本位”、“强调应用技能”、“培养创新能力”的改革思路,并总结了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实施设计性实验的一些经验以及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职业圈》2011,(34):2-2
198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美籍日裔教授成廉·大内出版了《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分析了企业管理与文化的关系,提出了“Z型文化”“Z型组织”概念,认为企业的控制机制是完全被文化所包吝的;同年,由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和斯坦福大学商学研究院教授理查德·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合著的《日本的管理艺术》一书问世,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宏伟目标,规定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的党建任务。建设“三型”党组织是我党结合时代发展形势,充分考虑人民对党在新时期的要求和期望的背景下提出的。“三型”党组织的建设可以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强化党的理论功底,提升政策水平与业务能力,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深刻理解了十八大报告中的“三型”党组织的内涵后,各级党组织以“三型”党组织建设理论为基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创造性的提出了多种党建工作的理论形态。2013年,南瑞集团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要求,结合企业自身特性,开创性的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文化型”党组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关于王国维的死因 ,邓云乡先生在《吴宓与王国维——静安先生自沉实录》一文 1中是否定“殉清”说 ,而赞同“殉文化”说的 ,拙文《也谈王国维的死因》2 (以下简称“《也》文”)对此提出异议 ,认为中国文化之遭遇“数千年未有之钜劫奇变”至 1 92 7年已有“数十年”,“殉文化”说既无法回答“为什么王国维经此‘数十年’不死而到 1 92 7年才死”的问题 ,也无法回答对王国维遗书中“再辱”之语“该作何解释”的问题 ,而“殉清”说则足以回答这些问题。最近 ,邓先生又发表《静安先生死因之谜——奉答蔡仲德先生》一文 3(以下简称“《答》文”) …  相似文献   

17.
198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美籍日裔教授成廉·大内出版了《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分析了企业管理与文化的关系,提出了“Z型文化”“Z型组织”概念,认为企业的控制机制是完全被文化所包吝的;同年,由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和斯坦福大学商学研究院教授理查德·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合著的《日本的管理艺术》一书问世,  相似文献   

18.
“文化力”这个名词近年来出现在理论学术界,这是和贾春峰的研究分不开的。他在1992年提出了这个研究课题,十几年来已先后出版了《文化力》《文化力观》《企业力》《文化力启动经济力》及《“文化力”制胜——21世纪企业全球化战略》论集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后,贾春峰于1993年10月26日在《经济日报》上发表  相似文献   

19.
章学诚的传记写作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学诚基于爱好与自身实践提出 :传记写作务必做到“求真贵实”、“论断宜守谨严”、“文如其人”与“文如其事” ,恰当运用“互见”技法、“文以传人”方式 ,等等。章学诚的传记写作理论和实践是对我国传统传记写作经验与理论批评的总结集成 ,其见多能鞭辟入里 ,颇俱学术价值 ,对当代的传记写作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民系民居文化理论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源自陆元鼎先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方民系、民居与现代村镇居住模式研究”,是中华民族形成时代背景下构建的一种以中华民族支系(民系)为文化牵引的关注民居建筑本体的建筑学文化研究方法。民系民居文化理论具有自主知识体系形构的方法根基,是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与人居环境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核心表达,呈现出知识体系自主建构的新时代诉求。不仅如此,以民系民居文化理论形成的现代语境为基础,中国近现代建筑史学发展阶段经历了从民族主义建构下的文化规范确立,到实证主义统摄下的系统规律探索,再到当今极具后现代性的对人居环境意义的探寻三大历史阶段,从价值论的角度探寻其范式变革则呈现出从“民族主义中心论”到“实证主义中心论”再到“人本主义延伸论”的范式转移。研究最后从中国历史建筑研究中的民族文化规范确立、中国实证建筑学研究中的科学文化观主导、中国当代建筑史学研究中的“后现代性”呈现3个阶段,解读中国现代建筑史学框架下民系民居文化理论从建筑的文化规范到聚居的文化意义之范式变迁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