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研究各类蔬菜及其根系土中重金属的含量特征,探讨不同种类蔬菜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非污染土壤中颗粒态有机质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未受重金属明显污染土壤中颗粒态有机质是否存在重金属的富集现象,从浙北平原采集了23个农业土壤样品,采用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土壤颗粒态有机质(POM)含量及土壤和颗粒态有机质中重金属(Cu、Pb、Zn、Cd)的分布。结果表明,虽然供试土壤重金属含量均未超出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这些土壤中POM对重金属均呈显著的富集作用,Cu、Pb、Zn、Cd的富集系数分别为5.4~13.5、4.7~10.3、3.8~10.4和3.8~12.3,并随POM粒径减小而增加。富集系数一般是砂质土壤高于壤土和粘土。土壤有机质含量对POM的重金属富集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中量有机质土壤>低量有机质土壤>高量有机质土壤。分析认为非污染土壤中POM对重金属的富集机理主要是有机质与土壤重金属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唐山市南湖湿地公园内4个采集点中土壤剖面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垂直分布特征,对当地环境污染程度较重的4种重金属汞、砷、铅、铬进行了重点分析。采用RCB顺序提取法对这4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s、Pb、Hg这三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Cr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中存在着Cr与As两种重金属元素的自然污染源,或者出现过人为性的污染行为;形态分析结果表明:Pb和Cr的可交换态的含量要比其它两种重金属元素高。  相似文献   

4.
在鄂东某铜矿遗址附近采集水田、旱地、林地三种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分法分离土样,再利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的方法测定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中Cu和有机质的含量,研究不同利用类型土壤团聚体中重金属及有机质的分布特征。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林地和水田中大团聚体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团聚体。在水田中微团聚体内有机碳含量达到最高。土壤中Cu的总含量林地显著高于旱地和水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宝鸡市城区灰尘重金属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供暖期和非供暖期As、Cd、Co、Cr、Cu、Ni、Pb、Zn等8种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生态风险评价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了两个时期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结果表明:供暖期8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分别是土壤背景值的0.01、0.59、2.37、0.09、0.04、0.02、0.06、0.10;非供暖期8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分别是土壤背景值的0.02、0.55、2.55、0.08、0.02、0.02、0.08、0.08倍。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在自然土壤中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必将使Hg、Pb、As、Cr、Cd及其他重金属在脐橙果园的土壤中富集积累,同时赣南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土壤中必含有重金属,有专家对Hg、Pb、As、 Cr、Cd等五种重金属(类金属)在土壤(果肉)中的含量及其累积特征、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赣南脐橙果肉所含这五种重金属的含量远低于国家、省市标准,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蚯蚓对煤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作用,从济宁市鲍店矿区采集20个土壤样品用来进行蚯蚓养殖,测定了土壤和蚯蚓体内的重金属Ni、Cu、As、Zn、Cd、Pb含量。结果表明:蚯蚓体内的重金属含量随时间增加呈现出不同的富集趋势;蚯蚓能够对元素Cd、As的富集作出反应(富集系数大于1),尤其是对Cd的富集作用更为明显;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得出土壤重金属含量会对蚯蚓富集土壤重金属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point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既威胁环境的安全,也给人类健康带来较大危害。本文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特点,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探讨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技术,并对各种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分析,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不可逆性、长期性以及隐蔽性,会改变原有地基土的特性,对地下结构物的安全使用构成威胁,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多数重金属通过水、植物等介质进  相似文献   

9.
土壤与蔬菜中重金属含量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调查研究了苏州市常见的12种蔬菜及土壤,分析了蔬菜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中的Zn、Cu、Cd含量与多数蔬菜的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而Pb含量在多数蔬菜中均表现为与土壤含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沿线采集榆神高速公路两侧土壤样本,测定土壤内重金属Pb、Zn、Cu、Cd含量,分析其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榆神高速公路两侧重金属污染程度各不相同,重金属Pb、Zn污染程度达到轻度污染,Cd达到中度污染,Cu接近中度污染。重金属Pb、Zn、Cu、Cd含量均超过土壤背景值。土壤内重金属污染的Muller指数数值大小排序为CdCuPbZn,Cd生态毒害效应最严重,Zn危害最小。此外,重金属含量变化差异与土壤有机质以及粒度组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与粮食安全保障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已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文章针对我国农田土壤和粮食作物重金属超标现状,强调把粮食作物区域划分为禁产、限产和宜产3种类型;通过采用重金属低积累粮食作物品种、重金属钝化与阻隔技术及农艺管理等措施,实现中轻度重金属污染农田的安全利用,为粮食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并明确提出了重金属动态监测、低积累作物品种资源库、钝化剂市场准入、超标农田的轮作休耕、高重金属含量秸秆的处置、粮食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与政策等是今后我国农田土壤安全利用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对垃圾填埋场封场土壤中铜、锌、镉、镍、铬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种植植物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土壤和植物中这几类重金属含量,对土壤的污染程度和和植物的生态恢复作用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3.
