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水"作为中国建筑"文脉"的载体是十分明显的.中国"风水"的延续应以转型为前提.所谓"转型",一方面指"风水"在延续中要尽力剔除其中的迷信因素;另一方面,"风水"的延续也要借鉴借助于当代科学,提升自己的科学品位.目前,要谋划建立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风水哲学"、"风水美学"、"风水诗学"、"风水景观学"、"风水地理学"、"风水建筑学"、"风水规划学"、"室内风水学"、"风水心理学"、"风水微气候学"、"人体风水学"等学科.陈志华教授和李中教授发文对"风水"全盘否定.我理解两位教授对以"风水之名大贩迷信者的愤怨之情,但是,我又不同意二位教授一概否定"风水"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地考察与实证应用分析研究表明:梅州地区客家人因客居环境不同,其民居建筑类型因地而异,其中,围龙屋是梅州地区最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也是客家地区最典型的民居之一;围龙屋的选址——布局——建筑对"风水"十分讲究,"风水学说"中的元素在民居建筑中得以广泛运用,表现为崇山择福地、拜水谋财气、避凶聚元气、天地人合一圆天地阴阳和谐;从地理学角度来审视围龙屋建筑"风水"观,具体表现为选址上做到崇山拜水,布局上讲究座北朝南,建筑上注重人与环境和谐统一,遵循了"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基本原则,营造了尊重自然,回归自然,与生态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人居环境;梅州围龙屋民居建筑"风水"观对现代民居建筑仍然具有借鉴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风水"一词长时期以来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象征。其实,"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理论来源。文章通过分析"风水"名称用词的演变,探讨了古代风水文化逐渐从官方走向民间,从科学走向迷信这一历史变迁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汉宝德教授<风水与环境>一书在台湾风水研究著述中堪列上品.作为当代中国风水研究中的力作之一,它立说有据,绝非目下坊间"风水俗书"可比.当然,汉先生并不完全认同风水含科学成份,说明他的"科学观"与我们不同,值得商榷,但他仍过细地理解和掌握风水知识,分析它,尊重它,包括通由"风水禁忌"研究揭示了风水作为"中国建筑-景现-规划美学体系"的性质,揭示了风水景观学首在追求景观客体要素"形式的和谐",对中国风水审美形式化的研究具有开拓性,在风水史研究中也获一系列值得肯定的创见,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风水培训班"事件引发的对于"风水"能否成为兼具合理性合法性知识的争论,使公众、媒体、大学、政府卷入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这一事件呈现了知识的合理化合法化所遵循的生产路径.从科学知识社会学角度看,知识的合理化合法化过程是一场与惯例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的较量,培训班依托大学以及官方颁发的资格证书力图实现对惯例的遵循,最终在媒体利益、专家利益以及'专家内部相关利益的角力下.建筑风水知识未能完成由"外围知识"向"核心知识"的飞跃.  相似文献   

6.
岳麓书院建筑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书院建筑群,也是显示中国传统文化——风水文化内涵的复杂符号系统。通过对岳麓书院史料及现存建筑的分析,书院在建设、修复过程中明显受到风水观念的影响,在选址、整体布局及局部建筑等方面都留下了大量风水文化的烙印。  相似文献   

7.
龙南县关西新围是一座典型的赣南客家围屋,这座围屋是赣南客家方围的杰出代表,它集建筑、美学与风水于一体,在这座围屋里充满了客家风水文化。本文对赣南客家围屋和客家风水文化的概况进行介绍,从关西新围入手,分析关西新围的建筑特点与关西新围建筑过程中的民俗活动,找到新围与客家文化的结合点,从关西新围中去探询赣南客家风水文化,从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的角度来理解赣南客家风水文化。  相似文献   

8.
近日随着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和国际易学联合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与健康地产发展国际论坛”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和以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与南京大学易学研究所名义开办的国内首个“建筑风水文化培训班”的开张,什么是风水,风水究竟是科学还是迷信,以及如何看待风水的影响与作用等,又成了学术界争议的热门话题。这一争议热潮有利于人们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风水。  相似文献   

9.
毕婷 《教育》2009,(14)
在巨大争议声中,在坚持上了两个学期、18个课时后,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城市建设学院教师马威开设的《建筑与风水》课停开了,这门选修课在今春开学后被《美国文化》取代。2008年10月,中南分校宣传处将"风水课走入大学讲堂"的事主动提供给媒  相似文献   

10.
在以环境营造尤其是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建筑环境营造为研究对象的传统风水理论中,有诸多关于植物选种、布局的论述,关于植物的风水理论又称为植物风水.风水理论中的植物设置不仅要遵宁基本的风水原则,还要符合植物的生物特性.  相似文献   

