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媒介格局出现了巨大改变,使媒体市场竞争愈加白热化,在此种竞争环境下,要想实现自身长久生存,就必须注重融合发展.作为传统媒体代表的报纸,想要在媒体融合视域下取得良好发展,就须新闻编辑注重自身的转型,以使新闻编辑工作的有效性得以提升.鉴于此,本文先具体分析了媒体融合视域下报纸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并...  相似文献   

3.
媒体关键技术的融合是提升电视台综合性发展质量的关键。本文首先对电视台融合媒体关键技术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研究总结,并对平台架构以及平台业务逻辑进行了分析,从APP技术的融合、直播技术的融合、微信公众号的融合、微波的融合几个方面,对电视台融合媒体关键技术的主要方式进行了研究。并从新媒体配套系统的构建缺乏合理性、品牌化活动的创办方案不够完善、媒体融合理念缺乏先进性、信息化新媒体构建水平较差几个方面,对当前电视台融合媒体关键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结合具体问题制定了提升电视台媒体关键技术融合质量的措施,对提升电视台的综合性发展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菁 《新闻前哨》2020,(2):70-71
当前,发展融媒体是城市广播电视台的重要工作。媒体融合要充分利用媒介载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打造"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融媒体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内容产品","扬优"是融媒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省会城市广播电视台在发展融媒体的道路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在观念转变、队伍建设、战略思维上还有待完善和提升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新闻采写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环节,也是编写报纸新闻的前提和基础,新闻采写的质量直接影响了新闻时效性和准确性,报纸新闻是现代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报纸新闻采写的转型发展对于传媒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兴媒体层出不穷,要想不被时代淘汰,传统媒体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谋求改革创新,积极同新兴媒体相融合,探索传媒行业发展的新方式、新业态。要想转型发展,报纸新闻媒体必须改进新闻采写的手段,将现代科技融入到新闻采写中,追踪并及时捕捉新闻热点,从根本上提高采写的效率和质量,保持传统媒体在竞争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媒体融合没有固定模式,当前各级新闻媒体机构都在践行着媒体融合,他们的尝试、创新之举为媒体融合提供了生动的范例。作为一个县区级的基层电视台,涵江记者站结合自身的特点,摸索出了一条媒体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的践行之路,实现了从新闻源获取到最终新闻产品的融合发展。但这条践行之路目前仍存在一些发展"瓶颈",需要不断加强采编中心的策划功能,努力进行融合新闻生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新闻生产的针对性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媒体融合大潮对传统纸媒产生了广泛影响,促使传统纸质媒体必须结合时代发展需求进行转型.本文从媒体融合的时代特征出发,对报纸自身的价值优势加以分析,并据此进一步探讨了报纸转型的几个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宋向武 《今传媒》2023,(2):62-64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力量的不断提升,各类新媒体技术不断涌现,新媒体时代正式拉开序幕。新媒体技术的推出与广泛应用对传统地市级电视台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如何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中占据稳固地位是当前地市级电台亟待解决的紧要问题。媒体融合是传统电视台在新形势下获得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走好融合发展之路值得地市级电视台从业者进一步探究分析。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地市级电视台在新媒体环境下遇到的发展问题,并提出推进传统电视台与媒体融合发展的具体对策,旨在为地市级电视台的持续发展贡献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尤其是社交媒体的迅速崛起,传统的广电传媒高校校园电视台受到的冲击日益严峻。高校校园电视媒体应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客户端、网站的优势作用,创新报道内容与形式,联动互动开展报道,实现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互联网高科技的推动下,新闻传播理念与传播手段日新月异,微信、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跨界融媒体平台也层出不穷。广播电视台纷纷进行宣传转型,从体制机制方面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进一步健全人才队伍,加强新闻策划,努力打造具有公信力、影响力的新时代融媒体平台。本文旨在探讨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台如何让新闻策划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同时尽可能扩大新闻节目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推进媒体融合是助力我国新闻事业改革的重要路径。如何蹚出一条适合本地媒体高质量发展的融合之路,夯实主流媒体的发展根基,结出丰硕的成果,是当代媒体人必须面对的挑战,值得思考与探索。尤其对地市级媒体来说,更要认清媒体融合现状、尊重新闻发展规律,精准寻找融合之路、着眼“主”字发力,用前瞻性思维培育壮大融合发展新动能,将媒体融合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12.
