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亚 《新闻界》2002,(1):33
去年10月11日晚中央一套社会经纬栏目播放了一期引人关注的节目,详细介绍了前段时间E龙西祠网站上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大红案件”。网名“大跃进”的俞XX在西祠BBS上对网名“红颜静”的张X进行谩骂、侮辱。“红颜静”一纸诉状把“大跃进”告上了法庭,从而引发了全国首例网络名誉侵权案件。经过1个多月的调查、取证、公开审理,此案以“大跃进”的败诉,在法律上暂时告一段落。然而,作为一名新闻相关专业人员,笔者在看罢此案的全程报道后,对此案却有了更深的忧虑。“大红案件”是首例网络侵权案,法律所评判的标准自然也是按照侵…  相似文献   

2.
张明  洪涛 《新闻世界》2006,(11):22-24
2006年9月初,数摞厚厚的卷宗,从安徽颍上县公安局移交到检察院,等待审查起诉。 此前的数年间,这些卷宗的当事人制造了震惊安徽、浙江两省警方的系列抢劫、强奸案件。据警方介绍,从目前审理的情况来看,这伙嫌疑人先后流窜颍上县、霍邱、阜阳、合肥、浙江宁波等地,共作案20余起,强奸、轮奸妇女9人,抢劫钱物20多万元。由于案情重大,此案被安徽省公安厅挂牌督办。就在警方循线追踪展开抓捕时,颍上县的一名联防队员利用职务之便,向嫌犯通风报信,并在随后被检察机关逮捕。 目前,此起案件中一共有7人先后落网。记在采访中发现,5名主要嫌疑人均有着一个共同特点:出身于单亲家庭。他们或是父亲早逝,或是父母早年离异。特殊的家庭背景,让他们自不就处在一种失控的家教中,没有读完小学就走向社会在社会的“大染缸”中,他们积小恶为大恶,最终滑向罪恶的深渊。[编按]  相似文献   

3.
这是发生在上海一位老报人夏其言和浙江舟山大衢岛上一个少年之间的故事。少年名叫林海,是舟山市岱山县万良中学初二学生,他为保护学校财产而遭歹徒毒打,为此住院看病长达一年几个月的时间,用去医药费上万元。夏其言古道热肠仗义执言,为解决林海同学看病费用的问题多方奔走,同时也用老人的一颗爱心鼓起了遭受不幸的林海同学战胜病痛、树立生活信念的勇气。老人夏其言和少年林海没有任何的亲属关系,甚至没有见上一面,但却结下了难解难分的“祖孙情”。这在岱山的海岛渔村已成为一桩美谈。 1990年3月,林海住校进行体育集训的一天晚  相似文献   

4.
我叫邱宏方,1962年出生于岱山县岱西乡前岸村。1980年以来,我一直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在这期间,我发现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面临失传的危险,其中,曾在岱山区域红极一时的渔民开洋与谢洋祭海习俗,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渐式微,这让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我感到非常痛心和焦急。  相似文献   

5.
对读者索赔的法律思考刘文读者购买图书后,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图书质量有问题而向书店或出版社索赔的事情,见诸报端的已经有好几起。如《人民日报·市场报》“江南市场”版1997年6月11日报道:浙江金华市读者汪新章在金华市新华书店兰溪门市部购买了吉林某出版社...  相似文献   

6.
1999年11月1日 ,原南德公司总裁、“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家”牟其中涉嫌金融诈骗一案在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曾引起中国新闻界的极大关注 ,中央和地方的数百名记者云集江城 ,报道此案。然而 ,除了案件本身引起的新闻轰动之外 ,更吸引公众视线的 ,是案件审理过程中一个与案情无关的细节 :数位记者的笔记本、照相机、录像机、录音机被执勤法警当场没收。原因是记者没有法庭“旁听证” ,私自进入法庭 ;而且未听法庭警告 ,“未经允许”私自进行录音、录像和采访活动。法庭的“严格执法”行为引发了三个方面的后果 :一、对公开…  相似文献   

7.
整整二十六年过去了,许多案件在记忆中都渐渐淡忘。可是那起案件却常常在我脑海里萦绕,这就是1982年8月28日,代号为“8.28”的绑架案。虽然此案过去了二十六年,但是,案中的人物和破案细节仍然值得回味。  相似文献   

8.
“七君子案件”是在中国共产党联合抗日号召下,国内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进步人士及广大人民要求抗日的重要时刻,国民党当局企图继续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政策的重要罪证。从1936年11月沈钧儒等七人被上海国民党当局逮捕,1937年江苏高等法院提起公诉到1939年2月重庆四川高等法院一分院撤回起诉并牌告,这个案件历时两年零三个月。我馆收藏的此案部分档案,较为完整地记录了案件的过程,对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七君子案件”都有重要参考价值,特选编公布。  相似文献   