11.
在以环境营造尤其是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建筑环境营造为研究对象的传统风水理论中,有诸多关于植物选种、布局的论述,关于植物的风水理论又称为植物风水.风水理论中的植物设置不仅要遵宁基本的风水原则,还要符合植物的生物特性.  相似文献   

12.
"风水",古已有之。《现代汉语词典》释:风水,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迷信的人认为风水好坏可以影响其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中国历史上,黎民百姓缺乏科学知识而迷信风水,帝王将相"不问苍生问鬼神"。历史发展到今天,风水迷信又沉渣泛起,一些官员、"老虎"、"苍蝇"更是屡陷"风水漩涡",不信马列信鬼神。深入考察官员的"风水"拙劣表演,揭示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提出治理"风水"迷信的对策,无疑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如果到北京明十三陵、或清东陵、西陵去旅游,人们莫不为其清新壮丽的自然山水和典雅优美的人文建筑所折倾倒,然而,却往往忽视了二者赖以结合的理论基础——中国风水。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国社会中,风水理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上至帝王都城的规划、陵墓的选择,中至和尚道士们的庙宇建筑、亭塔修造,下至小民百姓的村落聚散、宅基确定,莫不如此。可以说,几千年来风水理论一直是中国人文建筑的重要指导思想。正因为如此,风水理论本身就是旅游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风水,从一开始,就是科学与迷信兼有,艺术与巫术并存的。站在科学和艺术的高度,对它进行挖掘、整理和简单介绍,无疑是旅游地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文山学院学报》2014,(4):15-18
风水作为汉民族的一种文化形态,深刻地影响了官纯寨傣族的建筑文化。由于风水满足了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需求,指导了当地的村寨建设,因而风水在官纯寨傣族中得以迅速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于作为民间社会历史叙述的族谱及其风水的书写,人类学和新谱学做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从社会整合的视角考察传统的风水理论与实践并不多。文章以生活在怀化辰溪县罗子山一带的七姓瑶作为考察对象,主要以七姓瑶之一的蒲姓族谱为中心,探讨蒲姓族谱中的"风水"书写与社会整合的文化关联。七姓瑶族谱中的风水书写以"得风藏气"为目标,强调方位,重视女性先祖的风水记载,尤其注重风水权属的记载。风水表征着七姓瑶的社会整合,龙脉即为父系祭祀群体的血缘象征,是宗族内部团结的文化符号。不同时期风水地的"统合"与宗族的"分—合"模式具有某种对应关系。对风水地的祭祀成为各房支族人身份认同的强化力量。  相似文献   

16.
客家学一般认为客家是从中原南迁的民系,而客家社会的风水思想也是他们祖先从中原带过来的风俗,就是说,客家社会风水是作为中原的符号。本文将风水符号本身"能记(signifiant)"与"所记(signifie)"分开考虑,特别讨论风水的"所记"侧面。换言之,本文讨论风水话语(discourse)的侧面,当代本地人说风水的社会背景。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比较考察福建永定湖坑李氏族谱和广东河源龙川李氏族谱,讨论在客家社会风水话语作为"文化装置"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从传统风水理念出发,分析了风水理论与大门设计的关联,阐述了门在现代建筑中作为通道、屏障和景观点的具体涵义.并以鹤壁天泰建材市场南门和北门的设计为例,分析了风水理念在该市场大门设计中的具体体现,总结了大门设计的构思及特色.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徽派建筑和客家民居在建筑环境设计、建筑的主要功能、及建筑风水来阐明民居建筑环境设计的完美与功能合理性,进一步阐明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19.
对于作为民间社会历史叙述的族谱及其风水的书写,人类学和新谱学做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从社会整合的视角考察传统的风水理论与实践并不多。以生活在怀化辰溪县罗子山一带的七姓瑶作为考察对象,主要以七姓瑶之一的蒲姓族谱为中心,探讨蒲姓族谱中的"风水"书写与社会整合的文化关联。七姓瑶族谱中的风水书写以"得风藏气"为目标,强调方位,重视女性先祖的风水记载,尤其注重风水权属的记载。风水表征着七姓瑶的社会整合,龙脉即为父系祭祀群体的血缘象征,是宗族内部团结的文化符号。不同时期风水地的"统合"与宗族的"分——合"模式具有某种对应关系。对风水地的祭祀成为各房支族人身份认同的强化力量。  相似文献   

20.
安居     
风水堪舆并非简单的封建迷信,人们发现其中的很多观点和现代的建筑生态学有着殊途同归之妙。风水堪舆的原意本就是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其中朝向、气脉理论对应着建筑生态学中的磁场、心理影响等观点,确实是有一些科学依据的。想知道如何通过家居设计为生活带来良性的改变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