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屯堡地戏面具作为安顺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和文化旅游商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但在实际的运行中,富有特色的安顺面具并没能在旅游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甚至出现了脱节的情况.本文认为可以从行业整顿、提升屯堡面具的市场适应能力、政府部门的适当作为等方面着手,助力安顺地戏面具与旅游市场的融合,有利于地戏面具的传承与保护,促进安顺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贵州安顺天龙屯堡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屯堡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对地戏的影响较为明显。为了全面研究旅游开发前后屯堡地戏发生的变化,主要从地戏表演地点、表演时间、表演程序、表演目的、参与群众、面具工艺等6个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3.
安顺地戏的唱本 、 唱腔 、 行头和审美特征表明它是通过将成熟戏剧的表现手法引入村赛仪式形成的一种仪式性戏剧.黔中地区的艰难图存 、 华风教化和仪式传统,是屯堡人引戏入仪的主要社会历史背景.引戏入仪是中国戏剧史书写中被忽略的一条支线,安顺地戏是这一支线存在的例证.安顺地戏是屯堡文化的标志性事象,从安顺地戏这一独特的"身世"可知屯堡文化并不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 、 特定地域文化在黔中的原样留存,而是中土文化这一基本条件与黔中各种偶然条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具有唯一性的文化.引仪入仪的智慧,彰显了屯堡人在追随传承中土文化的同时,因时 、 因地 、 因势创造自己独特文化的精神与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屯堡地戏被人誉为"戏剧活化石",是盛行于屯堡区域的一种民间戏曲,以其粗犷、奔放的艺术个性和深远的文化内涵,很受屯堡人的欢迎,头戴面具是地戏演出的主要特征,地戏面具俗称"脸子",是用丁木和杨木刻制而成。将"脸子"中的构图和色彩艺术运用到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后,发现幼儿的绘画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绘画时幼儿细心、耐心的态度得到进一步培养,幼儿绘画的创造力、想象力也得到了提高。一、运用欣赏激发幼儿喜欢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相似文献   

5.
安顺地戏面具与贵州傩堂戏面具均为贵州独具特色的假面面具。他们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在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文章对傩堂戏面具和地戏面具的文化内涵、美学特征等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
安顺地戏面具与贵州傩堂戏面具均为贵州独具特色的假面面具。他们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在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文章对傩堂戏面具和地戏面具的文化内涵、美学特征等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安顺地区有一种源于明代的屯堡地戏被完整地传承下来.地戏生动细致地再现了屯堡人的文化传承与人性塑造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有效地实现了培养人的教育目的.地戏的实施过程就是一个全环节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8.
安顺地戏是屯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百年来,它逐渐成为屯堡人的文化标识而代代传承.随着社会的现代转型,地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自身创新与转型的诸多问题.研究地戏文化转型与传承的困境,积极探索应对措施,对保存地戏文化的特色及其发展、弘扬,都有重要现实意义,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调适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陈全慧 《贵州教育》2011,(15):19-21
安顺是苗族、布依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苗族蜡染带着它古朴的美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苗族、布依族服饰、银饰犹如一朵艳丽的奇葩,让人惊叹,让人痴迷,苗族芦笙舞更像陈年的美酒一样浓烈、醉人。安顺特有的屯堡文化更有着深远的历史,地戏可算是屯堡文化的精髓,古老、深邃而质朴,被称为我国古老戏剧的活化石。在安顺还有"黄果树大瀑布"、"龙...  相似文献   

