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钱穆、唐君毅离开大陆,南走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在香江树起了一座弘扬中国文化的长城。两人"全幅精神,注于新亚",共同确立和奠定了新亚的文化理想和教育理想,为香港的人文教育和儒学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亚后期,两人的关系出现了裂痕,渐行渐远,乃至分道扬镳,这对于港台新儒学复兴运动而言,当是一件憾事。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钱穆创办新亚书院的过程和宗旨,着重剖析了新亚书院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独特精神,即新亚精神的内涵和成就,目的在于了解钱穆对中国文化传承的理念、价值与贡献。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新亚书院的成立及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励、唐君毅四人联名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发表,象征着当代新儒家开始崛起,在很长一段时间为社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以牟宗三为核心,简要介绍中国儒家伦理道德的理论,从而了解当代新儒家是如何将中西方哲学文化思想高度融合,以及他们对中国儒家提出新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闻一束     
正钱穆的《中国文学史》首度出版钱穆"学问淹博",被称为"一代宗师"、"一位通儒",无论历史、文学、哲学、经济,还是艺术、社会,都有其卓识,且造诣高深。钱穆曾多次讲到,他最爱的是中国文学。然而遍观其一生著述80余部,逾1700万言,却没有留下一部关于中国文学史的系统专著。如今,这一憾事却以一种传奇的方式得到了弥补。1949年,钱穆流落香港,与唐君毅、张丕介等人一起创办了新亚书院,目的是要"替中国文化讲些公平的话"。"在  相似文献   

5.
成立于1949年的香港新亚书院秉持从无而有的信念和武训行乞兴学的精神,在手空空无一物的条件下,致力于为“花果飘零”的中华文化进行“灵根再植”,逐渐形成了具有重要影响的港台新儒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没有新亚书院,港台新儒家这一学派就不可能成立.  相似文献   

6.
“诚”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可看作儒家思想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灵魂;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杜维明,近年来积极倡导“成人”的人文教育理念,并以“诚”的传统精神做理论上的依托;他以“终极的自我转化”为核心的求“诚”(教育)观,强调以自我道德意识的提升作为教育的根本属性和首要关切;这一独具特色的思想,对于工具理性支配下的当代中国教育之片面追求实效的功利主义倾向,以及当代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有着毋庸置疑的纠正意义,对于当前的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也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诚明"是古代修养之学中的重要精神,它源于古圣先贤治国、治学的经验,集中体现在《中庸》中。唐以后,"诚明"的精神开始被学者重视,至宋代被理学家如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朱熹等人推崇备至,"诚明"之学在宋代维系相沿而成一道统,但对其义理的解释亦有"等而下之"的趋势,最终发展为"以敬代诚"。明代心学家湛若水、王守仁等从"心即理"的角度重新对"诚明"进行阐释,遂成另一番气象。经历清代的遗忘,及至近代,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下,又有新儒家以"诚明"为书院院训,足见"诚明"之学在儒家道统中的地位。正因"诚即道,诚以明道,道不可穷","诚明"精神在不同时代都能发挥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代大学基本上是移植于西方,在长达百余年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就没有解决好与传统的关系问题,断裂传统直接导致现代大学精神的缺失.重读古代书院,人们发现,古代书院长达千年的发展历程孕育了宝贵的精神传统,集中体现为对生命意义充分关照的人文主义精神和不断超越现实的创新精神.钱穆和他的新亚书院办学实践中,较为成功地解决了书院精神的现代传承问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钱穆早年倾向于从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角度解读“天人合一”,将儒家精神理解为道德人文精神。体现出他作为史学家注重经验事实、轻视形而上学的特点。就此而言,钱穆与新儒家之间的分歧较为明显。然而在晚年,钱穆对“天人合一”有了新认识,即从超越的、形而上的角度理解儒家精神。体现出浓厚的宗教内涵,这是他侧身新儒家之列的重要佐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以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杜维明、余英时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政治文化总体倾向的分析,揭示了新儒家在政治文化选择中从德治论转向法治论的艰难性.本文认为,由于新儒家不能处理好对待传统儒家政治文化的持与变、守与革的关系.不能解决好“内圣”与“外王”、“返本”与“开新”、“体、用”与“本、末”三个基本问题,因而难以对传统儒家政治文化作出质的超越,其振兴儒学的努力难以取得真正的作为.  相似文献   

