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大面积提高学生写作水水平,让学生“通过写作关”,“顺顺当当地写好一篇作文”,关键还在于教师要重视作文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教学法,上活作文课,激起学生作文兴趣。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种做法,并求教于专家和同行。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的改革让作文课充满了趣味与活力,让学生从“见到作文就头疼”渐渐变得“乐于表达”,然而在激动欣喜之余,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反思,在轰轰烈烈的作文教学改革中,有着许多“过于”现象。  相似文献   

3.
这些年来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与盲目性。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作文教学没有预先的全盘考虑,作文课上,随手拈来一个题目就让学生写,或是零星地讲点作文技巧让学生练,至于下一次作文课要做些什么,就只好“到时再说了”。这种“事前无计划,当事随意行,事后无收获”的作文教学,使得作文对于学生来说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相似文献   

4.
目前,作文教学“现场限时化”倾向普遍存在。两节连排的作文课,往往第一节课进行作文指导,第二节课则要求学生现场限时完成。久而久之,教师、学生便会逐步适应这种“快餐作文”教学模式,作文技巧或许有所提升,但在整体上呈现出明显的内容空洞、结构模式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作文作文,一做头疼”这是许多小学生的口头语。出现这种现象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教的过死,使学生觉得作文课枯燥无味,无物可写;二是教师要求过高,期望过大,使学生对作文课产生畏难情绪,怕写也不敢写;三是对学生的作文批评过多,鼓励太少,使他们对作文失去兴趣,不愿去写。怎样才能写好作文,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继而大面积提高作文质量?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步骤。  相似文献   

6.
最近,笔者有幸随县教研室的几位同志到某校进行课堂教学调研,其间听了近10节作文课。发现不少作文课仍走着传统教学的“老路子”。对学生束缚太多,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新课改理念倡导的个性化作文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7.
学生作文要做到有真情为感,有事可写,就必须以实际生活为素材,有相当多的学生感到作文没啥可写,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是因为平时生活素材积累太少,一到写作文就是“编”和“抄”。为了让学生作文时“有米下锅”,写自己想写的真人真事,说自己想说的真心话,抒自己想抒的真情实感,在作文课上,我改变了当堂命题的习惯做法,作文的题目、体裁、内容、中心都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志。但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害怕作文,一到作文课就唉声叹气,一提笔就抓耳挠腮。私下里,学生都管作文叫“榨文”,管作文课叫“黑暗80分”。为什么作文会让学生如此害怕?我想这与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是有联系的。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作文要求过高;让学生写命题作文多,许多题目脱离学生的生活;注重作文形式上的指导,在写法上限制过多……教师越教学生越讨厌作文课,学生越学越觉得作文不好写。以致对作文失去了兴趣和自信。为此,要改变这种作文教学的“恶性循环”现象,有效提升作文教学质量,老师必须大力实施以解脱作文“课”的限制和“教”的束缚为目标的无痕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开放的习作氛围,使学生乐于动笔,自由表达,享受习作的快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小学语言教学中的难点,如何上好作文课,怎样备好作文课,笔者认为,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想看、想说、想写的兴趣是关键。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①平时教学中,允许学生记流水帐,积累材料。②鼓励学生观察和实践。③用“下水”作文引导学生的作文兴趣。④让学生的思维任意驰骋。⑤讲评中注重激励评价。  相似文献   

11.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少老师反映作文教学难:一是很多学生不愿上作文课,一听上作文课就无精打采;二是不少学生作文空洞无物,东拉西扯;三是部分学生作文“无病呻吟”,缺乏真情实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班花     
我们一些教师在批阅大堆大堆的作文时不禁喟然长叹:批改又有什么用呢?学生最多瞧一眼分数便顺势塞入课桌。作文课上,学生看着教师捧来一大撂作文本,几乎同时发出“又上作文课”的怨叹。一些学生化用鲁迅的诗来凋侃作文课上的自己:“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断烂笔头。”作文课惨遭冷遇,其中缘由何在?  相似文献   

13.
邸光升 《甘肃教育》2011,(11):86-86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逐步推广,作为中学语文教学“重头戏”的作文课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优化作文教学,成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了优化作文教学的“四宜”和“四不宜”。  相似文献   

14.
黄树藩 《中学文科》2007,(12):13-14
“作文难,怕作文,提起作文就头疼”,是中学生中常见的现象。每到作文课,学生咬着笔头,茫然四顾,不知写什么,也不知怎样写,久而久之,对作文也就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不可否认,当前作文教学正处于一个“无序”的混乱状态。姑且不说“学生作文烦、提高效率慢”等老大难问题未能得以改善,就是现在教师作文课上“教什么(内容)”都成了问题。此话绝非危言耸听,据调查发现,有相当部分的教师对任教内的作文教学缺乏一个系统有效的教学序列,不少教师“东一榔头西一棒”,今天想哪就让学生写哪,反正都是“话题”,更有甚者高一就开始了“话题作文”训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张永娟 《广西教育》2013,(37):69-6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多数学生最怕上的就是作文课,常常谈作文而色变;有些学生作文空洞无物,没有创意……笔者认为,种种原因在于写作教学中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传统的作文课上,教师的作用远远不如正常的语文教学课堂,不仅授课时间较短,而且与学生的互动也少。教师重布置,少了沟通与引导,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按部就班地完成“审题、构思、打稿、誊写”的状态。而这一过程缺的就是“互动”环节。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小学作文教学始终冲不出“耗时低效”的怪圈。为此,无数专业人员和一线教师都在积极探索作文教学改革的途径,着眼于提高作文效率。在实践的基础上,我尝试让学生写“即时作文”,收到较好效果。一、“即时作文”的心理学依据作文和记忆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必然联系。但是,我们对作文教学的安排和要求几乎忽视了这一点。首先,尽管作文课被列入课程表,但一周仅有两节;其次,作文次数一般是每学年16次左右,平均每两周才1次;另外,语文学科每个单元结束后都安排学生进行1次写作训练,每次写作要求不同,但早已设定的作文训练要…  相似文献   

18.
柳齐鸿 《现代语文》2010,(7):126-127
在作文教学这一块,笔者可谓是“勤”字当头:在学生写作之前,苦苦地写“下水作文”;待学生将作文交上来以后,赶日赶夜、逐字逐句地给学生批阅。最终,笔者对作文课望而生畏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水平都不见明显提高。于是;笔者开始反思自己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使笔者认识到;过去之所以“人辛苦了戏却不好看”,  相似文献   

19.
秦霞 《语文天地》2010,(1):47-48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志。但在乎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害怕作文。一见到作文课就唉声叹气,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私下里,学生都管作文叫“榨文”。管作文课叫“黑暗80分”,为什么作文会让学生如此害怕?笔者认为。这与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是有联系的。  相似文献   

20.
一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备课时主要在“怎样教作文”上下工夫,而常常忽视了学生“怎样写好”这一制约写作效率提高的环节,结果作文课上教师滔滔不绝大讲特讲,无奈“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实践证明.着眼于“老师教”还是立足于“学生写”,其结果相差甚殊。这里的“学生写”当然不只是每周课堂上的两节作文课,应是教师指导下的课内课外有机结合、阅读写作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