9.
清代末年,吏治腐败,冤狱叠起。光绪初年,朝廷对“浙江余杭县民妇葛毕氏毒毙本夫葛品连诬攀举人杨乃武因奸同谋一案”,几经审查,“葛毕氏等俱已供出实情,屡有严刑逼令照依原供”,“实与杨乃武无干”。此案使清各级刑狱之黑幕昭然若揭于天下。此后,不断有震动朝野的冤案出现。到光绪十年止,全国共发生四大冤案,除浙江葛品连案外、还有江宁三牌楼案、云南报销案与河南呼冤案。这些案件使“大小官僚获谴者多人,皆大狱也”。本文拟对河南呼冤案进行个案分析,希图从中找出清末冤狱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2007年2月14日,拥有6个“红颜知己”的江西省新闻出版局原副局长、江西省公安厅原副厅长许晓刚,度过了一个没有情人陪伴的情人节。这天,经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由浙江衢州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许晓刚涉嫌受贿500多万元、非法持有枪支6支一案。此案两大焦点引人注目:许晓刚不仅是“江西涉黑第一案”最高级别的保护伞,而且用“黑老大”的200多万元黑钱将小情人捧红为中国著名歌星。此案蹊跷之处还在于:女歌星傍上高官不惜离婚甘当“职业情人”,为何又将表妹推到厅官的床上?其中的奥妙在庭审中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11.
去年岁末,许多媒体刊发了一则《原兰溪市委书记孔哲涉嫌杀害女记者方筱萍》的案件。在刊发这起案件时,不少媒体还特意加上“不正当男女关系引发凶案”、“是不正当男女关系,还是另有隐情”等扎眼的文字。 这些报道似乎告诉人们,这是一起桃色事件、情杀事件。 然而,此案经开庭审理,原来是一起普通的凶杀案件。  相似文献   

12.
梧槐  宏剑 《新闻世界》2005,(7):31-33
他是一个自考生,一度在北京打工。一天,他竞冒充“北大博士”混进了郑州一所高校的队伍。不但获得4万元安家费,还得到一套120平方米的住房,6000元工资。骗局仅仅在两个月内就被揭穿。“北大博士”制造虚假简历案一度被闹得沸沸扬扬,此案可谓全国“注水简历”官司第一案,背后折射诸多法律问题。2005年5月19日,郑州市二七区法院对此案进行公开审理,当庭作出判决:打工的假博士获刑三年半。  相似文献   

13.
李维民 《出版参考》2010,(10):20-21
朱则民是“六十一人案”的最后一位幸存者 “六十一人叛徒案”,是“文革”中“四人帮”及其顾问康生炮制的一个涉及党内高级干部人数最多、影响很大的冤假错案。涉及此案的人无一幸免,被迫害致死的就有12人。1978年12月,中共中央批转了在胡耀邦亲自主持下中央组织部关于此案的调查报告。使这一冤假错案得以平反。  相似文献   

14.
张敏卿 《历史档案》2007,(2):103-109
众所周知,浙江是江浙财阀的巢穴,是蒋介石政权的根基所在。不仅统治中国20多年的四大家族中的蒋、陈两家都在浙江,而且蒋介石政权中的众多骨干及其依赖的“江浙财阀”的重要代表也多来自浙江,由此也形成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所谓的“江浙系”这一独特的历史现象。早在1933年时毛泽东就称浙江为“敌之根本重地”。也有人形象地把南京比作国民党统治的“首脑地区”,而把浙江比作是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其重要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5.
《申报》和“杨乃武与小白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在社会上流传很广,此案搬上戏剧舞台,更是传得家喻户晓.人们知道,这起冤案最后是由慈禧给平反的,主要得力于浙江18名地方绅士联名向都察院呈控,但此案平反,也有《申报》的一份功劳.宋军同志的新著《申报的兴衰》,有一节详细叙述了《申报》报道此案的经过,称这是“中国近代报纸最早发挥舆论监督的一次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6.
庹继光 《中国广播》2013,(11):42-45
“李某某涉嫌轮奸案”持续轰动,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媒体在此案报道中的失范行为:一是披露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信息;二是随意报道案件细节,有违不公开审理的制度。新闻报道应当遵守法律规范,遵循新闻伦理,改变由娱乐记者报道类似案件的惯例,让法制记者采写报道,避免再出现这些疏漏?  相似文献   

17.
任静娜 《新闻窗》2014,(1):78-78
《今日岱山》报作为岱山县党委机关报,是当地主流媒体,该报从2009年7月开辟专版,并推出《今日关注》、《今日视点》、《纪实》、《海洋文化》等栏目,通过搞好专题策划,抓好深度报道,切实发挥地方党报的新闻权威性、公信力,体现报纸服务地方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的能力,并受到广大读者好评。  相似文献   

18.
1月8日,江苏省大丰市新华书店组织进销人员从南京、苏州等地调进适销对路的各类图书5万多册投放到装修一新的门市部,给广大读者凭添了一份喜悦。这是该店开展“迎店庆、创三优”百日竞赛活动的一个镜头。该店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提出了“创优美环境、创优秀图书、创优质服务”的具体要求,投资20多万元装修了中心门市部,更换了书架、柜台,装设空调,把中心门市部建设具有现代气息的营业厅。并实行挂牌服务和规范化管理,设立了监督评议台,公开竞赛项目,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将评选最佳门市、最  相似文献   

19.
山石 《新闻天地》2006,(5):19-21
2006年4月19日上午,素有“甘肃新闻界掌门人”之称的石星光被害案在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并当庭进行一审宣判。法院当庭对此案3名涉案凶手作出一审判决,判处丁齐伟、杨大军、孙培俊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至此,案件真相大白。  相似文献   

20.
武敏 《兰台世界》2014,(10):69-70
本文通过对宋代“阿云之狱”这一案件的全面介绍,使读者对这一案情并不复杂,但却在历史上十分著名的民事案例进行分析,对宋代法律制度进行系统的探索,并归结出此案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