10.
屯堡人作为汉民族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特定的崇信理念.抬汪公、庆五显是古老的民间习俗,反映了安顺大多数屯堡人共同的心理意识.自明代以来,抬汪公、庆五显的祭抬活动一直在安顺的许多屯堡区域流传,成为维系安顺屯堡人情感的精神纽带.这两种祭抬活动,既庄严肃穆,又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11.
贵州,特别是贵西夜郎故地,有多少神秘的文化奇葩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注目,被誉为“活化石”的安顺地戏即是一例。研究地戏的专著专文甚夥,成果喜人。其中一种似乎成为定论的说法,即安顺地戏是傩戏,大抵是按如下表述推论出来的:贵州土人就是屯堡人,土人逐鬼就是跳地戏,逐鬼是古傩仪,所以……。笔者对此不以为然,愿献愚见,商诸同人。 贵州居民组合复杂,非“夷汉杂处”所能尽概。远古不说,单说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宋茨林先生针对我们主编的论文集<屯堡重塑>在<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第一期发表了一篇题为"是历史遗存还是现代包装?--<屯堡重塑>中的热点和冰点"的文章,文章是对该文的回应.借助这次回应,文章再次阐述了"文化重塑"这一概念的内涵,再次强调了作为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的保护是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安顺屯堡地戏服饰与明代“礼”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戏是安顺屯堡地区重要的民俗活动,地戏服饰是地戏中独特的部分,地戏服饰所表现的"礼",具有地方性的礼俗特点。由于屯堡地戏产生于明代,必然会受到国家"礼"的影响,明代在国家礼制中制定了服饰制度,服饰的形制要符合"礼"的规则。地戏服饰作为"礼"的一种特殊载体,所表现的地方性的"礼"与明代的"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钱钰华 《文教资料》2010,(27):94-96
贵州安顺地戏面具和藏戏面具是受古老的傩文化影响,发展进化而来的较具系统、保存较为完整的面具艺术,比较这两种面具文化,对研究传统面具的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具有美学和民俗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文分析了屯堡文化的主要特点和结构,并结合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等环境因素对屯堡文化形成的自然地理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屯堡文化是屯堡人将源地文化移植到安顺多元生境中,在当地特有的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下,得以较完整的保存并传承至今.因此,它的传承与自然地理环境条件有着密切关系,是屯堡人适应安顺自然环境并融入自然的典型地理标志.  相似文献   

16.
进入高铁时代后,贵州旅游发展一日千里.如何在高铁时代抓住机遇,打造安顺屯堡旅游的新篇章是摆在安顺人民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利用便捷的交通,构筑安顺屯堡旅游的快旅慢游体系,要在凝练屯堡旅游特色、提升安顺屯堡知名度、屯堡景区设施改造、综合优化旅游线路设计等方面做好文章.  相似文献   

17.
贵州民间戏剧汉族安顺屯堡地戏、侗戏、布依族戏剧通过舞台和戏词毒现出本身的叙事特征,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叙事模式。由人物冲突构成一定的情节结构,形成各民间戏剧特征相异的福祸互转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地戏文化在少数民族社区中的传播及其特点,考察了屯堡人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演变.我们发现:地戏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是屯堡人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良好发展的结果,同时这种传播本身对屯堡人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良好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屯坚人作为一个特殊的族群,与少数民族、其他汉族群体的一个重要差别表现在妇女的服饰上.在汉族的传统服饰几乎消失殆尽的今天,安顺屯堡妇女默默地将其传承着,使得今天还能找子到明代历史的踪迹.屯堡妇女服饰以其独特性独树一帜,不仅成为安顺屯堡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而且形成了独特的服饰文化景观,本文从文化地理学角度对屯堡服饰景观的构成、源流、变异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20.
屯堡文化     
《教育文化论坛》2014,(2):F0002-F0002
屯堡文化是位于“喀斯特王国”贵州腹地、黄果树瀑布之乡——黔中安顺一带的人文奇观。在安顺周边一带的三百多个村落里,居住着数十万明朝屯军后裔——屯堡人,由于屯堡妇女身着与当地汉族后续移民、少数民族所不同的以大襟、宽袖、长袍为主要特征的服饰,屯堡人往往被误认为是少数民族“凤头籍”、“凤头苗”,而其实他们是汉族,他们也自谓为“老汉人”或“南京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