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根据现行中等师范学校教学计划的规定,劳动技术课总授课时数为144课时,其中基础理论占50课时,实践活动安排94课时,理论授课时数与实践课时比为1∶2。可见,在中师劳技课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和加强实践是十分必要。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劳动技术课的实践活动呢?通过近两年的工作,我们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探讨: 一、进行两个基地的建设,为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保证两个基地是指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我校根据县教委提出的“以劳动素质教育为切入点的素质教育实施方针”,以创设有利于劳动素质教育的环境为突破口,开展系列化的劳动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1.以劳动技术课为主渠道,加强劳动教育。我们选派事业。动强、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师任劳动技术课教师,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开设讲授课、参观课和实践课等,使课堂形式灵活多样。我们还采取临时聘请教师授课的形式,如请会修电器的物理老师给学生上简单的家电修理课…  相似文献   

3.
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教材编写中的几个问题党好政,苏鸿鑫,徐宗英[编者按]国家教委根据新工时制,考虑到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在总体上调减课程计划各学科课时的同时,增加了劳动技术课的课时数。为此,本刊组织了“劳动技术教育专栏”,在部分省市开展劳...  相似文献   

4.
响水县教育局,把劳动技术课列为各中学的必修课,并采取多种措施,解决了劳动技术课安排无计划、上课无教材、授课无师资、实习无基地的状况,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了。  相似文献   

5.
半工(农)半读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使政治课、文化课和工农业技术课二者兼顾起来,防止只重视文化课,而忽视工农业生产知识的倾向。反对照搬全日制的一套,也防止过分削弱基础知识。 1.半工半读学校课程设置的几种情况: 半工半读学校的政治课、文化课和技术课三者在教课总时数中的比例是:政治课约占百分之十到十五,文化课约占百分之三十到三十五,技术课(包括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约占百分之五十到六十。①天津感光胶片厂半工半读学校三年实授课时二千一百六十节。政治课除了经常的政治思想教育外,还安排了理论课二百四十课时,占总课时百分之十一,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濮阳市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是濮阳市教育局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我市中小学校开展实践活动和创造性学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育人环境和广阔的学习空间,濮阳市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从2003年11月建成并开始组织学生进驻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到2005年6月,实践活动已开展近两年,共举办了28期,有9所市直初级中学的7280名学生在基地参加劳动实践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崇义县不断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路子,努力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基地建设,以环境熏陶人;二是注重实践活动,以活动锻炼人;三是注重齐抓共管,以规范管理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崇义县现有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等思想道德教育基地200多个,以教育基地为载体,全县中小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该县在全县中小学生中深入开展“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以争做“小帮手、小标兵、小伙伴、小卫士、小主人”为核心的道德实践活动。全县…  相似文献   

8.
劳动技术课是向学生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课程和途径,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必修课。几年来,我校对这门课程给予高度重视,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端正思想,提高认识 做任何事都投有一帆风顺,在普通中学开展正规劳动技术教育,更是如此。刚起步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学校钡导通过多次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使我们感到,把传统的升学教育,转移到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教育上来,是时代的要求,势在必行,非抓不可。由于端正了思想,提高了认识,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达到了共识,决定由一名业务素质较强的主任主抓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工作,真正把劳动技术课摆到应有的位置。按照中学课程设置计划和劳动技术大纲要求,开足课时,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劳动技术课教育。 二、因地制宜,抓善础建设 在当前整个教育体系中,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中  相似文献   

9.
中学劳动技术课上课之一花卉栽培,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门新课。不象初、高中的生物学,已有许多年的教学实践。因此,如何上好这门课,达到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目的,就摆在每个上劳技课的学校教师面前。我校开设该课已有三年,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下面介绍一些我们粗浅的工作体会。一、教材处理我校以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劳动技术课本《花卉栽培》一书为教材,讲授一些花卉栽培过程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进行一些实践活动。根据教材规定,该课安排在初一讲授,而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认为把该课放在初二学习较为妥当。原因是在花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劳动技术、动手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要有意识地选择和设计更多有关劳动技术知识与实践操作的丰富多彩的有益活动,让劳动技术课富有活力。一、要具有“新”意现在的小学生,有的受社会的负面影响,对劳动产生一种厌恶情绪。改变学生的这种观念必须抓住儿童心理特点,劳动课要创新,在设计劳动技术实践性的作业时,要体现少、精、活的特点。小学生求知欲望强,对一切新颖的劳动技术活动会感到兴趣盎然。如:在教小学三年级劳技的第二课时,是制作贺片,我说,教师节和新年到来的时候,同学们都会给老师和同学以及亲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校先后建立起8个劳动社会实践基地。这些基地为我校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校外劳动社会实践教育的环境,使他们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得到亲身体验,主动形象地受到教育。几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1990年《上海教育报》作了报道;1991年7月,上海电视台播放了我校开展劳动社会实践活动的电视专题片。我们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是: 一、根据社区德育资源,建立劳动实践基地我校地处本县东南片,交通比较闭塞,社区经济比较落后。40%在校学生属农家子女。然而,社区也  相似文献   

