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戏写海明威的被盗作品程在里1922年12月14日的傍晚,从停在巴黎里昂车站的一列火车的一个车厢里,有人偷走了一个绿色的小旅行皮箱。这旅行皮箱的主人是海明威第一个妻子哈德丽,这是在她赴瑞士即将与丈夫相会之前发生的事,后来成了美国文学史上有名的失窃事件,...  相似文献   

2.
探访海明威在马德里的足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心目中,1937年的马德里是世界的首府。西班牙内战期间,海明威对与法朗西斯科·佛朗哥将军作战的西班牙共和国忠心耿耿,他作为一名外国记者,以马德里为他的总部。马德里市和为保卫这座城池而战的士兵们深深地吸引着他。 1923年以来,海明威曾多次访问马德里,斗牛的壮观场面和勇敢的斗牛士令他神往。他观赏斗牛,接着又亲眼目睹了这场战争,记取了他周围发生的这些戏剧性事件,日后便成为他一系列作品《太阳照样升起》、《丧钟为谁而鸣》、《死在午后》、《第  相似文献   

3.
海明威和他的作品近年来重新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然而他仍有一部已完成的作品迄今尚未出版,它便是《危险的夏天》。该书叙述了海明威浪迹天涯后重返西班牙的所见所伺;描写了他的两位朋友:西班牙的著名斗牛士安东尼奥·奥多涅斯与路易斯·米格尔·多明奎在1959年进行的那场殊死的竞争。海明威于1961年别世之后,他的作品接二连三地被出版,其中有些作品他生前并未完成,而是后人硬凑而成的。考虑到这一情况,这部长达十万八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年轻尚未成名的时候曾在巴黎住过。这期间,西班牙出生的画家胡安·米罗也在巴黎。他整天画着卖不出去的画,比海明威还要穷。美国著名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赞扬米罗的绘画艺技超群并将其推荐给海明威。海明威去米罗的画室拜访时,看中了挂在画室里的一幅题为《农园》的画,便决定买下,可是当时他没有钱。海明威先取走画,去体育馆充当拳击教练赚些钱才一点点付清了5万法郎的画款。据说米罗也正是由于有了这笔钱才免于挨饿。从那以后,过了40年,今天那幅《农园》的画标价已高达1.5亿法郎。米罗的画同瑞士画家库勒  相似文献   

5.
欧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由于他在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杰出语言风格和精通叙事艺术,而获得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一生游历世界各国,1941年春,他曾携妻来到炮火连天的中国进行采访,对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深表理解和同情。中国之行,不仅使海明威长久引以自豪,同时对当时中美关系的发展也具有特殊意义。反战题材曾是海明威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长期的主题。在成为作家之前,他就是出名的战地记者。第一次大战时,他在地中海一带打过仗;后又参加了西班牙内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又自觉地在这带海域守护达两年时间,帮助美国海军当局侦察和监视德国法西斯的潜艇活动。正当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最  相似文献   

6.
孙丽新 《世界文化》2012,(12):30-31
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中国曾引起轰动。该片描写的是前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在北方某火车站附近红军准尉瓦斯科夫率领高射机枪班的五个女战士追踪歼灭潜入后方企图破坏铁路的德寇的故事。作品再现了战争中妇女的典型形象,通过她们体现出奋起同法西斯进行神圣战争的全体前苏联人民的意志。这部电影伴随了一代中国人的成长,正是从这部作品中我们认识和感受到了前苏联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浪漫的英雄主义情怀。时隔数年,重读经典,一种对俄罗斯文化的怀旧情绪跃上心头。  相似文献   

7.
刘伟 《世界文化》2012,(9):11-13
在美国20世纪文学史中,海明威与菲茨杰拉德作为"迷惘的一代"最杰出的代表,可称得上美国小说创作这一片天空最耀眼的双星。长期以来,关于两人的比较层出不穷,到底谁优谁劣大家争论不休。当然海明威可以凭借诺贝尔文学奖占据上风,但在美国极具影响的兰登书屋评选的20世纪最佳英语小说的榜单上,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高居第2位,而海明威的两部上榜作品《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武器》则分列第45位和第74位,远远落后。海明威与菲茨杰拉德相似之处颇多,最重要的是无论在作品中创造的角色,还是生活中的本人,都体现了"迷惘"这两个字。两人年龄相仿,菲茨杰拉德只比海明威大3岁。  相似文献   

8.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凭借简约有力的艺术风格和丰富出色的现代派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深入人心的硬汉形象,也确立了自己独特的文坛地位。研究海明威的性格,人们总是在他的成名著作中寻找答案,却常常忽视小说家早期的作品。《印地安人营地》就是海明威24岁左右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它根植于海明威对生活与人生、生命与死亡的理解,含蓄而又清晰地折射了小说家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高峰 《世界文化》2008,(8):40-41
位于西班牙西南部的塞维利亚,是安达卢西亚自治区和塞维利亚省的首府,城市人口70多万,瓜达尔基维尔河从市中穿流而过,市内街道宽阔、美观、整洁,绿化较好,古迹颇多,是全国第四大城市,也是西班牙南部经济、贸易、旅游和文化重镇。  相似文献   

