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荣伟 《兰台世界》2003,(12):29-29
辽宁省档案馆珍藏着一批明代的档案,共1081件,戚继光手迹就在这批档案中。这些档案的发现说起来还是一个偶然的过程。沈阳是清王朝的第一个都城,当时被称为盛京,这里有入关前的皇宫,称之为陪都宫殿。在清军入关后,盛京的宫殿作为发迹之处,备受朝廷的重视,专门有人看守和维护。在这里还保存有大批清前期的文物和经常由北京送来的大量文物和书籍。1945年日本投降后,成立了沈阳故宫博物院,专门管理这些文物。沈阳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对收藏的文物进行清理。清前期的文物有一部分是发布命令用的信物———信牌,还有一些当时宫中使用的屏风。在清理…  相似文献   

2.
一、内阁大库档案概况及其流转 内阁大库档案由明档、盛京旧档和清档三部分组成.明档是清统治者修纂<明史>时从全国各地征集来的资料,包括明代各朝档案,以天启、崇祯朝最多.  相似文献   

3.
《满文老档》是以满文书记的记事性档册。它是研究清入关前满洲社会、后金汗国的兴建、扩张以及满族语言文字发生、变化的第一手材料 ,具有重大的价值。《满文老档》有原本与重抄本之别。原本成于清入关前。明万历二十七年 (1595年 ) ,额尔德尼等奉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命创制满文 ,此即无圈点的老满文。满文创制以后 ,后金汗国的记注官遂以该种满文来记注当时的各种活动。这些记录作为后金政权的官方文献保存下来 ,形成记事性的满文档册。这些档册以记事为主同时也选录公文、案牍的内容和抄载其它档案的资料 ,内容宽泛 ,载记全面。但由于这…  相似文献   

4.
足迹     
《兰台世界》2014,(Z4):29-30
<正>辽宁省境内的赫图阿拉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出生地,也是他称汗建立金国(史称"后金")立为首都之地,后又移都辽阳(称为"东京")和沈阳(更名为"盛京"),改国号"大清"。清军入关后,盛京成为陪都。在这里,就有了后金和清朝形成的太多的史料和文献。如今,辽宁省档案馆便得天独厚的承继了这些珍贵的档案。早在清亡之后,这些档案历经了民国、日伪等时期,曾有国人在此整理翻译出版,如汉译《满文老档》。伪满洲国时,日本人为其统治中国的施政需要,到东北各地搜集了大量历史档案,并翻译出版,如影印并日译《顺治年间档》、影印清朝《实录》。  相似文献   

5.
顺治年间档     
<正>《顺治年间档》辽宁省档案馆藏清代档案之一。清顺治四年至八年(1647-1651)北京内务府致盛京镶黄、正黄二旗包衣佐领行文的抄存册档。记载盛京地区皇室事务,如人丁的调补、奖罚、婚配及其承担种植、饲养、打牲、渍饯、纺织、烧炭、守陵、维修宫殿等项差务、盛京编设粮庄等。是研究清代入主北京后仍注重对陪都盛京有效管理的重要参考资料。纸质,毛装。1  相似文献   

6.
<正>辽宁省档案馆保管有:清代12位皇帝的《实录》——编年体大事记录、前10位皇帝的《圣训》——清帝治国谕令训诫语录,《玉牒》——爱新觉罗氏家旅谱、"国史秘籍"《满文老档》、《满洲实录》、《汉文旧档》等清代重要历史文献万余册。满汉文兼有,书写精美,装祯华贵,书体具大,存世稀少,宾乃世间瑰宝。这些原为都城北京京金匾后室所贮清皇室秘籍圣物,缘何落户盛京(沈阳)?宣阅辽宁省档案馆馆藏《实录》和盛京总管内务府档案,可知:秘籍尊藏盛京宫殿源于乾  相似文献   

7.
<正>凤凰楼,清代盛京皇宫(今沈阳故宫博物院)内主体建筑之一。它是一座三层单檐黄硫璃瓦绿剪边建筑,矗立在近四米高的石砌合基之上,是整个宫殿建筑群的制高点,是当时整个盛京城的最高建筑,誉为留都十景之首,"势并齐云远眺真,凤凰楼上凤来滨。五塔屏藩留迹古,高峰一瞥入苍纹。"它是观赏日出日落、城外辽塔及皇太极敕建东、西、南、北四塔的最佳处所,美景尽收眼底。根据辽宁省档案藏《满文老档》、《黑图档》等满汉文档案的记载可知,原盛京皇宫内有翔凤楼、飞龙阁两座交相辉映的  相似文献   

8.
《兰台世界》2014,(Z1):32-34
<正>辽宁省的历史悠久,档案工作源远流长。清王朝入关前即形成了"满文老档",入关后仍在盛京内务府设有档案工作机构,于"敬史阁"专门存放国史秘籍档案。伪满洲国时期,于奉天图书馆设立了"国务院旧记整理处",负责接收整理各机关团体的档案。旧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收藏  相似文献   

9.
盛京内务府粮庄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清一代,在京畿、盛京、锦州、长城口外等地区建立了一大批庄园,它们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具有浓厚的农奴制特点,到清中叶才逐渐向地主经济转化。盛京是清王朝统治的奠基地,这里的庄园建立最早,存在时间最久。其中盛京内务府粮庄,数目多,规模大,管理完善,具有代表性。近年辽宁省档案馆及一些专家学者对盛京内务府档案进行了整理,为深入研究清代庄园,特别是粮庄,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本文依据新发掘的档案史料,结合有关文献,对盛京内务府粮庄概要述之,以求对该问题研究之深化。  相似文献   