王璐璐 《新闻传播》2023,(16):178-18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各大广播电视台的节目内容和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下文将对当前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整理,对信息化时代要面对的困难和机遇进行简要概述,并对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发展提供策略分析,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找出合理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针对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报纸采编工作分析,首先,从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的特点入手。其次,结合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的特点,阐述了媒体融合发展给报纸采编工作带来的影响。最后结合媒体融合发展给报纸采编工作带来的影响,对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报纸采编工作的策略进行有效分析。主要内容有:创新传统的报纸采编工作方法、为报纸采编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提升报纸采编人员工作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的媒体形式和传播形态层出不穷,不断刷新,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及生存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作为传统媒体——报纸的传统品牌的副刊,其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西安晚报》是一家拥有辉煌历史及全国性影响力的报纸,晚报副刊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传统.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报纸副刊当融合新媒体传播的优长,强化“留客”功能,突出重围,使其成为传播平台上一道独特而不可替代的风景.晚报副刊从提升新闻性与趣味性、创文化品牌、办征文及读书活动等方面探索与实践,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吴宝良 《今传媒》2015,(4):101-102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媒体在思考将报纸、网站、移动媒体的后方编辑工作进行“深度”融合整合,记者也要成为全媒体记者.纸媒、网媒、移动媒体成为各有取向的“中央编辑部”后,采与编自然分开.而各媒体平台的编辑模式、编辑手段、编辑方向不同,对记者稿件的要求也不同,因而采编在媒体融合时代也更应该分开.对于报纸来说,媒体融合时代,各家报纸比以往将更强调自己的公信力,更强调深度报道以区别于即时性碎片化信息的网媒报道,在这种情况下,报纸流程实行采编分开制应该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采编分开可以更好地体现编辑的专业化;可更好地发挥编辑的主导作用,强化纸媒已有的公信力与权威性;有助于实现采编与经营分开;可更方便培养报业新人等.  相似文献   

16.
邓楠 《声屏世界》2021,(13):17-18
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对我国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舆论引导工作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同时事关国家意识形态和政权安全,是新闻传播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从传统媒体面临的舆论引导问题出发,详细剖析媒体融合对舆论引导产生的影响,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策略研究,使媒体融合背景下的舆论引导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广电媒体与报纸媒体的融合与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体融合已经成为时下的一个热门词。不同介质的媒体之间为什么要相互融合,电视媒体是否需要和报纸媒体融合,如果需要融合,怎样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8.
融媒体时代,报纸行业面临全新挑战。报纸编辑是报纸行业的重要角色,报纸编辑策划能力的强化,不仅有助于报纸编辑自身发展,提高业务能力,而且还能推动智媒体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报纸编辑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强化新闻策划能力,提高报纸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推进报纸行业的新发展。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报纸编辑的新闻策划能力对报纸媒体发展的影响以及强化报纸编辑新闻策划能力的重要性,并研究融媒体背景下强化报纸编辑新闻策划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付子峰 《新闻世界》2013,(10):46-47
在“报纸消亡论”甚嚣尘上,传统媒体四面楚歌的今天,地方报纸似乎身陷重围。但辩证地看,竞争对手往往是潜在的合作伙伴,而且有很多可以借鉴、取长补短的方面。笔者认为,地方报纸不能一味地抵制网络媒体,必须进行深度融合,要善于借海出船,携手共进,共享共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内地都市报休刊、停刊现象屡见不鲜,有人由此提出报纸消亡论,笔者对此给出不同观点。本文认为,现阶段的都市报休刊、停刊等,在相当程度上是报纸去除过剩产能的现象,是在为当初各地都市报遍地开花、明显超出市场需求格局的纠偏,这一过程仍然持续。从媒体融合的维度考量,现阶段报纸在社会信息传播流程、体系中的功能定位显然应当收缩,放弃信息快递、提供娱乐等功能,专注开展新闻信息的深入调查、深度解读等,以此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