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姚云帆 《文教资料》2009,(10):12-14
本雅明早期文学批评思想的核心概念是“批评”。这一概念和德国歌德的“外观”有着密切联系,把握两者的联系,对理解本雅明文学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批评”和来自于歌德的概念“外观”的关系,以《德国浪漫派中的艺术批评概念》为核心,透视本雅明早期文学批评的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2.
德国的浪漫派与法国的浪漫派不同。在德国,消极浪漫主义占主导地位。这种浪漫派反歌德和席勒的古典文学,是反动“神圣同盟”的嫡子。海涅在《论浪漫派》一书中嘲笑浪漫派,说德国浪漫派“是中世纪文艺的复活”,“是一朵从基督的鲜血里萌生出来的苦难之花。”①不过,德国也有少数罕见的积极浪漫主义者,早期的海涅就是一个。海涅后期是革命民主主义诗人,批判浪漫派;但也曾“自称是德国浪漫主义最后的幻想大王”。②海涅早年的《诗歌集》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灿烂的明珠,它继承歌德和席勒的“狂飙突进”精神,反映德国青年一代挣脱旧的精神枷锁的情绪。  相似文献   

3.
苗鑫 《现代企业教育》2008,(14):138-138
歌德的《托尔夸托·塔索》以16世纪著名意大利诗人塔索的身世为题材,通过剧中人物——塔索在宫廷生活中的遭遇,表达了歌德自己在魏玛宫廷的苦闷和矛盾心情。该剧把艺术家的命运作为描述对象,反映了艺术家对现实的无奈与妥协。  相似文献   

4.
《歌德谈话录》是教育部新编《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的中学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其中包含歌德许多有价值的文艺美学思想。如关于艺术虚构的问题,歌德认为,在艺术创造的较高境界里,艺术家可以挥洒自如,求助于虚构。再如,歌德主张艺术创作要从具体、个别出发,不能从观念出发,这对我国“文革”时期遵从的“主题先行”的文艺创作主张是一个有力的反驳。把这些美学思想作一梳理,并结合中学语文教学进行研究,对于深化语文教改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一幅作品是一个整体,由技艺、构图和内容组成。通过技艺和构图,传达的是艺术家的信念——文化或艺术的认识。就作品的一个点、一根线来说,很难做出“美”或“不美”的判断。只有它以某种表现形态处于特定领域中,才会具有审美价值。德国诗人歌德说:“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的能力的统一体。艺术作品必须向人的这个整体说话,必须适应人的这种丰富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6.
一个成功的艺术家都是热爱生活、自信、自强的 ,对于女性艺术家来说 ,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现代社会为女性艺术家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条件 ,女性艺术家则以自身的努力和奋斗 ,确立了在艺术领域的地位。女性艺术家在冲破传统观念桎梏的同时 ,必须拥有自信、自强的信念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7.
“第二自然”是德国著名的大诗人歌德首先运用的一个美学概念。歌德在《〈希腊神庙的门楼〉的发刊词》里论述艺术和自然的关系时说,自然是艺术的“材料宝库”,艺术家只从中“选取对人类值得思索和有味道的那一部分”加以艺术处理;“然后拿一种第二自然奉还给自然,一种感觉过的,思考过的,按人的方式使其达  相似文献   

8.
何雨声 《巢湖学院学报》2005,7(4):122-125,130
艺术是真实情感的表现性形式,将艺术的真实问题是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感受和表现,这种感受和表现建立在对真实的信念上.  相似文献   

9.
荣蓉 《大学时代》2006,(8):35-37
歌德在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思想是反叛的、启蒙的,歌德精神所代表的近代人生是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即不断否定过去的生活去追求新的生活。歌德的文艺理论来自丰富的实践经验:即艺术不可能脱离自神然,但又不能为自然所束缚,艺术家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他的诗歌富有歌唱性,是许多作曲家创作灵感的源泉,歌唱了那个时代乃至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10.
法国文艺批评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社会把"特征印在艺术家心上,艺术家把特征印在作品上。"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在四十年代炮火纷飞的中国文坛,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代表作家的徐訏却创作出了不同于同时代作家的浪漫主义作品,如严家炎就在《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中最早把徐訏和无名氏作为一个流派——"后期浪漫派"来看待,并认为他们的出现,"打破了艺术上的一统天下,开创了小说创作的一种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法国文艺批评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社会把“特征印在艺术家心上,艺术家把特征印在作品上。”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在四十年代炮火纷飞的中国文坛,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代表作家的徐哥却创作出了不同于同时代作家的浪漫主义作品,如严家炎就在《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中最早把徐打和无名氏作为一个流派——“后期浪漫派”来看待,并认为他们的出现,“打破了艺术上的一统天下,开创了小说创作的一种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张俊萍  于薇 《成人教育》2012,32(6):126-127
一个伟大的、有深刻思想的人,不是通过自学就可以成就“伟大”,他必须由附有伟大精神的人引领,才能成就“一切”.歌德被无数艺术家视为永恒的精神航标,贝多芬的艺术作品也接受歌德文学作品的滋养.海顿、莫扎特成就贝多芬,贝多芬成就舒伯特…….所以,“伟大”通过精神的传承得以延续,艺术需要物质的文明才能得以繁荣,真正的艺术家却在匮乏的物质世界里才能诞生.他通过贵族的资助实现了与大师精神碰撞的机会,但在他的世界里精神是高于物质的,也正因为这一观点贝多芬反而赢得了更多贵族的推崇和资助.  相似文献   