12.
劳动技术课是一门重要课程,农村初中一定要上好这门课。我刚开始教这门课时,觉得要农村的学生搞一点劳动是不成问题的。慢慢地我就感到,问题并不这样简单。我们不少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对此是认识不足的。有的学生不会劳动,怕带劳动工具,甚至一上劳动技术课就借口回避,有的家长只要孩子一心读书升学,什么活也不要他们做。这使我意识到,不能小看了劳动技术课,一定要把它变成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观点,指导学生学习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的重要阵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教育学生热爱农村,乐于进行农业生  相似文献   

13.
新编中学俄语课本,是根据中学俄语教学的目的要求和授课时数编写的。——中学俄语课六年授课总时数约为1300课时,数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俄语工具,具有初步阅读俄语书籍的能力。全套课本共九册,初中六册,每学期一册;高中三册,每学年一册。九册课本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共约4000个。初中阶段讲授基础的语言知识,着  相似文献   

14.
现在,中小学德育工作出现了新的转机,在办学思想和实际工作中一度存在的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有所纠正,德育工作正在得到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的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和历史等有关课程正在有计划地进行改革.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普遍开展,取得了明显效果,学生中涌现了不少好人好事.许多学校开始重视加强劳动教育.按有关规定开设了劳动课、劳动技术课,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军训活动.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积极为学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创设条件.如上海市建立了劳动技术教育中心、生产劳动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和学生军训营地.北京市投资400万元编印了《儿童文库》《少年文库》《青年文库》等书籍,发到全市中小学的每个教学班,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近期,我们对忻州市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掌握了一些第一手资料,发现了一些先进典型,同时也发现了一些薄弱环节,形成了针对问题的几点思考。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忻州市共有农村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1633个,其中已发放土地证、林权证和产权证的基地有181个,占11%;面积达标的有1207个,占73.9%;共有专兼职教师1560人;历年来共接收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348430人次。忻州市城市(县镇)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或场…  相似文献   

16.
我校是一所农村重点中学.1983年春,学校根据部颁教学计划将劳动课改为劳动技术课,将劳动教育发展为劳动技术教育.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和实践,到1984年秋,自编了一套劳动技术课教材.这套教材几经修改,即将再版.在编写这套教材中,我们有这样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贵州教育》2023,(6):16-17
<正>在这里,学生每周至少有1课时的劳动教育课、每学期有一次劳动教育考核;在这里,学生会参加各种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如到天麻基地了解天麻种植知识、到绿茶基地亲自动手体验制作绿茶的过程……这一切,皆源自毕节市赫章县哲庄镇中心小学推行的一套“N+131”劳动教育模式。“N”指多元化的劳动教育实践项目。包括:学工类劳动实践、学农类劳动实践、商业类劳动实践、服务类劳动实践、创作类劳动实践、养殖类劳动实践、烹饪类劳动实践、  相似文献   

18.
劳动技术教育一直是中小学的必修课。1981年《教育部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明确提出中小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要求,把劳动技术课作为中小学的必修课,并排上了课表。新课程实施后,劳动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实践课程,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实践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新课程的实践中,许多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重视了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等新型课程的开设和研究,却忽视了劳动技术教育课的开设,往往用研究性学习代替了劳动技术课。劳动技术课被冷落或停开。  相似文献   

19.
建设学生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对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落实"劳动周"活动、破解学校开展生产劳动教育实践的困境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研学机构要采取做好基地建设的顶层设计、绘制基地劳动实践项目的资源图谱、构建基地劳动教育实践的课程体系、编写基地劳动实践指导的课程方案等举措,参与学生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推进工作.  相似文献   

20.
劳动技术课的内容,在选择上有一定的随意性。为了不使劳动技术课流于虚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已经选定的教学课程,落实其教和学的具体内容,必须编写好书面教材。我们学校对编写劳技课教材的工作一直非常重视,一九八三年下半年,初次开设劳动技术课时,为了力求把准备工作做得好些,把开课时间推迟了一个月,分管领导一门课一门课地落实教材,帮助寻找资料。指导编写,直至赶印成册,十月份开课时,全校三十四个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