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领导人之一,他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对中共党史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初步论述了中共党史学的研究目的、任务、对象,奠定了早期中共党史学研究的基础方法,客观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深刻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
在1996年3月号的《炎黄春秋》杂志上温济泽藉“纪念艾思奇逝世30周年”的名义,发表了《我所认识的艾思奇》一文.在该文的第六部分温济泽别有用心地对杨献珍进行了肆意诽谤、无端的指责!温济泽以为杨献珍已经故去,他就可以不顾事实地任意给杨献珍栽赃,殊不知杨献珍虽已作古,但历史事实俱在,历史可以作证,历史事实是不会因一个人不在人间,就可以任温济泽等人信口雌黄,颠倒黑白的.  相似文献   

3.
缘于以往中共党史、党的建设学科的长期分离,在中共党史党建学成为一级学科后,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以构建“大党史”、“大党建”来拓展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内容宽度,实现中共党史、党的建设研究范围的统一性;以推进学术化来拓展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理深度,实现中共党史、党的建设阐释体系内在逻辑的契合性;以强化政治性来引领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建设方向,实现中共党史、党的建设自主知识体系的一致性,可作为中共党史党建学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实际上,唯有实现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之融合发展,着力于整体性推进,中共党史党建学才能走得更远,才能拥有更强的学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中共党史党建学”已然成为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但它并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出现的新兴学科现象,而是有一个学科的历史形成过程。这个新命名的学科,是由早已形成的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两个知识领域整合而成的,但由于在一个学科的构成要素之中,存在着两个含有差异性的知识领域,可能造成学科认知上的某些困难。因此,应对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的学科发展进行考察,以取得对“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科理解与认同,并在“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框架下,将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两个知识领域有机地融合起来,以推动“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1905年3月16日,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和杰出的教育史学家毛礼锐教授诞辰100周年。作为毛先生晚辈的我们,仅就他对于中国教育史教材编写、学科体系构建和良好教风形成之历史功业作一简要介绍,这也是我们对毛先生的缅怀和崇敬。  相似文献   

6.
党内法规学在理论上是一门由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纪检监察学五个一级学科融合形成、协同建设的新兴交叉学科,实际上主要由法学、中共党史党建学孵化而来。目前,法学对党内法规学的学科支撑作用最大,同时存在以国家法为中心的学科局限性。基于以中国共产党作为学科对象的同源性,中共党史党建学在思想理论、概念话语、制度建设、行为规范和外部关系方面可为党内法规学注入新质素。中共党史党建学设置党内法规学二级学科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不仅可以借此完善一级学科知识体系、提升规范性和强化实践性品格,同时党内法规学可在该一级学科框架下扩大学科生长科域,增强学术研究的思想深度、理论厚度和历史广度以及人才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7.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1934年2月,瞿秋白进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瑞金,担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人民教育委员,即教育部长,对苏区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高度重视苏区教育工作,倾注心血为之奋斗;制定一系列发展苏区教育的路线、方针和法规,正确处理战争与教育的关系;抵制“左”倾错误,努力保证苏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倡导扫盲运动、创办各级各类学校,提高苏区群众文化水平,为党培养各方面干部和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8.
人才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章论述了邓小平关于“人才是事业之本”,“培养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党要管人才”等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9.
中共党史研究者理论思维的进步推动了党史学理论的阶段性发展。1924—1940年间,中共党史学理论处于肇始阶段,相关的理论性认识开始出现,但散见于各类党史著述中。1941年以后,党史学理论逐渐从党史著述中分离出来,形成学理性的专门论述,中共党史研究开始有了统一的学科指导理论。1980年以后,中共党史学理论在史学化趋势下走向系统化,逐渐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实现了理论发展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数理化》创刊之初,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欣然题写了刊名,并为创刊号撰写《熟能生巧,勤能补拙》一文.如今当我们重读华老的这篇文章时,那朴实语言中蕴涵的深刻道理仍如醍醐灌顶.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数理化》创刊之初,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欣然题写了刊名,并为创刊号撰写《熟能生巧,勤能补拙》一文.如今当我们重读华老的这篇文章时,那朴实语言中蕴涵的深刻道理仍如醍醐灌顶.  相似文献   

