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进步飞快,对教育事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应用协同创新模式,对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在我国十八大提出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强调教育事业同市场需求相联系,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以此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表现在自身价值的发挥,实现本科教育稳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等。可以说,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由此,本文主要就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以求更好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出现的各关联专业间不相协同、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存在偏差、专业课题与实际项目缺乏联系等问题,提出建立多层次跨领域为特色的合作教学方式,以实践项目和比赛题目驱动教学内容,以大平台多元间交流的拓展为互助手段等措施,保障专业人才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许多高校培养的目标,而学校、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相结合协同创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本文试图通过学习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探索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一是协同共建优势学科专业,二是多元主体参与高校课程开发,三是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四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既是高校服务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更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如何依托协同创新,面向社会需求,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真正造就一批学术英才和创新高手,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探索的一个全新领域和课题。这需要构建基于协同创新思想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目前学生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建立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校校协同创新平台以及校所协同创新平台,探讨和研究了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鲜明的特点,对同类院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刍议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依赖教育,高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文章简述了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苯素质,着重探讨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创新人才缺乏是我国协同创新的瓶颈性问题,为此我们要通过协同创新、在协同创新中培养创新人才,并最终推进协同创新。创新人才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区域创新、国防创新、服务创新的主体,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应该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国家的创新体系。为此,要重视基础研究,大幅度地增加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投入;改革高校学科的结构、形态、组织方式,培养科研创新人才;改革体制,促进科研和教育的有机融合,加快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对于高校的发展是一个重要契机,高校作为协同创新体的主体,把握好这个发展良机,将有利于高校破解高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变革步伐。改革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建设与培养,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科学化高校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努力提升高校人才的业务素质与创新能力水平对于助推高校协同创新的建设工作将有显著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构建高等教育体系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现状,从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培养创新人才的双师型队伍、实施创新人才的国际化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旨在为江苏省创新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深入贯彻和实施提供实践经验,为全省其他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对于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整体要求,迫切需要高校协同企业共同整合双方资源,合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校企合作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困境溯源为切入点,提出学校和企业协同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践体系、训练体系以及指导体系,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而高校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取得相应的成绩,但仍存在创新人才数量少、学科种类单一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教育理念有待创新;培养方案重理论轻实践;各高校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学校定位等参差不齐。有鉴于此,为构建新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从高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评价以及政府支持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2.
协同创新是对创新的进一步延伸,它要求各创新主体通过相互之间的协调最终实现集体创新。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我国占有竞争优势,在此期间就需要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来支撑。基于此,阐述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期高职院校转变人才培养方式,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国际化软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协同创新的国际化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详细研究与探讨了基于CDIO的创新型国际化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卓越软件工程师"创新培养模式、基于国际化软件创新工作室的理论学习模式和技术学习模式、新信息技术环境下国际化软件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于项目开发的国际化软件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校企合作的国际化软件工程创新实验室建设模式和校企合作国际化软件类人才培养模式下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等基于协同创新的国际化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解决方案。本文为国际化软件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基于协同创新的国际化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程度地满足了软件工程人才的市场需求,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国际化软件工程人才队伍,使软件产业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总结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英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提出了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2011计划"的实施给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以协同创新平台为背景,构建了本科应用型、研究生创新型和创新创业型三种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机制,提出了"三个协同"、"三个联合"和"三个联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开展和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对于"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整体要求,迫切需要高校协同企业共同整合双方资源,合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校企合作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困境溯源为切入点,提出学校和企业协同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践体系、训练体系以及指导体系,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17.
协同创新是高校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地方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需树立协同创新意识,整合多主体教育资源,构建有效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入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精彩纷呈,高校、政府、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等主体间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形式在高校内涵式发展和人才培养及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当下协同主体间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协同创新视域下探索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协同创新的初衷就是要用一流的科学研究与服务来支撑一流的教学,最终一切都是为了人才培养。对协同创新的曲解或过度的包装对高等教育有害无益,这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为了使"2011计划"运行在正常轨道内,既有效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改革,又不偏离育人为本的初衷,应从理念、制度环境、管理文化、教师教学和企业参与等方面理解高校协同创新应以培育创新人才为根本,防止协同创新形式化现象带来的严重后果,还高校协同创新的本义。  相似文献   

20.
创新人才的培养无论对于高校还是对于我们整个国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有关创新人才的界定、目前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涉及的问题和相关的建议三个方面探析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