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 ,探讨了艺术语言产生时的心理过程 ,认为 :艺术语言的思维是心象性思维 ,心象思维明晰化 ,就成为意象思维。艺术语言思维的根本目的是在“意”而不在“言” ,即“言” ,只是表现“意”的形式材料和手段而已。艺术语言的思维过程 ,首先是一种特殊的形象思维 ,即心象思维 ,“心象”是一种“心灵化的表象” ,它是渗透了主体认知、情感、心绪、审美体验等的表象。潜意识中的心象思维明晰化、语词化 ,就成为意象思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象记忆法在医学诊断学教学与学习中的运用。方法:用例证说明心象记忆法在诊断学教学与学习中的应用。结果:心象记忆法用形象,联想及感觉来帮助记忆,使诊断学中枯燥乏味难记忆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可大大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结论:心象记忆法是诊断学教学中帮助学生记忆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论舜文化特征与舜帝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两大考古发现-湖北郭店楚简和山西尧舜古城遗址的发现,为舜化研究提供了新的历史材料,由舜帝实践经儒家总结的道德化包含了人伦、职业、社会、宇宙四个道德层次构成了四大特点,舜帝精神主要体现在自强不息和“天下为公”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林中晨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1):129-132
心象是人脑中以感觉信息形式存储并再现的事物形象,它在人的认知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认知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心象与阅读理解紧密相关,无论是母语阅读还是二语阅读,心象的产生均可促进读者对语篇的理解和记忆。双重代码理论认为,心象效应源于人脑中的言语码和心象码被同时激活。已有的研究成果启示我们,在中国EFL阅读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象策略培训,并注意教学材料的选择、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及学生情感反应的引导,以充分发挥心象对学生阅读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心象主义是由加拿大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加拿大华人艺术总会永久荣誉会长张恒先生提出,并不断倡导的一种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北美绘画艺术流派。心象主义画派的艺术超越表现为:“象由心生,象其物宜”的艺术理念超越;“万象之象,蓄养之象”的艺术哲学超越;“得辞得象,法象而已”的艺术创作超越。张恒先生从中国到加拿大,不仅完成了从台北到温哥华的地理迁徙,而且也完成了从中国绘画到西方绘画的文化融合。在中国天津举办的“张恒北美山水画展”,让我们看到了海纳百川的世界文化胸怀。  相似文献   