12.
苏莹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敦煌学家,也是敦煌研究院的学术开创者之一。他毕生从事敦煌学的研究工作,在敦煌史地、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写本文献、敦煌文学、石窟考古等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同时,先生还十分注重对国际敦煌学研究史的总结和介绍,并且积极撰写有关敦煌学的普及读物,对我国敦煌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是新中国第一任最高行政首长,是党和国家的杰出领导人,他在新中国的政务活动中,在建设和管理社会主义新国家的领导工作中,始终坚持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以崇高的公仆意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万民敬仰和举世公认的人民公仆的典范。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之际,研究和学习周恩来的公仆意识,对于教育广大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人员,自觉地增强公仆意识,努力完成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各项任务,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4.
发展问题是贯穿邓小平理论始终的棱心问题,发展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邓小平理论就是关于当代中国如何发展的理论;邓小平关于发展对当代中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关于当代中国发展路径依赖的战略选择,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检验标准等,构成了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留给中华民族和贡献给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安·谢·马卡连柯(1888—939)是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教育革新家和教育艺术家。他在教育活动中为苏维埃国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教育理论成为苏维埃教育学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生产劳动教育在马卡连柯教育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卡连柯关于生产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理。马卡连柯说:“一般地说,我不仅是劳动教育的拥护者,而且是生产教育的拥护者。马克思直爽地说过:所  相似文献   

16.
本篇是入选中国社科院,中共湖南省委等联合召开的“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贡献”学术讨论会并作大会发言的论文.本文以“释义”、“方法”、“理论”,“实践”、“发展”五方面的内容,对实事求是精髓的意义、研究方法、理论内容和实际应用及在当前新形势下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认真的研究和论证.文章认为实事求是精髓是一个品位很高,蕴含深厚的哲学命题,必须从毛泽东同志的全部理论活动和全部实践活动,从毛泽东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这个大背景大跨度上去进行研究,防止和克服把实事求是低层次化和对号入座等简单化的研究方法.文章提出实事求是的理论本质是哲学认识论.它具有实践性、开拓性、辩证性、阶级性等基本特征.文章主张以实事求是精髓做基石,以实践观点、矛盾观点、群众观点做支柱,来建构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宏伟大厦.文章还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问题,以及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作用问题进行了具体的概括.特别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对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精髓所作的重大贡献,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孙中山政治思想体系中,政党伦理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国家造幸福、人民谋乐利”,是其政党伦理的基本道德原则。依据这一原则,孙中山提出了政党在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中的主要道德规范。他还从政党道德的原则和核心出发,阐发了党员作为民主主义者应具有的新道德和要培养的革命精神,即“要立大志气”,“存心做大事,不可存心做大官”和“替主义去牺牲”等。孙中山的政党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与时俱进的进取性和一定程度的创造性,体现出民主性的精华,很值得我们作更多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并不是一位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他先后完成了由一个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由一个唯心主义者、二元论者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者的转变。纵观他的这一转变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他不仅积极主动地钻研学习马克思主义真理,而且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革命运动。他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应用马克思主义,并最终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值此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具体分析一下毛泽东世界观的根本转变,无疑会对我们进一步了解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一生光荣而伟大,他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不朽的诗人和教育家,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四十年来一直光耀我国的教育领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毛泽东论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古国。中国的教育事业也渊源流长。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非常简单,教育没有阶级性,任何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奴隶社会的教育是奴隶主阶级用来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只有奴隶主的子弟才有享受学校教育的权利。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几乎全被地主阶级所垄断,大多数农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毛泽东同志曾经尖锐地指出:“中国历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述了何泽慧院士的生平,回顾了她在德法期间的科研成果,在德国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期间进行的正负电子弹性碰撞现象的首次实验观察,概述了何泽慧在法国期间与钱三强等研究并发现了铀的三分裂现象、何泽慧首次发现四分裂现象,以及回国后,20世纪50年代初期研制成对粒子灵敏的原子核乳胶探测器、50年代后期开拓我国中子物理和裂变物理实验领域、70年代后期推动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和高能天体物理研究,论述了何泽慧立足常规、着眼新奇,装置力求简单,朴实无华、执着追求满怀激情的工作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