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红楼梦》第五回的"正册"判词,不仅预示了十二金钗的悲剧命运和结局,而且在排序问题上,作者也匠心独运。判词的排序首先遵从了封建社会主子小姐、媳妇这个大的等级框架,将主子小姐排列在前、媳妇排列在后;接着按人物形象与宝玉的婚恋关系和贾府关系,出场顺序和出场率,还有作者对这个角色的珍爱程度,以及如何达到一种大体的平衡等,将金陵十二钗判词以两两相对的形式排列而出。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第五回的“正册”判词,不仅预示了十二金钗的悲剧命运和结局,而且在排序问题上,作者也匠心独运。判词的排序首先遵从了封建社会主子小姐、媳妇这个大的等级框架,将主子小姐排列在前、媳妇排列在后;接着按人物形象与宝玉的婚恋关系和贾府关系,出场顺序和出场率,还有作者对这个角色的珍爱程度,以及如何达到一种大体的平衡等,将金陵十二钗判词以两两相对的形式排列而出。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中的秦可卿判词至今没有发现它的真解,使读对秦可卿这个人物产生了很多误解。“护花主人”王希廉有“秦氏不足论”的评述,“太平闲人”张新之有“以‘国风’正贞淫”的评述。这些认识,直接影响到对‘红楼梦》的正确评价。曹雪芹创作秦可卿这个人物,他的真正用意是什么?他赋予秦可卿什么使命?笔利用‘红楼梦》书中提供的方法,发现了秦可卿判词真解,解答了这些问题,进而解开了围绕秦可卿的谜团。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阅读》2007,(7):15-15
子系中山狼, 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 一载赴黄粱。 这一首说的是贾迎春。 判词前“画着个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这是暗示迎春要落在一个恶人手里被毁掉。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阅读》2007,(9):15-15
勘破三春景不长, 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候门女, 独卧青灯古佛旁。[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阅读》2007,(10):17-17
[说明] 这一首说的是王熙凤。 判词前画的是“一片冰山,上面一只雌凤”。喻贾家的势力不过是座冰山,太阳一出就要消融。雌凤(王熙凤)立在冰山上,极危险。[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阅读》2007,(6):15-15
这一首说的是妙玉。 判词前“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美玉”就是“妙玉”,“泥垢”与判词中的“淖泥”都是喻不洁之地。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阅读》2007,(1):110-111
这一首说的是薛宝钗、林黛玉两个人。 宝玉看“副册”仍是不解,又去看“正册”,见第一页上“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钗”(两株枯木是“林”字,雪谐“薛”音)。下面就是这首判词。[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阅读》2007,(5):15-15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这一首说的是妙玉。判词前“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美玉”就是“妙玉”,“泥垢”与判词中的“淖泥”都是喻不洁之地。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阅读》2007,(3):22-22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阅读》2007,(11):17-17
霁月难逢①,彩云易散②。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③。寿夭多因诽谤生④,多情公子空牵念⑤。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阅读》2007,(12):17
袭人原来是贾母身边的丫头,本名珍珠。贾母担心她的爱孙宝玉身边的人不可靠,才把这个“心地纯良,克尽职任”的丫头给了宝玉。宝玉因她姓花,便依据陆游“花气袭人知骤暖”的诗句改其名为花袭人。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第五回《金陵十二钗判词》是以《红楼梦》整部书的“小样”形式出现的,其中每首判词的人物排序,与整个叙事结构的设置、叙事内容的层面都是息息相关的.但是学术界迄今为止,不是很少触及,便是语焉不详。因此,探讨金陵十二钗判词的排序是揭开《红楼梦》叙事结构的一个重要的视角,并透视其在《红楼梦》整体叙事结构中所具有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4.
意象是诗歌艺术美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便富含意象美。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由于这些意象综合使用了原型、现成、即兴、符形组合、符音生象等成象手段,便构成了这些判词意象的能指、所指和符号对象三位一体的美。然而由于汉字与英语文字一个表意、一个表音的本质不同,这些意象的美在翻译过程中不得不被重意而轻形。本文试以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本为例,从符号学的角度,解析了十二钗判词中意象美的来由和其在译文中的传递,指出了翻译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并提出了补救办法。  相似文献   

15.
曹雪芹的《红楼梦》并不完整,后四十回的著作权问题争议依然很大,因此不断有学者根据前八十回去推测其后的情节,推测的依据就是书中大量的"谶语"等暗示性的内容。第五回中的判词对人物命运有着极为重要的暗示作用,因此也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其中由于元春身份的独特性,其判词旨意深微,难以确解。尤其是对"二十年""是非""榴花""虎兕"等的解读各执一词,争议很大。而通过梳理前人的各种观点,可以提出一种相对合理化的解读:元春二十岁晋封为贤德妃,但是她的生命却如榴花一般,在艳极之后香消玉殒,最终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令人感叹。而元春死后,贾府亦随之败落。  相似文献   

16.
数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工具,是研究现实世界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人们赞誉:“数学是打开未来世界的钥匙。”也就是说让孩子学习好数学,有助于他们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数学又是枯燥而又乏味的,在生活中好多孩子对学习数学总是缺少一种热情和兴趣,那如何来让幼儿学好数学呢?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诗词无疑是极美的,其翻译无疑也是极难的。通过对金陵判词的一部分修辞格(包括典故、双关、析字藏字、押韵等)的原文和译文的对比分析,倡导在诗歌翻译中不但要保留原文的意境美,也要尽量传达原文的形式美、声音美和文化内涵美。  相似文献   

18.
19.
秦可卿浅论     
秦可卿——金陵十二钗之一,是《红楼梦》中一个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她的判词为: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她的人物形象本在作者制造的一种欲说还遮的笔法之中,唤起人们无尽的兴趣。小说对她身世、才干、情感历程和最终的死亡的讲述和一些写作技巧则如同恒星永远绚烂在文学史的天幕之中。  相似文献   

20.
秦可卿并非封建宗法祭坛的牺牲品,亦非风流淫荡的自焚,她是一个“心性要强”,力图通过谄媚讨好甚至不惜以付出肉体为代价,费尽心机地想抓上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层,最终却被摔得粉身碎内的“野心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