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教学实践证明,作文教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并不依赖于作文教材,而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深厚积累,要想使学生写出精彩美文,我们语文教师就应精心撰写"下水文",体验学生写作的甘苦。如果教师能运用教给学生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下水文",定然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并使他们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严秋丽 《甘肃教育》2014,(22):102-102
正课堂教学活动需要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语言交流才能完成。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导"得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问"得好,教学才能出奇效,"读"得好,学生学得会更有"效"。1.教师"导"得好,教学有显"效""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好与坏与新课的导入是否精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教师切不可重"教"轻"导",只注意新课内容的教学而忽视导入环节。导入新课的环节可根据课程内容不可过长,一般控制在五分钟左右即可。比如,在教授《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导入新课便可以事先准备一本《山海经》,如果准备图书有难度,可以到网上下载一些《山海经》中的插图,借用这些非常神奇的插图,加上山海经中的文字描述,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山海经》是怎样一本书。当学生用惊奇的眼睛看着这些插图  相似文献   

3.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学生怕作文,是我们教师教"怕"的.教师教得"索然无味",学生怎能写得"兴趣盎然"呢?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时不妨巧立一些"名目",引发学生写作的乐趣.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要教学生"会学"善学",这就必须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不断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这样才能将学生教好。这里就结合小学数学课的教学,谈谈几种课堂导入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中运用"空白",是一种艺术。它既是落实新课标的需要,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运用"空白",注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做到在课堂上不让一个学生有偷懒的机会;而教师自身要少讲,即使需要讲的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讲。教师讲得是知识的规律,是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由于我们广大教师认识的模糊和实践的浮躁,导致了语文课的失真和变味,课堂缺乏实效性。为提高教学实效性,本文提出"冰山理论",试从教师、学生、文本和课堂四方面找出"冰山理论"与语文教学中的共同点,挖掘课堂中的"冰山",使之为我们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7.
陈来颖 《考试周刊》2013,(95):178-179
<正>一、案例背景"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是新一轮课改的核心理念,即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凸显"教"服务于"学"的追求,这是传统教学思维的颠覆,是课程改革的本质追求。然而,在公开课上,有些教师仍然较多地把自己当做演员。当教师急于将精心准备的表演环节一一呈现时,学生则成为协助他们完美表演的小角色,学生的需要,教师视而不见;当教师妙语如珠,学生沉默不语,学生的感受,教师没有理会;当教师激情飞扬,学生努力地"迎合",学生的思绪,教师避而不想,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结束一场比较辛苦的表演。  相似文献   

8.
"以学为中心",我们要研究学习方式的变革,更要做好"教"与"学"的对接,不能顾此失彼。"以学为中心",切忌形式主义,要让课堂上的"教"真实对接学生的"学";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做甩手掌柜,而要该出手时就出手;教师不应囿于教学的经验,思维定势,而要依据学情,"因学设教"。"教"与"学"的适配和对接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为中心"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9.
赵云龙 《生活教育》2011,(24):40-41
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教师做大量的精心准备,这就是教学的预设。"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精心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纷呈的课堂。新形势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展示自己、动态生成的课堂,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才能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问得好即教得好。"课堂提问的核心意义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即时检查已达到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灵活运用好提问的"四度"策略。即角度:明确目的,分类提问;精度:围绕任务,精心设问;梯度:分清层次,循序渐进;活度:抓住生成,机智应对。  相似文献   

11.
流行歌曲对中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尤其是对语文学习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我们要因势利导,让流行音乐与职高语文巧妙"联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效率。职高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常常会遭遇这样的尴尬:当教师带着精心准备的教案,在讲台上认真讲解时,下面的学  相似文献   

12.
传统课堂"教"与"学"的关系往往因为更多地指向"证实",呈现一种从教师和文本出发的对课堂预设的有序证明过程,而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课堂,强调呈现的是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并表现学生主体世界的丰富性。因此,从学生主体出发的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知和体验,即指向"解释"的教学,应该成为现代课堂"教"与"学"关系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中,当教师拿着课前精心准备的教案与学生对话时,在不经意问,学生往往会跳出我们预先设定的框架,令教师措手不及,让预先设置的任务没办法完成。这肘,教师如果能将“预设”与“生成”巧妙结合,课堂也许就会在精密中蕴涵细腻,在端庄中焕发灵性。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以学生动手"做数学"代替教师"说数学",就会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那么什么是"做数学"呢?简单地说,"做数学"就是将学习对象作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对象,通过自己(独立或是几个伙伴的)探索性活动,  相似文献   

15.
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课堂的教育与熏陶。语文课堂应将实实在在地教与扎扎实实地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对于教学设计的精心取舍,对于课堂教学的精讲精练,是学生在有限课堂时间高效学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双减”政策的有效实施,学生的日常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少,但对学生的教学质量决不允许有半点含糊,这无疑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挑战。目前,绝大多数教师在上课前都会精心做好准备工作,不断深入研读教材,潜心研究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认真准备相关教案,这些准备工作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必备条件。除此之外,教学中还有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做好教学反思。每上完一堂课,教师总会有或多或少的体会和感触。这些从课堂中产生的体会和感触,教师如能及时进行梳理并深入思考,必然会为今后的课堂带来极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本文依据教学实践,对教学反思的内涵、实施策略等进行探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实施"分层教学",即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同班级学生的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区别对待地设计和进行教学,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使学生逐步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的能力.我们构建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课堂教学法--"三分三集"教学法,根据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需要,分层安排教学内容,分类引导学生学习,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有效教育创始人孟照彬教授指出,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学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对于生物课堂来说,如何取得教学的高效?笔者认为,"以导促防",能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何谓"以导促防"?"导"即导学案在课  相似文献   

19.
运用课堂教学案例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推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课堂案例,但有时却忽视案例的"三大原则"与"八项注意",因此,需要予以关注之。  相似文献   

20.
<正>"这种题我都讲了好几遍了,到现在还是做得一塌糊涂。"作为一名中学教师,类似这样的"感慨"应该耳熟能详。为什么教师常有这样的"感慨"呢?我认为教师在试卷讲评过程中着重强调教师的"讲",而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应该由学生做主。美国大学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