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选择8种国内竞争情报领域核心期刊1986~2010年刊载的合著论文为样本,构建我国竞争情报领域的合著网络。通过网络特征分析、聚类子群分析、核心—边缘分析、中心度分析等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竞争情报合著网络的整体结构特征、核心作者群、小团体现象以及资源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竞争情报领域的合著网络信息畅通,联系疏散,资源聚集度高,大部分高产作者的合作研究十分有限。在科研合作和作者评价研究上,社会网络分析和信息计量方法具有良好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2.
档案学合著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收集了包含CNKI定义的13种档案学核心期刊在内的17种档案学期刊从1998年到2007年间的发文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对档案学领域的合著网络进行研究:测度档案学合著网络的一般指数.总结档案学科研团体的分布情况.分析档案学学者的合著规律.并对档案学学者分层化的现象进行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上海市在国内激光领域研究中的科研合作情况,本文以上海激光领域研究为实验对象,从网络指标、h子网h度、具体节点、主题内容等方面对WOS核心合集中的国内合著网络和引文网络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研究。论文揭示了上海市与各省市之间的论文合著与引用现状及差异,明确了其获得的智力支持情况,发现北京市和台湾地区是其最主要的支持主体。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高层次科技人才信息数据库"中收录的"百人计划"入选者1986~2009年发表的SCI论文为样本,分析了入选者合作规模、合作地位和合作绩效,提出了中国有效培养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应采取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5.
对根据合著次数计算网络边权,根据合著次数及合著强度计算网络边权,根据合著次数、合著强度和合著效果计算网络边权以及广义的科研合作网络边权计算方法这四种加权模式作简要介绍,分析各自的利弊,发现这些方法均没有对同一文献中不同作者之间的合著强度予以区分。针对这一不足之处,提出将作者贡献、作者之间人际关系、作者的学科及机构分属等因素引入到边权计算中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作者贡献的合著网络加权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摘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合著关系研究当中,目前几种合著网络边权计算的方法均存在各自的缺点和不足。本文针对根据合著次数及合著强度计算合著网络边权方法中将文献中各作者之间合著关系做相同处理,而不考虑不同作者之间合著关系强度差异性这一缺点,从作者贡献的角度,引入作者署名次序、通讯作者情况等因素对这种方法进行改进。并对改进前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作者贡献的合著网络模型比基于作者数量的合著网络模型更好地反映合著状态。  相似文献   

7.
分析节点在网络中的位置和关系是网络分析的重要内容,也是为科学评价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从评价的角度,作者和文献之间存在正向的相互影响效应,因此提构建了由作者和文献构成的异质二分网络评价模型,应用PageRank和HITS算法的思想,建立作者和文献的协同评价.基于混合网络模型的协同评价,综合了合作网络和引文网络的结构特征,能够提供更为均衡的度量指标.以情报和图书馆学领域为样本,对模型的参数特征及收敛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分析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在科研过程中,知识流动的内容是多样的,而学科知识流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从区别于基于引文的学科知识流动分析角度,从科研合作角度出发,期望从合著论文中分析出因科研合作过程而产生的学科知识流动特征。[方法/过程] 基于合著论文的参考文献的学科分布确定此论文的多学科共现属性,并根据此属性构建合著论文的多学科共现网络,即基于合著论文的学科流动网络。通过网络的整体特征和网络的节点特征两个方面对合著论文的学科流动网络进行特征分析。其中,网络整体特征包括学科流动的广泛性、学科流动的有效性、学科流动的新颖度、学科流动的流通度;网络节点(即学科节点)特征包括学科流动的核心性、学科流动的连续性、学科流动的一致性、学科流动的差异性。[结果/结论] 以"药物化学"学科为例,通过前后5年各个指标的数据对比,得出在科研合作中"药物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流动趋势是逐渐增加的,其流动的质量也是不断提升的,学科间的交流在不断地加深。同时,中美日3个国家在此学科的不同时间段均具有各自不同的表现。运用基于合著论文的学科知识流动网络分析方法能够反映科研合作中"药物化学"学科知识流动的情况,但是需要研究论证此方法在其他学科的应用程度。  相似文献   

9.
郭永正 《情报学报》2008,27(2):261-264
二八法则是经济领域普遍存在的一项规律,具有重要的管理学意义.本文通过对1978~2004年中、印两国各自的国际合著论文进行科学计量,发现我国的国际科学合作经过改革开放的5年发展,逐渐遵从二八法则,印度的国际科学合作则一直符合二八法则,进一步验证了二八法则的普遍性,讨论了中、印国际科学合作的伙伴结构和我国国际科学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未来的国际科学合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WoS收录的25位普赖斯奖得主论文数据为依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该获奖群体间的科学合作网络。结果表明:各获奖者合作活跃程度不一,网络中形成若干核心节点;合作网络主要由4个作者聚集群体组成,并确定普赖斯奖得主合作网络中的部分中国学者;合作网络越大、合著越多的获奖者通常有较高的学术论文产出;增强科学合作对提升部分学术影响力指标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工作创新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主要讨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的创新问题,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省科学院文献情报服务处于相对落后状态,而需求广泛存在:科研层面需求侧重于文献信息的获取,决策与管理层面需求侧重于宏观的综合分析。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与省科学院在文献资源保障服务、信息素质培训、战略决策情报服务、文献情报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服务合作,并以责任馆员、签订合作协议和挂牌成立服务站、成立全国科学院联盟文献情报分会等方式建立合作机制,保障合作的有效推进,服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1 Introduction  Overthepast45years(1950~1995),undertheleadershipof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CAS),andinacommoneffortofthestaffmembers,thelibraryandinformationsystemofCAShasbecomeasys-temwithmulti-disciplines,multi-levelsandmulti-functions.Thesystemi…  相似文献   

14.
�й���ѧԺ�����鱨��ҵ�ķ�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的组织结构、图书馆与情报服务、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学术活动、教育培训、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相似文献   

15.
以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部分科研人员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为基础,调查我国科研人员对自存储的态度及意愿,从自存储资源的学术质量、版权、政策或组织方面、技术方面出发分析影响科研人员参与自存储的因素,并建议政府、科研机构建立宣传与教育政策机制、管理政策机制、强制政策机制和技术政策机制,建立OA仓储,引导科研人员自存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联合机构仓储系统的开发与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中国科学院联合机构仓储系统的建设思路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机构进行试点和示范,以推动机构仓储的实施;如何进行中文机构仓储软件系统的定制和扩展开发;如何集成现有系统和组织机构仓储服务;如何建立联合仓储系统等。  相似文献   

17.
采取文献综述、网站跟踪观测和数据汇总分析方法,从建设动因与目标理念、建设策略与推进措施、建设进度与运行状态3个方面对中国科学院系统和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现状作比较研究,归纳出两大系统机构知识库建设特点和经验,提出两大系统共同合作,形成我国综合型机构知识库网格建设与发展格局,推进国家层面机构知识库系统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对中国科学院部分科研人员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为基础,调查我国科研人员对科技信息开放获取的态度及意愿,并从开放获取资源、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自身特点等角度分析了科研人员参与科技信息开放获取的影响因素,建议政府、科研机构和科研资助机构要积极扶持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将开放获取期刊纳入科研评价体系之中,支持学术论文的自存储。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的建立和发展历程 ,特别是 1978年以来改革创新和图书馆自动化与网络化的成果 ,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参考文献 6。  相似文献   

20.
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是农业科研单位和高校开展科研、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在农业科技创新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是专门从事热带农业科研、在国内外热带农业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影响的国 家级研究院。在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各类科技创新条件平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平台的现状,同时着重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 创新能力的几条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