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教育信息传播与利用的心理学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信息传播是一个心理学的过程,信息利用涉及到许多心理活动。本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教育信息传播的心理学模式,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以及教育信息用户信息需求、信息动机、信息行为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用户信息能力差异性的认知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颖洁 《现代情报》2005,25(10):110-111,114
在介绍了信息能力和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之后,描述分析了人脑的信息加工过程,认为人脑的信息加工过程实际上是用户与信息双向建构的认知活动过程,从而把个体的认知能力同个体的信息能力相联系,并进而从认知心理学分析个体的认知能力的差异性的原因来分析解释个体信息能力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信息——知识相互转化的心理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广  戴昌钧 《情报杂志》2006,25(9):8-10
在基于心理学的信息与知识定义基础上,着重阐述信息与知识的心理学转换机制。在信息与知识的转换过程中,个体除了所处的外界环境之外,与其本身的生理环境、心理环境、目标或问题等要素密切相关。“信息-知识转化模型”详细介绍了各个要素的定义、在信息-知识转换中的作用以及作用机理。此机理的论述为如何挖掘个体的知识、挖掘什么样的知识提供了有意义的途径。此外,这些认识为在组织特质条件下,从人文层次上深入理解组织知识性质、结构以及组织知识形成机理奠定了一个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探讨信息人员市场信息中的心理状态。分析研究信息人员心理品质形成的特点,为情报信息人员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信息可视化的基本过程与主要研究领域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宋绍成  毕强  杨达 《情报科学》2004,22(1):13-18
文章讨论了信息可视化的定义、基本过程与特征以及信息可视化的主要研究领域。本文认为,可视化变量研究、可视化模型的研究、符号系统的研究、空间认知与信息传输研究、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虚拟现实研究等,是信息可视化的主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认知心理学认知结构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高校移动图书馆的现状以及暴露的问题。并以用户为信息服务主体,通过心理学认知结构剖析当前高校移动图书馆平台在信息服务过程中所存在的误区与不足,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明确了信息生态的概念,列举了信息生态失衡的心理症状,阐明了网络信息生态失衡的心理学机制,分析了网络信息生态失衡的心理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用户信息服务的认知心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邢维慧  袁建敏 《情报科学》2004,22(11):1404-1408
本文主要结合认知心理学对信息用户心理进行了分析,从知觉、注意、记忆等角度剖析了信息用户的不同心理,以对情报服务起到指导作用。我们可以根据用户的心理需求建立信息检索模式,基于本体论思想对已有数据库进行加工整合,以及建立以认知心理为基础的知识管理形式,进而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相似文献   

9.
以帮助信息机构提高信息服务效率与质量为目的,在回顾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研究信息服务质量的问题;分析认知过程与信息服务质量关系、服务差距模型,构建认知心理学视角的信息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归纳信息服务质量差距的成因,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家庭农场农民信息素养的培育与信息化时代产生彻底性碰撞。为了探索农民内在条件对其发展有何决定性作用,收集并处理湖南、浙江、上海等地家庭农场农民调查数据,进行扎根理论研究,并构建信息素养认知失调理论模型,对农民信息素养从心理学角度进行了透彻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农民在信息素养培育上存在行为滞后型认知失调;信息道德对自身文化价值取向存在主动性服从;政府正向干预激活农民信息素养培训意愿。  相似文献   

11.
从学习心理学角度对图书馆利用教育进行了探讨,提出以学习心理学中成人学习的相关原则和信息科技融入教学的理念为指导,由图书馆员与其他相关知识学科人员合作,建立具有资源导向性学习、自我探索信息策略、知识的连结与整合功能的学习环境,来提升图书馆利用教育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12.
<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不仅给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一方面,用户面对海量的数据信息,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取自己需要的有效信息,出现信息过载的问题。人类行为学和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用户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取到自己想要内容的情况下极易产生厌烦心理,大大降低用户的体验感和满足感,从而降低用户的消费意愿,降低商品的成交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心理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心理科学的发展历史只有一百多年,其许多理论已成为某些高新 技术的重要知识基础,有多名心理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在近二十多年的发展中,我国心理\\r 学 在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生物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等领域中 ,基础与应用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展望21世纪,可以预见到中国的心理学可以为国家 知识创新工程、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两个方法综合研究的方法论来源和方法依据,提出支撑DIKW链有机实现是综合研究的方法来源,信息哲学和认知心理学是综合研究时选择核心方法的理论依据,进而论证信息哲学中的分析综合方法将贯穿于综合研究的始终,阐明支持认知心理学中知识建构的聚类分析技术将是综合研究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5.
个人数字图书馆研究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银犬  朱庆华 《情报科学》2007,25(4):604-608
国内外个人数字图书馆发展研究目前还处于萌芽状态。个人数字图书馆是公共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延伸,以信息、知识共享为原则,并实现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升华。本文对个人数字图书馆定义、本质、功能、构建模式、信息组织、知识组织、检索、知识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个人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心理学、认知科学、行为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学、语义学等相关。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1,(20)
对于教育心理学而言,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不但有积极的影响,也存在消极的影响。为此,本文通过相应的调研和分析,提出了一些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建议,主要有以下3点:(1)构建信息技术的教育环境;(2)整合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3)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进而提高教育心理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为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黄虹 《中国科技信息》2007,(17):218-219,221
新康德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为人文科学取向的心理学提供了哲学支持。本文通过分析新康德主义心理学方法论蕴涵,进而阐述其对心理学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情报技术学是从技术观点去研究和探讨情报信息交往的客观规律。但是如何依据心理学、生理学的科学理论来从事信息媒介及信息反馈系统的研究,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围绕着如何从视觉心理特性规律的角度提出并具体阐述了影响直感型信息载体画面效应的各种因素,同时也指出了只有从心理理论方面着手研究信息传递技术才能提高以视觉形象为主的直感型信息载体的图象质量。文中充分肯定了开展心理学研究在现代情报技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9.
信息管理的交叉学科--网络心理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网络空间的基本心理学特征、网络个人心理学、网络人际关系心理学、网络群体活动心理学、网络心理学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信息科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一网络心理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目的是借此吸引更多的信息管理学者对该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朱婕  张艳英 《情报科学》2008,26(12):1806-1809,1813
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角度对个体的信息需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把信息需求定义为个体对信息的不足感和求足感;同时以承载个体信息需求的载体形式的不同对信息需求层次进行了划分并在国内外学者们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个体信息需求产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