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都市圈建设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关系,认为中国城市化离不开都市圈建设,都市圈建设和小城镇战略是互动发展的过程。并根据对都市圈建设模式的重新认识提出了都市圈建设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风景优美的地方。风景资源的开发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优美的景观可以改善都市圈环境,增加绿色植物覆盖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研究风景资源的生态规划,是做好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景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彭扬 《百科知识》2007,(8X):44-45
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风景优美的地方。风景资源的开发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优美的景观可以改善都市圈环境,增加绿色植物覆盖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研究风景资源的生态规划,是做好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景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哈尔滨作为省会城市,提出了以建设园林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城市发展方向,为哈尔滨的发展构筑了美好蓝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之一的排水、污水处理事业,为有效改善哈尔滨的生态环境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哈尔滨市的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同全国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无论从建设规模上、处理能力上,都属于相对滞后的水平。因此,科学合理规划布局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有效改善和解决水环境的保护问题,已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发展的必然。一、哈市污水处理厂的现状和存在  相似文献   

5.
沈正平  安宇  顾晓波 《中国软科学》2003,(11):128-133,144
本文从都市圈与经济区相互作用原理出发,在分析徐州都市圈、淮海经济区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徐州都市圈与淮海经济区的相互关系及其所应采取的发展战略。认为无论是徐州都市圈还是淮海经济区,其进一步建设均应当以特大城市——徐州为中心,实施整合及协调发展,以推动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促进两者的联动与共进。最后,文章还就加强这一区域与长三角、特别是江苏沿江等地区的经济和社会联系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建设生态城市的可拓学模型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是衡量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成效的主要依据。在对哈尔滨进行详细的分析的前提上,通过对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特征分析,确定了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构建了哈尔滨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可拓学模型评价的方法,对哈尔滨的生态城市建设的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并且从自然、经济和社会3个子系统提出了哈尔滨建设生态城市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南京都市圈近年来发展迅速,对FDI的吸引力不断变大。利用南京都市圈7个城市作为观测对象,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检验FDI对南京都市圈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研究表明,FDI对南京都市圈内的国内资本产生明显的挤入效应。  相似文献   

8.
同城化作为都市圈内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形式与高级阶段,已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广泛实践。文章以武汉都市圈内的武汉、鄂州两市同城化发展为例,基于以武鄂黄黄为核心,推动武汉都市圈建设等背景,面向国家区域空间发展新要求,武鄂同城化在新时期有待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即需要聚焦两市衔接地带,在高能级空间载体的引领带动作用下,创新探索出区域协同发展新路径,以期为新时期其他都市圈内同城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以国内较早开展都市圈规划实践的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为实例,结合都市圈自身功能特征,在构建多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三大都市圈的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并就如何缩小其间的非均衡差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传统研究视角无法很好地诠释都市圈创新系统的创新与发展,而基于知识生态视角的都市圈创新系统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产生了一些研究成果。通过文献的梳理,提炼出知识生态和都市圈创新系统的关系、知识生态视角的都市圈创新系统两个研究领域的主题,采用主题分析法对现有文献进行解析和述评。文献分析的结论表明:知识生态作用于都市圈创新组织的创新活动,两者之间存在要素耦合性和机制同步性关系,基于知识生态的新视角将能拓展都市圈创新系统创新结构和创新机制等问题的研究。最后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些局限,对未来研究在理论拓展、实证分析和研究视角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通过界定都市圈创新能力的定义,从经济环境、教育环境、创新资源与产出、邮电通信与网络规模等四个方面构建描述指标体系.以上海都市圈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上海都市圈创新能力,分析得出经济发展对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创新投入与产出的城市差别、上海都市圈创新能力以近似圈层结构分布等结论.  相似文献   

12.
钮心毅  李凯克 《资源科学》2021,43(2):380-389
移动定位大数据可在都市圈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流空间理论下,都市圈功能一体化表现为同城化"跨城功能联系"."居住—工作"和"工作—工作"这两种跨城功能联系是都市圈功能一体化形成的标志,也是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的关注重点.本文以上海都市圈为例,提出了以移动定位大数据支持都市圈功能一体化规划实施监测...  相似文献   

13.
构建了京津冀都市圈的区域经济增长的时空诊断模型,对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得出以下3点结论.第1,技术是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的引擎,但受"2市1省"行政管理和产业链建构模式等的限制,技术溢出在区域经济联系中的作用有限.第2,投资、需求等传统经济增长要素在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处于"投资拉动型"和"需求引导型"阶段.第3,区域间相互作用在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呈逐渐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4.
张睿 《中国科技信息》2009,(24):321-322,334
公园是城市公共生活的载体,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等面发挥着极大作用.公园实行开放式管理,在给市民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公园自身也面临着资金紧张、管理难度加大等巨大压力.本文以哈尔滨城市开放式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开放式公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以哈尔滨典型开放式公园-斯大林公园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实地调查,从经济管理和游人行为角度出发,找出公园管理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最后对哈尔滨开放式公园的管理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中国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构建了涵盖经济、社会、科技在内的中国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进行了实证评价,进而提出了促进该都市幽与制造业良性互动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都市圈创新能力的空间互动发展,借鉴引力模型在经济吸引研究的应用成果,通过构建都市圈创新引力模型,结合都市圈创新能力的描述,对上海都市圈2001—2011年城市间创新能力的空间互动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合实证结果将都市圈创新引力划分为超强、较强、强、弱、较弱和超弱等6个等级,并从促进创新能力综合发展、为外缘城市提供融入引力格局条件、以汲取群体有利因素促进互动、充分利用与核心城市的临近性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韩小蕊  张娟 《科教文汇》2008,(15):151-151
21世纪前20年是京津冀都市圈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本文从经济全球化和我国产业分工的高度,基于京津冀都市圈产业协作现状,提出依据各自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制定都市圈的产业发展战略,促进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协同学基本原理基础上剖析了都市圈协同创新的内在机理;分析了都市圈协同创新的序参量、控制参量和自组织演化过程;指出都市圈协同创新系统是不同创新子系统间协同及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企业、政府、中介机构、研究组织为序参量的有序集合,其中非线性机制是都市圈协同创新系统要素耦合的根本机制;放大涨落是都市圈协同创新系统的基本效应。由此,为提升都市圈区域创新能力,需遵循协同学机理,构建都市圈跨区域的协同创新网络,形成有序的自组织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高宇 《中国科技信息》2009,(24):315-318
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担负着维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使命.本文以哈尔滨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对我国城市公园和哈尔滨市公园绿地发展历程的风格特征系统阐述的基础上,以典型封闭式公园哈尔滨市太阳岛公园和典型开放式公园斯大林公园建设风格为实例进行现状分析,针对现有公园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把"公众参与"理念引入到城市公园的建筑与设计当中,重点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后对哈市公园建设风格的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都市圈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一种具体形式,是一种高效的创新系统。都市圈创新系统的框架内不仅包含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子系统,还包括教育子系统、财政与金融子系统、公共研究与发展子系统、政府调节子系统等。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都市圈创新系统各项子系统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都市圈创新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