10.
赵彦昌  姜珊 《档案学研究》2020,34(3):144-150
《黑图档》是近年来东北地区清代档案编纂的代表性成果,记录了清代盛京地区社会历史发展的情况,为研究清代东北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本文以《黑图档·嘉庆朝》为基本研究史料,深入探讨清嘉庆朝盛京保存的各部门档案的管理工作以及检查、保护等问题,以期为清代地方档案管理工作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沈阳故宫是清朝入关前的皇宫,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处理日常政务、生活起居之地,被称为“一朝兴王地,两代汗王宫”.2004年7月沈阳故宫申遗成功,与申遗活动有关的大量满、汉文档案成为珍贵的世界遗产档案,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查考价值,也是沈阳故宫维护其作为世界遗产的完整性的依据,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本文介绍了沈阳故宫世界遗产档案的保存情况及管理与保护措施,以期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清代努尔哈赤的父亲、显祖塔克世的直系子孙称宗室,清初多"从龙入关",驻守于京城内外。到嘉庆朝,随北京城的宗室人口繁衍,越来越多的宗室无官可做,清政府也无力供养,以致其生活窘迫。宗室犯法的案件越来越多。嘉庆十七年(1812),嘉庆帝命盛京将军择地建盖住房,并由宗人府挑选京城无业的闲散宗室移住盛京。从嘉庆十八年秋天开始,70户闲散宗室分三批移住盛京。现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上谕档和录副奏折、内务府档案中编选相关档案,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清代努尔哈赤的父亲、显祖塔克世的直系子孙称宗室,清初多"从龙入关",驻守于京城内外。到嘉庆朝,随着北京城的宗室人口繁衍,越来越多的宗室无官可做,清政府也无力供养,以致其生活窘迫。宗室犯法的案件越来越多。嘉庆十七年(1812),嘉庆帝命盛京将军择地建盖住房,并由宗人府挑选京城无业的闲散宗室移住盛京。从嘉庆十八年秋天开始,70户闲散宗室分三批移住盛京。现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上谕档和录副奏折、内务府档案中编选相关档案,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盛京皇宫中,穿过翊门,有一座矗立在高台之上的三层单檐歇山式建筑,悬挂着乾隆帝题写的"紫气东来"匾额,这就是凤凰楼.凤凰楼建筑华丽,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独具风格.凤凰楼是清代盛京城内最高的建筑,每当日出时站在凤凰楼极目远眺便可将盛京城的美景尽收眼底,因此"陪都十景""盛京八景"中均把"凤楼晓日""凤楼观塔"列入其中.凤凰楼作为盛京故宫中具重要地位的建筑之一,不仅因为凤凰楼是整个盛京皇宫中宫殿群的制高点以及其"关外内廷第一门楼"的美称,更是由于凤凰楼曾用于存放历代圣容、行乐图、御宝等皇室重要文物.  相似文献   

15.
以《黑图档·嘉庆朝》内的盛京刑部档案为研究对象,对其史料价值进行讨论,认为其可以作为研究清代盛京刑部的宝贵的第一手史料、研究清代司法部门实践的参考来源、研究清代咨文在司法实践中使用情况的重要文本、研究清代旗人司法特权的生动案例及研究清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6.
档案房是清代盛京内务府管理的一个主要负责文书档案管理的机构,在清代文书档案保存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文书档案管理外,其在物品管理方面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黑图档·档案房》中涉及的汉文档案内容以及满文档案目录,探究档案房在笔墨管理、对米豆差粮的管理、对迎接皇室档案所需物品的管理、宫殿附近柴薪与花炮管理等...  相似文献   

17.
<正>辽宁省档案馆藏有清盛京内务府文书档案《黑图档》,其中康熙朝初年处理盛京宫殿修缮事务的满文文书中出现muduri leose(龙楼)宫殿建筑名称。但,现在沈阳故宫博物院(清盛京皇宫)内并无"龙楼"。通过对《黑图档》、《清实录》及清宫廷学者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等文献记载的研究:乃命紫宫,清宁正中,麟耻在右,关睢在东,崇政笃恭,翔凤飞龙,文德武功,以绥万邦;崇政殿在笃恭殿(大政殿)右,翔凤楼、飞龙阁俱在崇政殿后,清宁宫在翔凤楼后;会上楼为翔凤楼,合下楼为飞龙阁。可见清盛京皇宫内原来确有翔凤楼、飞龙阁两座交相辉映的建筑。  相似文献   

18.
<正>康熙皇帝开创清帝东巡之制,将家事国政合二为一,共襄盛举。除形成一整套祭祀祖宗山陵及宫廷祭神礼制,被后嗣延续下来,与清王朝相始终外,还对盛京皇宫产生深远影响,为其保存和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成为我国仅存两座帝王宫殿建筑群之一。首先,康熙东巡重新启用皇宫促使加强旧宫维护。清朝迁都北京后,盛京被尊崇为陪都,原来的皇宫成为皇家宫阙  相似文献   

19.
我馆保存的清代档案数量比较多,内容比较丰富。有“双城堡”、“黑图档”、“三姓副都统衙门”、“盛京内务府”等全宗档案。这些档案,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流传下来是不容易的。因年代久远和过去保管不善,约有半数案卷破损严重,或受潮后酥脆,或粘结成砖,或缺头少尾不相衔接。为妥善保存这部分档案以便更好地利用,尽快修复这批历史档案,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常建华 《历史档案》2011,(1):132-136,封3
军机处是清朝的特有机构,它提高行政效率并强化了君主的绝对权力,构成清朝政治的特色.军机处处理清朝的军国大事,其运转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自然重要,而其中的满文档案尤为珍贵.满文寄信档是清代军机处专门抄载寄信上谕的重要档簿,无汉文副本,珍贵性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