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老年人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着重分析我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存在的经济来源缺乏、精神慰藉缺乏、应有的生活照料缺乏、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养老观念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柳州师专学报》2017,(1):81-85
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数量比重每年都在上升,养老问题日益严峻。通过在广西农村的实地调查,从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来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广西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状况,进而了解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养老作为传统的最重要的养老模式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但社会化的养老模式对农村的养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广西农村老年人养老资金没有保障,生活上缺乏照顾和陪伴,精神生活匮乏。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农村失地老人群体的扩大。而当前,家庭养老仍是主要的养老模式。对农村失地老人经济状况、日常生活、精神慰藉、医疗健康、安全隐患等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农村失地老人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转型期农村养老模式多元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转型期的深入,农村养老社会化是基本趋势,农村养老模式多元化是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发展进行历时性考察,剖析农村养老模式从一元的家庭养老走向多元的社会化养老的内在逻辑。考虑转型期农村养老模式多元化的现实条件,当前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多元化的路径选择应当是:以家庭养老为基础提供养老住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提供养老服务,以社会保险养老为支撑提供养老资金,构建出"家庭+社区服务+社会养老保险"的新型多元组合型养老模式,以满足农村老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全方位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家庭结构的变迁,传统农村家庭养老方式功能逐渐弱化。陕西农村家庭养老整体质量不高,存在老人健康状况欠佳、家庭养老经济负担过重,老人精神生活贫乏、心理问题普遍存在等问题。必须建立经济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精神生活保障体系,和完善补充农村地区家庭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6.
论文主要对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问题进行研究,了解当前农村社会养老的现状,指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主要面临包括经济困难、精神慰藉缺乏、投入不足、敬老观念弱化等问题,最后从老年人自身、子女、政府和社会四个层面指出了建立完善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希望可以为我国农村地区、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唐代家庭养老,在中国古代社会比较具有代表性。家庭养老的人员以子女为主,旁及其他亲属;家庭养老的行为涉及物质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个重要方面;家庭养老的制度保障则从培植良好的敬老风尚、礼制约束、法律保障、给予老人优待等方面加以建构,确保了家庭养老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农村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农村秩序的稳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甘肃省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生态环境极端脆弱,经济相对落后,贫困农村养老存在着诸多问题:老人面临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上的危机,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农村老年人赖以养老的主要模式受到挑战,竞争压力增加、人口流动加快、代际倾斜严重,贫困农村养老发展严重滞后。要解决这些问题,除大力发展甘肃经济,增强经济承受能力之外,还应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构建符合甘肃省情实际的养老模式和养老制度。  相似文献   

9.
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农村养老形式的多样化,其中家庭养老是农村养老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形式。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原因的影响,冢村养老的化功能受到了削弱。因此,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发挥农村精神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问题严重,高龄老人作为老年群体中的弱势人群,他们的养老现状不容乐观.在收集安庆农村家庭养老相关数据的基础上,使用SPSS软件对高龄人群家庭养老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支持、代际照护、精神慰藉、医疗情况影响高龄老人家庭养老满意度.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通过发展地方经济、加大敬老尊老观念宣传力度、加大对基层医疗财政投入、丰富高龄人群精神文化生活以提高其家庭养老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12.
教育者们面临着挑战:丰富一种教学的道德词汇内涵,使它敏感于活生生的、经验过的教学关系。本文通过对“关爱”意义的简略探究,给出了一个现象学困惑,它涉及到专业的“关爱”概念和日常“关爱”体验之间的关系。专业的“关爱”概念常常忽略其敏感而微妙之处,但对许多父母和教师而言,“关爱”被体验为忧虑和责任,而这种忧虑常会由于自身的幸福感受被忽略。面对这一困惑,作者围绕“当道德语言变成专业的理论词汇、意义变得模糊或被消解之后会发生什么”的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学前儿童看护点是以适龄农民工子女为主要招收对象,以保育为主兼顾教育的一种小规模托幼服务机构。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它是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对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补充与支持作用。政府有关部门应鼓励这种看护点招收0—6岁农民工子女及有特殊需要的社区儿童,控制班级规模,开展以保育为主的教育活动。为保证其看护质量,政府应制定准入标准,加强对看护点的审批与监管工作,同时负有责任努力提高看护人员的福利待遇,并为他们提供培训机会,提高其专业水平。针对短期内合格看护人员难以满足需求的现实情况,可以从儿童家长、已退休的幼儿园或小学教师,以及社区其他人员中选择身体等条件合适且有意愿为社区服务的志愿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参与到看护点的日常工作中。看护点的发展应遵循非正规化与社区化的路径,坚持规模小、办学灵活的特点,以适应农民工子女流动性大、教育需求多样化的现实情况,并积极为社区0—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早期保育与教育服务,以获得更广的发展空间。当然,非正规化绝非非法化,而是相对于正规幼教机构而言,看护点没有统一的制度规定,每个看护点必须根据自己所处地区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看护时间、看护内容等事宜,...  相似文献   

