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会背景: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先天脆弱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节约”已成为迫在眉睫、全民关注的首要话题。为贯彻中共中央“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在校园内、班级中,开展系列特色“节约”活动,培养学生勤俭节约、保护资源的良好品质,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以及创建节约型校园都大有必要。活动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浪费可耻、节约光荣,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2、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创建节约型社会做贡献。3、教会学生勤俭节…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党中央制定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精神,在教育系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教育部下发《关于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充分认识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要意义.各级各类学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使广大学生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养成勤俭节约习惯,促进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有利于促进学校节约能源资源,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对于推动全社会形成勤俭节约的文明风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秦建群 《中国德育》2013,(24):11-17
建设节约型校园,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设节约型校园,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勤俭节约意识,养成学生勤俭节约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学校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也有利于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要建设节约型社会,人们更加关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就必须加强节约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节约的习惯,加快节约技术的创新、节约产品的开发及其推广应用.因此应自觉把创建"节约型学校",培养学生树立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积极开展节约教育活动看作是关系到振兴中华和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节约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节约型校园是节约型社会的组成部分。创建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校园的意义十分重大。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精神,让节约成为一种意识,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责任。  相似文献   

6.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今,举国上下共同行动,积极创建节约型社会。节约创造价值的理念逐渐成为更多人们的共识。大力倡导开展全民节约教育特别是在青少年学生巾开展节约教育尤为重要。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节约意识,进一步使其成为全民节约活动的带头人和宣传员,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李政云 《江西教育》2005,(11):26-27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继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正式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以来,国务院提出.从2004年到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资源节约活动.今年两会期间.33名院士又集体呼吁建设节约型社会。隔膜已久的“节约”又在我们耳边响起.各行各业开始动员行动起来.向“浪费”这种意识行为和造成“浪费”的低技术开战。那么、现今青少年学生的节约意识、节约行为、节约科技教育如何。德育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和如何发挥作用?这些.都构成当今德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在倡导"以艰苦朴素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和建设节约型城市、节约型社会的今天,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教育,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  相似文献   

9.
刘风云 《山东教育》2013,(Z6):38-39
勤俭节约、合理消费,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是文明社会发展的要求,让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植入每个孩子心灵是我们现代幼儿教师的职责,倡导"崇尚节约、拒绝浪费、从我做起"的良好风尚,努力构建节约型幼儿园。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开发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是人力资源最大的节约,真正做到对老师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形成优势互补,一帮一、师徒结  相似文献   

10.
杨桂萍 《中国教师》2013,(12):56-57
<正>建设"节约型"校园就是要增强师生节约资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消费理念,建立相应的管理运行机制,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尚。建设"节约型"校园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培养合格社会人才、履行高校社会责任的需要。一、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要性和紧迫  相似文献   

11.
勤俭节约,杜绝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年暑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作出了重要部署,全社会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形成了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热潮。各级少先队组织也行动了起来,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广泛开展了“李四光中队”、“地球村”等形式多样的“四个一”即“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米”节约资源活动。第五次全国少代会期间,少先队员代表又向全国少年儿童发出了倡议。为贯彻落实第五次全国少代会精神,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引导广大少年儿童积极参与建设节约型社会,暑假期间,全国少工委要求各级少先队组织进一步深入开展“四个一”节约资源活动。  相似文献   

12.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建设节约型校园,是发扬优良传统、构建和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本身是消费行业,但是消费不能浪费,厉行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校园文化中不能缺失。因此,从校长到师生员工都要大力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养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这是毋庸置疑而必须坚持的。同时,根据我这些年当校长的体会,建设节约型校园,不仅要从小处着手,聚沙成塔;更要从大处着眼,抓住关键所在。造成浪费的两个问题特别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更要帮学生树立节约意识,这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首先,应把我国基本国情以及资源形势纳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我国面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懂得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国人民的使命。同时,只有保证学生认知和步调一致,才能够实现最终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4.
要建设节约型社会,人们更加关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就必须加强节约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节约的习惯,加快节约技术的创新、节约产品的开发及其推广应用。因此应自觉把创建“节约型学校”,培养学生树立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积极开展节约教育活动看作是关系到振兴中华和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一、建设节约型学校的内涵1.用节约的理念培养人培养具有节约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觉节约的责任心,激发师生…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有的消费方式是一种粗放型的消费方式。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方式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部分,是和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相统一的。构建节约型的消费结构关键是提高消费的科技含量,以科技为平台,推进能源、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6.
建设节约型政府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是中国未来政府范式的必然选择。节约型政府的核心内涵包括节约、循环经济、廉洁高效和以人为本。中国建设节约型政府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加快建设节约型政府,需要树立节约意识和效益观念,提高科学决策能力,转变政府职能,降低行政成本,加强资源节约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7.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今的大学生大都缺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意识,我国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高校必须从现在开始,切实加强大学生节约意识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厉行节约的校园环境。加强基本国情教育,强化大学生的节约意识,阐述勤俭节约教育的重要性。确保大学生在校园内的健康成长,为节约型社会建设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8.
建设节约型学校,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对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一些学校受到不健康消费观念的冲击,根本忽视了节俭这个美德,影响了节约型学校的建设。笔者认为,建设节约型学校首先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节约意识;其次要规范管理措施,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节约型学校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9.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日,“树立节约意识,建立节约型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在重庆教科院巴蜀实验学校蓬勃开展。  相似文献   

20.
我们当前积极倡导的家庭理性消费模式可称为节约型家庭消费模式,这是一种以主动节约、可持续发展为主导思想的新型家庭消费模式。构建节约型家庭消费模式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其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建立在科学选取有效指标的基础之上。通过建立健全节约型家庭消费模式评价体系,推动节约的消费理念、适度的消费水平、优化的消费结构、科学的消费方式、理性的消费行为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