13.
(一)文学阅读的目的 关于文学的创作和欣赏,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有这样的认识:"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基面,觇文辄见其心."在文学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在观察、体验生活基础上,总是先有情感、思想的酝酿,然后用言辞的形式表达出来,所以有"诗缘情而绮靡"的说法.艺术的创作总是源于艺术家对人生、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和理解,是艺术家个体经验的艺术表述.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  相似文献   

14.
诗人海涅在《论浪漫派》一书中,把歌德比作一株巍然卓立的大树。歌德的时代早已逝去,但他这株大树仍枝叶常青,所散发出来的香气仍迷漫于我们的四周,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在他逝世后的百余年来,他的创作与理论遗产不断地为人们重新研究、重新认识和重新估价。他的影响一直随着时间的长河向前流淌。今天,当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风行一世之后,广大读者对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容及形式产生了厌倦的时候,回归现实、回归传统的呼声愈来愈高。在锐意求真、求实、求新的创作趋向下,重新研究歌德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5.
<正> 艺术创造中的无意识是一个极为复杂、莫衷一是的命题,本文试图对此作以思考,以求教于诸位同行。一、艺术创造中存在着无意识歌德说:“精灵在诗里到处都显现,特别是在无意识状态中,这时一切知解力和理性都失去了作用,因此它超越一切概念而超作用。”歌德在谈到拜伦诗歌艺术创造时说:“……灵感代替了思考……他做诗就象女人  相似文献   

16.
歌德的《浮士德》和荷马的《伊里亚特》、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被称为欧洲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历来享有崇高的声誉。别林斯基说:“无可争辨,歌德的《浮士德》是我们时代的《伊里亚特》。”“《浮士德》是当代德国社会的一面完整的镜子”。丹纳指出:“近代两部巨大的史诗,《神曲》与《浮士德》是欧洲史上两个重要时期的缩影。《浮士德》确实是一部时代生活的广阔的史诗,它规模宏大,包罗万象。但是在诗剧中,歌德正是以其艺术家对生活本质深刻的洞察力和卓越的艺术手腕塑造了浮士德这个世界著名的典型形象才获得如此价值的。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德国浪漫派作家蒂克的艺术童话《金发埃克贝尔特》为例,并结合同时期作品,以浪漫派创作作品为基础,分析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阐述违背自然魔力的悲剧,从而促使人们思考如何走出自我、追求自然本性、与自然融为一体,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真、善、美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歌德诞辰 250 周年。歌德的一生是紧张的思想探索和艺术探索的一生。倾歌德毕生之精力完成的力作《浮士德》, 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独树一帜的, 她总结了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 300年间资产阶级所走过的道路, 通过一个西方家喻户晓的人物浮士德的漫游, 把这一过程形象化, 并寓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作品中, 歌德第一次在文学中大力讴歌千百万人的劳动, 千百万人的开创性事业, 是一种巨大的历史性进步。在艺术上, 作者曲折地表达了 “劳动是美”的美学观, 把通过劳动建立的理性王国作为实现美的具体内容。然而歌德所歌颂的劳动, 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 脱离了阶级属性的劳动, 因而不可能使千百万人 “安居乐业”, 带有强烈的乌托邦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讲, 歌德是 “未来的宗教预言家”  相似文献   

19.
心灵之路     
《同学少年》2017,(1):40-41
<正>赫尔曼·黑塞(1877-1962),文学家、诗人、评论家,原籍德国,后加入瑞士籍。长期隐居瑞士乡间,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德国的尤利西斯",以《彷徨少年时》《乡愁》《荒原狼》《流浪者之歌》《玻璃珠游戏》等作品饮誉文坛。曾获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等多项荣誉。  相似文献   

20.
论艺术对现实的超越性存在施立峻“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的关系。他同时是她的主人和奴隶。当他为了被人了解,而用尘世的事物来进行工作时,他是她的奴隶;当他使这些尘世的手段服从于他的更高目的,使她为他服务时,他是她的主人。”(《歌德谈话录》)。艺术与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