在农田土中,污染重金属的总量固然重要,但其生物效应主要决定于其"生物有效性".表征农田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化学浸提法和植物培养法,寻找一种"广普"的提取剂是这类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表明,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间的交互作用、植物根际环境等原因可以影响农田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伊犁谷地灰钙土和风沙土剖面特性及生态建设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的生态环境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研究土壤特性及其垂直分布,能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灰钙土与风沙土是新疆伊犁谷地的两种主要土壤类型。本文在对新疆伊犁谷地实地考察基础上,运用42个灰钙土剖面和12个风沙土剖面自然发生层各层的土壤样品测试数据—土壤有机质、pH值、电导率、总盐、八大阴阳离子,研究了灰钙土和风沙土土壤特性的垂直分布,并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生态建设中土壤利用和保护的建议。研究表明,伊犁河谷的不同土壤,其土壤特性的垂直分布和变化具有一致性和差异性。一致性体现在有机质和K+的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pH值、CO32-、Mg2+和Na+的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差异性体现在两类土壤的有机质、pH值、电导率和总盐在数量上不同。此外,两类土壤的电导率、总盐及SO42-,Cl-,HCO3-,Ca2+的含量随土壤深度发生变化的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15.
小辞典     
樓土:陝西平原地区的一种古老耕种土壤。其表层因长期耕作施肥,成灰棕色的疏松层,下层为比較紧实的褐色土层,两层分界明显似楼房,因名“樓土”。黑壚土:黄土高原地区的古老旱作土壤。因表层下有一深厚的灰黑色粘土层(壚土层)而得名。黄綿土:陕甘地区一种土层深厚、土质松散、土性綿軟、色澤淡黄的农业土壤。褐土:半湿潤灌木闊叶林下发育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华北的低山区和山麓地带。土壤通体褐色,一定深度上有石灰的积聚。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室内盆栽和LC-MS/MS法,研究了三聚氰胺在水稻土和黑土中的降解动态及水稻籽粒对三聚氰胺的吸收效应。结果表明,两种土壤中三聚氰胺降解速度均表现为处理32 d降解速率增加明显,降解动态均符合Logistic方程。同位素稀释法证实,随着三聚氰胺浓度的增加,水稻籽粒对两种土壤中三聚氰胺的吸收显著增加,土壤中三聚氰胺含量高于100 mg/kg时,水稻土中水稻籽粒的吸收效应显著大于黑土,氮肥可以显著促进水稻籽粒对土壤中三聚氰胺的吸收。两种土壤中三聚氰胺对水稻生物量的影响均表现为低浓度促进而高浓度抑制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铅锌矿污染土壤中颗粒态有机质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累在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可移动性不仅与重金属浓度有关,更与其存在的形态和载体对重金属的吸持能力有关,因此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关键是降低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和有效性。本文主要研究了取自浙江省绍兴市某铅锌矿污染矿区的污染土壤中铅、锌、铜、镉在不同粒级的颗粒态有机物(POM)的分布。采用物理分馏法把土壤POM按粒级和密度分散。四种重金属在土壤POM中都有显著的富集。重金属在土壤POM中的富集程度随着POM粒级的减小而增加。0.05-0.25mm的POM对重金属的富集起首要作用,Zn、Pb在最大的POM组分中(〉1mm)富集浓度是其在最小POM组分中(0.05~0.25mm)的1/4~1/3。四种重金属中,铜在POM中的富集最强烈,最高相对富集系数达到14.67,是Pb的6倍。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与冷原子吸收光谱(CV-AAS)对邯郸市峰峰矿区的郭二庄、羊渠河和陶二庄煤矿矸石山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Hakanson提出的潜在的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潜在的生态危害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u、Ph、Cd三种元素的含量超过了土壤的背景值,Cr元素的含量低于土壤的背号值;重金属元素的生态危害指数除Cd较高,其他三种元素都很低;这三个煤矿重金属生态危害程度都是低水平。但是,随着堆积年限的增长,重金属发生了转移,风险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大连民族学院民族之魂Ⅱ赛车罩壳设计技术,材料选择,制作方法,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研制人员及爱好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时期发展,在有效的研究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过程,要提高检测能力,以此才能有效的对重金属进行分析。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了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对其发展进行了有效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