14.
"学困生",是分布在众多教学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在追求和谐教育、理想教育的今天,"学困生"问题愈来愈受到理论界与实践层面的关注。但是,关注的效果如何,"学困生"的现实境遇如何,却难以令人乐观。且不说当下的"名校"名正言顺地将"学困生"拒之于门外,单就"学困生"力不从心地跟进学习进度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及其面对教师的种种"另类"关注,就足以令其焦虑、令其悲观。当"学困生"被移位于关爱的边缘,教育的和谐景观被投下一道道挥之不去的阴影。客观而论,作为学校,身为教师,无论是过去或现在,都未停止过对"学困生"的关注。这种关注,既有真情呵护,又有诸多无奈,更有教育者因"吃力不讨好"而产生的"值与不值"的价值追问与内心冲突。面对"学困生"关注中的矛盾,我们也许会归因于社会现实与教育内部环境的负面干扰,认为是这些影响了教育者对"学困生"关注的热情与耐心。如此归因,自有一定道理。但是,当我们在短期内不能改变某些现实,我们是否可以思考:如何通过改变自身,去抗衡现实对教育的牵扯,去建立关注"学困生"积极的价值取向,并付诸有效的行动,使"学困生"也快乐地栖居、成长在课堂?这,就是本刊发起讨论的初衷。希望以本期讨论为引子,求得更多有话要说的实践者、研究者参与讨论,在实话实说、各抒己见、思想交锋、智慧共享中将此话题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15.
心理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维护患者身心健康 ,使病人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处于危急状态的病人心理十分复杂 ,病人往往表现为紧张、忧虑、急躁、怀疑、恐惧、消沉、担心等复杂心情 ,这就要求急诊科的护士更应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提高急诊护理的效果 ,提高抢救质量。1 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1 1 急切与紧张 :急诊病人因病症突发性、剧烈性和病症后果的不可预测性 ,往往产生极度紧张的情绪 ,带着缓解病痛 ,解除病症的急切心理来就诊。1 2 烦躁与不满 :绝大多数急诊病症不是观察一眼即可确诊 ,需要根据病情作相应检…  相似文献   

16.
The Affordable Care Act aims to increase affordable coverage, reduce overall costs, and improve health outcomes. To achieve these aims, new knowledge and skills must be built within the existing workforce.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amine the behavioral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s brought about by an educational program that aimed to retool the healthcare workfor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primary and behavioral healthcare models, with an added emphasis on prevention. Sixty-three participants of an Advanced Certificate Program completed 1 or more evidence-informed learning modules centered on integrated primary and behavioral health care. The vast majority of students who completed each of the 5 modules of the program reported acquiring new knowledge and skills. Student satisfaction of the program met or exceeded overall expectations. In addition, program participation has resulted in not only students’ intentions to change workplace practices but also actual implementation of workplace changes related to integrated care models. The Advanced Certificate Program appears to be a promising platform for service providers to align their knowledge and skills with the premises of current healthcare reform.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阐述诺丁斯关心理论的观点之一——教授关心主题,分析了教授关心主题的原因及意义、选择和组织这种主题的方法及所需的教育制度上的改进,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德育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以期对我国的德育工作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法国哲学家福柯的自我关怀核心可以理解为:调节自我与自我的关系和自我控制技术使生活艺术化,形成主体性,其研究主要侧重男性经验。女性主义自我关怀以女性经验为基础,关注自我尊重与自我价值感,提出聆听自我需求。自我关怀应通过自我回归,形成伦理主体之自我,所以自我关怀的理解不仅仅是狭义的道德行为,还应广义的理解为以自我关系形成的自我存在。自我关怀可通过道德教育,培养自我尊严、自我反省来实现,具体方法有自我写作、自我叙事、自我对话等。  相似文献   

19.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和归宿,关注生命是教育的天职。语文课堂教学应采取多种策略,进行情感体验,激活文本、唤醒生命;要运用多种手段,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关爱生命;要不断完善自我,生成智慧、鼓舞理想、张扬生命。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解读生命、唤醒生命、关爱生命、滋养生命、提升生命、张扬生命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浅议对教师情感关怀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无论在社会还是学校,大家都很关心学生的情感健康问题,却很少有人对教师的情感问题加以关注。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对教师情感关怀缺失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本文试图围绕其成因和对策做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