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过错行为指的是学生不经常产生的一些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学生的过错行为通常表现为恶作剧、故意违反纪律、无礼貌、骂人、打架、撒谎、考试作弊、小偷小摸、损害公物等。过错行为产生后,会对集体或他人产生不良影响,妨碍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如过错行为不断发展,甚至会导致违法犯罪。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过错行为,及时加以矫正。那么,怎样进行矫正呢?一、要摸清过错原因,教育做到有的放矢。每个学生都是不成熟的个体,犯有过错有其自身原因,如道德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等;也有其外在原因,如父母离异,…  相似文献   

2.
道德渗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道德体验是学校道德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体验具有亲历性、反思性、整合性和不可传授性的特点。关注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习道德,既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又是寻求支持道德学习的条件。生活中处处有体验,但不是有生活就有体验,回归生活世界,开发体验式道德学习资源,是学校教育的使命所在。如何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习道德,一是把握“物镜”生活,使学生体验到道德就在身边;二是创设“情境”生活,在情感体验中丰富道德智慧;三是开发“意境”生活,让学生在艺术生活中学会生活。  相似文献   

3.
道德课堂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要紧扣一个核心:教育手段“合道德”,教育过程“合规律”,教育结果“合目的”,让教育闪耀人性光辉;围绕三项重点:养成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素质,确立高远的理想境界和远大的目标追求,培养较强的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落实四项措施:以主题教育和主题活动引领学生,以综合素质评价激励学生,以班集体建设塑造学生,以大课堂建设培养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施道德课堂。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转型期,经济、政治生活的迅速发展使新形成的道德价值观尚不完善,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根源主要包括经济体制缺口、政治体制改革、各种文化和思想碰撞等。为了解决当前社会中出现的多种道德危机,应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将传统道德资源弃之不用,造成道德倒退甚至衰败。由于缺乏传统道德资源作为理论基础,现代道德教育陷入自身难以克服的困境。超越现代道德教育之路在于与传统道德资源对接,重建现代社会道德资源。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思维也在不断地发展,对待事物的观点也在不断地完善,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变得更加全面,随着各种社会现象的层出不穷,低龄儿童的教育问题就愈发显得重要起来,在此背景下,作为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教书育人,不仅仅是能够让学生们学习到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正直、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8.
真实的道德生活与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所回归的应是学生真实而非虚妄的道德生活。当前的道德教育之所以没有真正实现“回归生活”,就在于它没有回归真正的生活——学生的真实道德生活。真实的道德生活所体现的是真确的道德事件,所引发的是真正的道德冲突,所达致的是真情的道德体验。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应以学生真实的道德生活为根基,选择并运用真确的道德事件,以诱发学生切己的道德价值冲突,唤起其真情实意的道德需要与情感。  相似文献   

9.
彭中辉 《教师》2011,(36):15-16
主题班会是学校德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和载体。主题班会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班主任为主导,围绕某一主题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且情景化了的认知教育,引导学生在认知冲突和思想对话中进行交往,激发道德反应,获得道德体验,促进道德发展的德育教育活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规定组织、指导开展班会是班主任的职责和任务,班主任的组织、指导职责和任务之一就是指导设计主题班会。  相似文献   

10.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句格言:I hear,I forget.I see,I remember.I do,I understand.(听过会忘记,看过能记住,做过就会了)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角度看,这是对道德践行之行胜于言的最好诠释。新课改下的思想品德课大餐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力求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在此过程中定然少不了主题活动这一特色菜肴的烹饪。一次有效的主题活动,犹如百花深处一个郁郁葱葱的山涧,弥漫着缤纷烂漫而又沁人心脾的馨香。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对主题活动的认识不足、教学时间紧凑、安全因素不确定等,主题活动的开展秀多实少。笔者现将日常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点经验编丝成缕,献丑  相似文献   

11.
《学周刊C版》2016,(5):19-21
本文针对目前班会课存在的各种普遍的问题进行提炼总结,从职业高中学生品行教育发展的角度对班会课进行创设,形成适合不同年级和班级的主题班会教育课,通过分析点评典型的“主题班会”案例,总结出适合职业高中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的方法,力求探索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本文就从介绍主题班会的设计与组织技巧,提供典型、生动、完整的设计案例来探讨职业高中班主任如何创设有效的“主题班会”,以此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提高他们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让学生过上有道德的课堂生活,应该成为这次新课改的重要主题。让我们先考察一下当今历史教学的现状,看看是否符合“有道德”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在班主任工作的实战中架构情感与班级管理诸多因素协调发展的桥梁非常重要,必须认真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4.
倪玉琴 《江西教育》2021,(18):38-39
在活动中领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的学习方式,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应考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呈现出的活动效果及活动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的契合度.本文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活动为例,浅谈本人在设计和使用中的点滴体会,与同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返地更加开放、更加多元、更加快捷、更加冲突化和复杂化。在这种新异的、前所未有的时代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定位、价值标识及相应的活动方式,既要立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文明和普世准则,传承社会公共生活中一如既往的道德知识、价值、信条和习惯,使受教育者具备一定的道德意识,掌握基本的道德知识,养成必要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6.
《思品与生活(社会)》是新一轮课改中新设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在课堂实践中,大都开展了以活动为载体的课堂改革。在活动中,完成道德情感的感知、道德情感的感悟、道德情感的内化。从课型上看,活动课、实践课、讨论课等丰富多彩;从表现形式上看,自主体验、合作交流、问题探索  相似文献   

17.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现实情景,让数学课堂与生活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近日,听了一堂品德与社会课,这堂品德与社会课的主题是:“教室是我家。”教学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先是一位学生朗读了自己的作文《教室是我家》。写得很美,老师让其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谈到因为自己喜欢教室,所以才这样写。于是老师引导其他学生谈谈对教室的喜欢,课堂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叛逆心理比较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对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用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更能够吸引学生,也是激发学生热情和积极性的重要途径。道德与生活联系密切,因此结合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就如何让道德与法治走进生活展开论述,以期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64):107-108
初中阶段,部分为学生展开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脱离于他们的真实生活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新课标制订了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目的就是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但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较重,他们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可能会因为其他方面因素的干扰而产生抵触心理。因此,老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道德与法治框架的建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