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提高城镇化质量,侧重点依然在城镇,且仅能部分解决农村人口中优势群体的发展问题,而农村弱势人口的发展将会更困难。新农村建设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弱势人口的发展问题,而且这一群体还要艰难承担起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难以保证。从农村人口群体分化角度入手,分析四川农村人口"劳动三分离"的典型特点,讨论农村优势人口单向驱动城镇化的机制,农村弱势人口艰难驱动新农村建设机制和城乡共荣双向互动机制,提出四川农村人口发展的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对农村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和农村职业地位的提升等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一方面成为农村人口流动、农村职业地位提升和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等方面的积极动因;但另一方面,由于受城乡之间的天然差异和制度性障碍等因素的影响,高等教育大众化也给农村社会流动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人口流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1989-2011年相应统计数据,利用VEC模型对安徽农村人口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人口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农村人口流动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就会扩大1.95个百分点,并且长期效应大于短期的效应。农村人口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时滞性,对以后各期的收入差距造成影响。提出了应提高农村流动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建立农村人才开发机制,合理引导农村人口流动,发展农村产业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农村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村人口的经济收入,也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大力开展农村人口现代科技培训,提高农村人口科技文化素质,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实用人才,切实增加农村人口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村人口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我县农村成人教育培训情况,分析当前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视野中的农村成人教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农村成人教育的误读,是造成农村成人教育不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成人教育应当是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教育,是不断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农村人口转移的教育,是指向农村人幸福的教育。只有强化政府行为,改善农村成人教育运行机制,优化农村成人教育结构,正确处理好农村成人教育中的若干关系,才能有效发挥农村成人教育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农村人口大规模外流的原因分析入手,研究了农村人口流动对农村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对农村人口流动宏观调控的对策,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人口问题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地处西部地区的甘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艰巨,农村留守人口在性别、年龄、素质结构上的失衡,使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建设新农村面临重大挑战。解决农村留守人口问题的根本在于消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山西农村人口迁徙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国时期山西农村人口的迁徙流动在整个中国农村 ,特别是北方各省农村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此乃当时农村社会结构发生变动的主要特征之一。民国时期山西农村人口迁徙之因主要有灾荒、人祸及其各种经济压力等 ;其迁徙情势是复杂多变的 ,流动是多方位多层面的 ,而这种人口迁徙则对社会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期,体制建设、农村人口流动、科技进步、农民收入增多、领导干部影响等原因造成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并影响到新农村建设。应从体制机制建设、财政投入、整合资源、完善人文生态环境、增强文化可持续发展力、构筑文化权益保障体系等方面采取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时期农业人口流动与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为背景分析了我国农业人口外流的原因及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农业人口流动的调控策略,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今,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决策,新农村建设必须有新思路——依靠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科技进步与推广,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农业的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职业道德是以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为载体,为实现一定的职业价值服务,以协调个人、集体、社会关系为核心的高度社会化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双重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经济建设、文化领域改革和发展的切实要求,而且是公民道德素质提高、全面自由发展的实现途径,更是弘扬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和现实市场经济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面对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新任务,大众传媒作为国家的耳目喉舌,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尽快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潮中,更好地为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服务。本文分析了大众传媒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大众传媒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业税减免后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以农村社区“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而在对河北保定安新县农村的调研中发现,由于民主决策机制中必备条件的现实缺失,使得“一事一议”制度实际已陷入了公共物品供给低效的困境。对此,应当正视并积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内在功能,从现实层面弥合“一事一议”制度运行当中的条件缺失,通过对该制度的现实调适达到有效供给公共物品的目的。而要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内在应有功能的有效发挥,则必须按照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遵循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思路,进行相应的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15.
现状与因应:怀化少数民族农村法律普及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经济为先导的农村改革,正日益深入地影响着农村政治社会关系。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法制的日益完善,使得行政——政策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法律手段的运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然而,由于经济、教育、社会环境、传统意识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农民,对法律的认识程度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五五”普法,广大农村是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6.
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今天,特别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怎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扬州美丽乡村建设有了更高要求。扬州与台湾资源禀赋相似、经济水平相近、农业发展阶段类似,台湾地区乡村建设在制度、理念、特色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扬州可结合自身特点,借鉴台湾地区乡村建设经验,在“三全——全域、全程、全员”“三微——微更新、微循环、微度假”“三融——三生融合、文旅融合、城乡融合”上下功夫,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浅析和谐社会构建中大学生村官的政治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党中央审时度势地推出了大学生村官计划这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大学生村官计划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维护和稳定农村经济社会秩序、巩固和强化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19.
易平 《教育教学论坛》2020,(19):113-114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教育是关键。推进乡村教育应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生命教育,服务乡村建设;让乡村人民享受优质的教育,培养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乡村,关爱乡村,为服务乡村振兴创造条件,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把农村学校建成农村社区的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对农村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发挥农村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如何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学校的建设统筹起来,通过农村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思考这样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应把农村学校规划建设成农村社区的中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突破口、切入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