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亚琴 《考试周刊》2015,(15):12-13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是给水排水科学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作者通过分析《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在教学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从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出发,探讨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改革,从而强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已发展成为一门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应用的课程,与实际生产和工程应用结合紧密。针对课程特点和教学基本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实践,提出以拓宽学生知识面的教学内容改革思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强化学生工程意识的教学方法,以注重知识应用能力,发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仪器》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设置《医学仪器及系统设计》实践课程,构建了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结果表明,《医学仪器及系统设计》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相似文献   

4.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2):212-216
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出发,分析了综合设计性实验——"大型材料加工实验"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专业认证的视角,明确了该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和指标点,观测该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及评价考核方式,提出了改进思路和方法,重新构建了该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该课程经过持续改进和教学实践,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煤矿地质学是一门与煤矿密切相关,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并重的实用性课程。为了实现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课程达成度,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当前课程设置情况,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三方面对煤矿地质学教学进行改进,以利于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当前形势下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在"工程材料"教学过程中,依据课程特点,结合具体教学实践与体会,从教学、实验和考核3个方面对该课程教学的内容、教学手段等进行改革探索,以期让学生学会分析选择材料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借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成果导向"教学理念,结合农林类各专业特点及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等环节着手,对《农业信息系统》课程实施"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旨在促使传统的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以满足农林类各专业对本课程的深度学习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国内10所院校的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信息类"专业课的设置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专用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探索性的建议: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教材建设,更新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和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以期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智能化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工程类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养成工程观念的一系列重要课程。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对工程课程群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提出单独设置实践课、搭建实践教学平台等方法和措施改革现有的理论课教学和实践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技能和工程素养。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学生毕业要求达成,本研究基于OBE理念,根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指标点,对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系统梳理,综合"工程结构电算""专业综合技能实训""专业实验技能实训"等7门课程构建实践课程群,加强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和软件建模的能力培养,并结合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对实践课程群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项目设置等进行持续改进。经过3个教学周期的建设,专业实践课程群已逐步完善,有效支撑了本专业通过住建部全国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学生工程结构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加强,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  相似文献   

11.
"蛋白质与酶工程"课程实验课是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蛋白质与酶工程"课程实验设置的特点,通过优化实验模块的选择、改进课程实验的教学方式、明确课程实验的要求和量化课程实验的考核标准等改革举措,全面提高本科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实验结果总结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通过理论和实践的互相结合,获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为探索优化培养21世纪生物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经验总结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面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构建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案例库建立方法。通过分析当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位硕士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结合该专业涵盖的研究方向,重点研究了以电力科技项目为背景的两个教学案例建立方法。通过案例描述、课程作业要求及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三个方面详细设计,反映了案例对提升学生电力实际生产认知和专业实践能力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给排水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在相关仪器仪表和机电控制方面的工程能力,在给水处理工程系统中,新增加了"水处理系统的运行调节及维护管理"实践教学环节。该实践环节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导,确定设备与管道安装、系统运行调节、电气控制系统维护3个方面的学习成果;开发给水处理系统实体工程的仿真教学软件,将实际实验资源数字化,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手段;根据学习成果和仿真软件编写新的实验实训手册,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训练项目,完善实践教学内容。这种结合工程实际、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新建设,实现了"理论教学+虚拟仿真+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实践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单一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卓越工程师计划"对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分析了给排水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现状,认为建立一套包括毕业设计选题、过程考核和成果质量标准的毕业设计标准体系,能为"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提供有力保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  相似文献   

15.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实用性较强的工科专业,课程之间内容相互交叉渗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关键在于合理设置和整合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工程意识.我们在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中,对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整体设计,转变课程理念、整合教学内容、改革考核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借深化课程改革和专业综合认证的契机,提出"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规范化建设方案,包括修订课程大纲、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和规范考核报告。实践表明,课程的规范化建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理论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综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院校数控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重中之重。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训教学课程设计和课程考核研究,针对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实训环节教学结构、课程设计、课程考核三个方面对专业课实训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进行了思考,并从实际出发,针对实践教学内容及形式设计、实践教学组织安排,并从"理论考核"与"实操考核"、"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单独考核"与"综合考核"、"课程考核"与"职业认证"的结合上,完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提出了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目前高校《电子系统设计》等实践类课程基本要求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提出了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电子系统设计》课程改革措施。采用CDIO教育模式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了研究,将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做中学"的方式理解、体验及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该课程改革不仅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技术水平,而且有助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特色专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课题组以广州大学为例,通过分析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提出的要求,对毕业要求的各个指标点设计了对应的实验课程和实践活动,并在学校实验中心和计算机工程实验室建立了实验教学分层体系,为学生的计算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支撑平台;同时,通过改革实验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引导、鼓励学生提高编程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计算机专业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工程认证计划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和目标,分析了机械类专业"传热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不足,通过修订培养计划,针对"传热学"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改革的一些措施。结果认为对"传热学"应设置合适的学时,调整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相匹配,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科学施教,不断推动机械类专业传热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