11.
《新亚遗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是钱穆先生赴港后,在创办、主持新亚书院期间的讲话及文稿的汇编,其中的文章颇有些琐碎,所谈论的也并非都是教育。然正如钱穆的夫人胡美琦女士所言:“回想往事,深感在新亚十五年,每次对学生谈话,都是他当时的真情流露,值得珍惜。”本着这个“真”字,我们后人也可从中体味斯人、斯事、斯情怀。  相似文献   

12.
唐君毅是现代新儒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本文着重论述他的人生理论,唐君毅以人心为人生之本,以自觉为生命之原。他提出了“心灵九境论”,追求人生境界的不断提升。他对生与死也不乏真知灼见。虽然唐的人生论总体上是唯心主义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能从中挖掘出很多给人以启迪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杨永明 《宜宾学院学报》2009,9(5):F0002-F0002,F0003
为纪念当代大儒唐君毅先生诞辰100周年,由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宜宾市人民政府、宜宾学院联合主办,由宜宾学院和宜宾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承办,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四川大学哲学系、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与哲学系、台湾中央大学儒学研究中心等共同协办的“纪念唐君毅先生诞辰1O0周年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于2009年5月23日至25日在宜宾学院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4.
唐君毅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也是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为己任,他对中国人文精神价值的阐释,肯定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内容的科学发展观,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唐君毅则在晚年撰成了洋洋80万言的《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一书,把现代新儒家的这一诉求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本体论方面,他借鉴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的理论思维成果,诠释儒家的心性之学,力图证成“道德理性”的本体论地位。在价值观方面,他提出“人生九境”说,阐发儒学现代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钱穆从历史出发,认为中国文化之核心是它的人文性,以此推演出中国人丈主义教育思想之精义.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强调做人.近世以降,在民族危机压迫之下,教育出现了盲目反传统,模仿西方,过于功利主义倾向,导致传统人文主义精神不断流失. 新亚书院是探寻传统人文主义教育宗旨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产物,是继承传统适应时代的一次有益尝试;<新亚学规>也成为钱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7.
大师的道路钱穆[1895—1990],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江苏无锡人。钱穆以自学成为名师大家,他于常州中学、私立南京钟英中学肄业后,就开始做乡村小学教师,又做中学教师,后来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大学的教师。1949年,他离开内地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1年定居台湾,1990年病逝。  相似文献   

18.
唐君毅是现代著名的哲学家,也是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以阐释儒家学说之思想价值为己任,尤其重视中囱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他高扬起人文主义的旗帜,以批判的态度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肯定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之现代转换的最佳途径,这对于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妥善地解决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冲突与融合等方面的矛盾,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体系,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钱穆[1895—1990],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江苏无锡人。钱穆以自学成名家。他从常州中学、私立南京钟英中学肄业后,就开始做乡村小学教师,后来做中学教师,曾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大学教师,1949年离开大陆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1年定居台湾;1990年病  相似文献   

20.
贺麟先生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现代新儒家的杰出代表,他建立了“新心学”理论体系,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哲学,并以此为指针全面融会中西文化,谋求“儒家思想的新开展”.其中,他对儒家礼教作了极富创意的新阐释,对于人们在今天理解和发挥儒家的道德精神,仍然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其主要内容包括:从本质着眼检讨儒家礼教;以历史的观点和现代的视角,揭示五伦说与三纲说的真精神和道德价值,指出其历史局限性并做出理论补充;吸收基督教的精华以充实儒家礼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