10.
在澳洲大陆上盛开着一朵中华文化的奇葩,她就是旅澳墨尔本华人创办的中文刊物《澳洲汉声杂志》。今年正迎来她的第10个生日。澳大利亚的华人社会在诲外华人社会中是小而年轻的:论规模,无法与美、加等国相提并论;论历史,她与东南亚诸国更相差甚远。华人旅澳虽有100多年历史  相似文献   

11.
品评洛杉矶     
洛杉矶是仅次于纽约和芝加哥的美国第三大城市,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一年四季阳光明媚、气候宜人,“洛杉矶”是西班牙语的音译,意为“天使之城”。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美国著名记者斯诺撰写的《西行漫记》占有重要的一页,他被认为是第一个向国外披露中国工农红军状况的外国人。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曾经有一位外国传教士在红军中生活了18个月并跟随红军长征,比斯诺还要早一年向国外披露中国工农红军状况,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瑞士籍的传教士薄复礼。红军的俘虏1934年8月,在中央军委的电令下,任弼时、肖克、王震率红6军团3个师12000余人从井岗山出发,作为长征先遣队开始西征,部队横贯湖南,进入贵州黔东南地区。国民党贵州、广西、湖南军阀部队对红6军团疯狂围攻堵截,贵州黔…  相似文献   

13.
2008年8月9日,在半个多世纪以后,西班牙人把一位世界级的艺术巨匠用土壤等材质咏叹的诗歌,带到召开第29届奥运会的北京,一场名为《材质的诗歌》的毕加索旷世奇品展,在北京塞万提斯学院展出。一如西班牙驻华大使为该展赠言表述的那样,“站在不远处凝神倾听,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激动人心的巨响和响彻云霄的掌声中,主题为《材质的诗歌》融合了和谐精神和通用美学理念的毕加索陶艺展,在北京塞万提斯学院展出。这将在近年来中国和西班牙两国不断加强的文化活动中拉开一个崭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4.
高约阿干区是墨西哥城的著名文化区,其中心广场热闹非凡,长发嬉皮士的手工艺品摊前,人群熙熙攘攘;咖啡馆、小酒吧,一个接一个。著名女画家弗里达的博物馆“蓝房子”也坐落此区,博物馆门前总挤满了各种肤色的游客。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前苏联时期著名政治家、列宁的亲密战友、红军的缔造者、第四国际领导人托洛茨基(1879~1940年)的故居,就在距“蓝房子”不远的维也纳街45号。在那里,托洛茨基结束了他长达12年的流亡生涯,客死他乡。托洛茨基纪念馆由其故居改成,门面很不起眼。推门进去,门厅陈列着关于墨西哥历史的临时图片展,向左穿过狭窄的走…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个太空人,然而40多年来,西方媒体一直有这样的报道:在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进入太空之前,就已经有”名前苏联宇航员上天,但他们全都牺牲,而事实真相被前苏联政府掩盖了。果真如此吗?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刊登安德列·莫伊谢延科的文章,揭开了加加林之前的“宇航员”的生死之谜。  相似文献   

16.
发扬红军长征精神 加快中西部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加快中西部开发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肖克今年10月,是红军三大主力长征胜利60周年纪念。长征这个词,古来就有。唐诗中就有这样的名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长征,多么雄壮。而我们红军的长征,一方面军行程两万五千里,...  相似文献   

17.
海明威迁居古巴哈瓦那以后,一位纽约富商慕名前往拜访。这位富商坚持要求海明威在他的日记本上签名留念。海明威知道这位来访者是依靠地产买卖发了大财的。他即刻用手杖在沙地上划出了一个签名,然  相似文献   

18.
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曾经哺育了塞万提斯、赛拉、毕加索、达里、米罗等推动世界文化发展的艺术泰斗。惊心动魄的斗牛、热情奔放的弗拉门科舞展现了西班牙人的勇敢豪爽。西班牙电影已有百年历史,在历尽坎坷之后,今天的西班牙已成为欧洲电影大国之一。多年来,西班牙影坛人才辈出,路·布努艾尔、安·巴尔登、卡·绍拉、佩·阿尔莫多瓦等蜚声世界影坛的电影艺术家在不同时期为西班牙电影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仅在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半年之后,电影便传入了西班牙。弗·赫拉贝尔托是西班牙电影的创始…  相似文献   

19.
田柳 《世界文化》2005,(12):10-11
作为生命个体,尤其是喜欢冒险并有着复杂经历的海明威,不可避免地多次与死亡擦肩而过,受到过死神的捉弄并惶恐地感到死之凄凉、死之可怖、死之无常和死之不可捉摸。作为学家的海明威,他无法回避对人生细致的琢磨和深刻的领悟后产生的苍凉虚无的悲哀,所以不得不用死亡去实现另一种圆满。这就是贯穿他一生的死亡情结。  相似文献   

20.
夜幕降临,人们聚集在一旁的小房间里,一边饮酒,一边朗诵文章。大家且饮且读,不觉数小时已经过去,真是美酒加奇文。确切地说,这不是对海明威本人,而是对热衷于模仿海明威风格的一次令人振奋的检阅。其中一篇由12位评委从21名决赛者中筛选出来的滑稽文章,本星期一在第11届国际海明威风格模仿赛中一举夺魁。“早晨,他在浴室里修面。这是那天第一次修面,但不是最后一次;不,绝不会是最后。”得胜者的作品一开始便是令人发笑的双关语。来自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的戈登(萨奇)·卡尔森达到了这次轻松自如的竞赛的关键性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