6.
两大考古发现——湖北郭店楚简和山西尧舜古城遗址的发现,为舜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历史材料。由舜帝实践经儒家总结的道德文化包含了人伦、职业、社会、宇宙四个道德层次构成了四大特点。舜帝精神主要体现在自强不息和“天下为公”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两大考古发现--湖北郭店楚简和山西尧舜古城遗址的发现,为舜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历史材料.由舜帝实践经儒家总结的道德文化包含了人伦、职业、社会、宇宙四个道德层次构成了四大特点.舜帝精神主要体现在自强不息和"天下为公"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本从日本画家东山魁夷作品的技法、意境表达等多方面论证,认为其作品应属于“心象风景画”,其作品独特的艺术形式、视觉效果直逼人的心灵深处,使观与作达到心灵美感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心象是人脑中以感觉信息形式存储并再现的事物形象,它在人的认知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认知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心象与阅读理解紧密相关,无论是母语阅读还是二语阅读,心象的产生均可促进读者对语篇的理解和记忆。双重代码理论认为,心象效应源于人脑中的言语码和心象码被同时激活。已有的研究成果启示我们,在中国EFL阅读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象策略培训,并注意教学材料的选择、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及学生情感反应的引导,以充分发挥心象对学生阅读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班级集体心象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视。消极的集体心象的形成,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挫折及因之受到的消极评价对学生个体产生的相应的认知及情绪反应,它会左右着一个人的言行,从而导致个体出现不同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心象地图是地理空间在人们头脑中的抽象反映,是学生地理空间素养内化的重要体现.文章结合格式塔完形法则探讨了心象地图的形成过程,借助LocaSpace Viewer设计了学生心象地图层次化构建的教学模型,并以"地形和地势"为例,详细阐述了利用该模型构建学生心象地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张家宇 《成才之路》2010,(34):88-88,I0014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班级集体心象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视。消极的集体心象的形成,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挫折及因之受到的消极评价对学生个体产生的相应的认知及情绪反应,它会左右着一个人的言行,从而导致个体出现不同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心象是以形象的方式储存在头脑的信息,它是人的知识表征的一种重要形式;而运动心象则是浮现人脑中的动作形象。现代健美操运动又是复杂多变的身体多部位动作,需要认真地研究心象在信息加工中的作用,提高健美操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4.
根据历史事实和现实研究,湖南省宁远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化底蕴和人资源。该县发展定位于“化名县”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16.
研究目的:探讨中国幼儿手指图式心理表征和感数发展的特点、年龄差异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画手的投射测验和感数实验两种方法,在画手任务中年龄与不同画手指标为自变量,画手成绩为因变量;在感数实验设计中,年龄与不同数量类型为自变量,感数成绩为因变量.研究结论:(1)四五岁的幼儿在手指心象基本上能区分出手指与手掌,对于手指数量也有了较好的把握,但对不同手指相对大小和具体位置的表征还欠精确.(2)幼儿手指心象加工精确性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即五岁幼儿明显优于四岁幼儿.(3)当数目在3以内时,数量大小对感数成绩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当数目大于3时,数量大小对感数成绩的影响差异显著;总体上数量大小对感数成绩影响差异显著.(4)年龄对感数成绩的影响差异显著,即五岁幼儿感数成绩显著高于四岁幼儿.(5)幼儿的手指心象加工的准确性与感数成绩的高低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且前者对后者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有学者称焦菊隐的"心象说"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存在误解,"心象说"应该看作焦菊隐综合体验、表现及中国传统戏曲理论的结果,然而,通过考察焦菊隐研读斯氏著作的史实,并将焦菊隐所论与斯氏相关著述对读,可以看出:焦菊隐所说"在你生活于角色之前,首先使角色生活于你"虽非斯氏原话,但也不是随意杜撰;而焦菊隐对斯氏《演员自我修养》第二部有关"性格化"的理解,恰与斯氏手稿之言不谋而合。焦菊隐的"心象说"并未违背斯氏体系精神,只是在方法层面上有所不同,故与其说焦菊隐的"心象说"是综合三家之说的产物,不如说是斯氏表演体系的中国变体。  相似文献   

18.
开创中华文明 ,不是三皇 ,不是唐尧 ,而是五帝中的最后一帝———虞舜。虞舜时代 ,承前启后 ,结束了人类的野蛮时期 ,开辟了中国的文明社会。从虞舜时代启始 ,我们国家在政体、经济、人伦、道德、教化、礼乐诸方面 ,就其总体而言 ,无一不是从这一源头上发展拓新的。《史记·五帝本纪》谓 :“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这就认定了舜帝是中华文明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人们对舜的认识可以分成百家舜、儒舜、德舜三种类型,在对三种类型的叙述分析中,应可提出舜的精神内核其实是一种“和”的内在张力,这种张力是人类,社会、自然及个体的灵与肉四在过去未来都必需的。  相似文献   

20.
李商隐的《锦瑟》是中国古代文人诗中解者最多、聚讼最繁的一首。通过“以诗证诗”的考证和对诗本文的解读可以看出,《锦瑟》诗实际上是诗人自弹瑟曲的一次心灵体验的诗性记录。诗歌表达了诗人弹瑟前由瑟形、瑟貌引发的年华感思,弹瑟中由瑟声、瑟境激发的浸染着诗人之情、积淀于潜意识中之心象以及弹罢瑟曲对幻象幻境的思味和“惘然”而致的心灵感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