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虹萍 《教育》2013,(7):61
笔者在班主任岗位上耕耘了1年,深深懂得教师不仅要走进学生心里,更要让学生走进老师心里只有这样的教育才可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美好愿景。因为,只有懂了孩子的心才能懂得如何去爱孩子。你瞧,以下这几位"名将",就是我们"幸福十二班的骄傲。"老班长"黄月凌黄月凌是一位小个头女生。在一年级开学之际,我问孩子们谁能主动担任班长职务,全班只有她主动举手,理由是她在幼儿园是担任班长的,我真佩服眼前这个小个头女生的勇气。她就这样  相似文献   

2.
严飞 《云南教育》2009,(21):28-29
虽是隆冬,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却是热腾腾的。以“走进城市,拓展眼界”为主题,由61名农村孩子参加的“三生教育”冬令营活动在建水县举行。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整个冬令营活动始终贯穿了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主旨,让孩子们真正懂得了只有拥有了生存本领的人,  相似文献   

3.
黎惠清 《广东教育》2009,(6):108-108
教师要懂得如何“钻进”学生心里:做一把大伞,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呵护;做一屡阳光,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温暖;做一条大河,让学生领悟到什么是宽容……要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然后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4.
姚妍君 《课外阅读》2011,(7):297-297
转眼间工作已经四个年头,期间一直承担着班主任工作。四年里可爱的学生们在一天天的长大,我作为年轻老师也在和学生们一道成长着。四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懂得只有走进孩子心里,了解他们的世界,才能触摸到他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才能与他们的心灵进行对话,才能开展有效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导。在日常教学中,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需要从“心”开始,走进学生心里,为学生打开心灵之窗。能否走进学生心里,关键取决于教师是否真正“以学生为本”,关爱、倾听、尊重、理解是最起码的条件,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敬重和亲近,“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才能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魏丽萍 《甘肃教育》2013,(23):24-24
一、班主任对待学生要有爱心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几年里,我深深体会到“爱”真正的含义和师爱在教育中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一个微小的“爱”的举止,传到孩子们心里.  相似文献   

7.
鲍广梅 《学语文》2021,(2):26-27
当前,如何让00后的孩子领悟到记录着宝贵精神财富的“红色文化”的价值,成为一个摆在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在日常语文教育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近经典、重温历史,让“红色文化”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并内化为一种精神的滋养。  相似文献   

8.
一滴水可以折射七彩阳光,一堂课可以看出教学中的精彩艺术。把语文课上到孩子的心里,激起他们心底的涟漪,激起他们智慧的浪花,唤起他们澎湃的激情,才是高效语文教学课堂,才是教师追求的终极目标。 我认为,作为语文老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人格魅力,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让孩子“心灵丰满”起来,“精神充实”起来,把语文课上到孩子的心里,以语文课为“一石”,激起孩子心中“千层浪”。  相似文献   

9.
文静 《家长》2009,(11):16-16
朋友说起十四岁的女儿,满肚子的牢骚,说女儿冷漠,不懂得心疼父母,不知道为别人着想,心里头只有自己。朋友对我说:“你是文化人,又常看书写文章,给我出个主意,看看怎么教育孩子,让她有点爱心,懂得体贴大人。”  相似文献   

10.
正"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这么富有哲理的话,出自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之口。参加工作二十年来,我始终牢记这句话,在教育教学中深入钻研,不断探索,以"爱"为核心,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阳光教育风格,对学生进行阳光教育。一、用阳光的心态面对学生,和学生一起成长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1.把关爱的阳光洒向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我的很多学生都不懂得说“谢谢”,也许这不是个别现象,现在的很多孩子都不懂得“感谢”是什么,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索取。  相似文献   

12.
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才能教育好孩子。教育根植于爱,尤其是对待智障学生,更要倾注大量的爱。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待智障学生,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大到生病住院,小到嘘寒问暖,老师都要时刻把学生装在心里,用慈母般的爱去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呵护他们的自尊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智障学生的朋友。  相似文献   

13.
禹倩楠 《小学生》2011,(2):35-35
只有懂得尊重学生,学生才会自尊、自信、自强不息,才会懂得尊重他人,热爱集体。 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中曾提出“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头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其实绝大部分学生都愿意尊重别人,更愿意被别人尊重,只有当他们的自尊心被别人肯定和重视时,他们才会不断追求,进取向上;才会自尊、自爱、自信,也才会懂得在做错时自责、自我反省、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如果失去了自尊,他们也就走向了颓废,走向了“死亡”。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曾说:“要当老师,先学会当孩子。”孩子和成人并不拥有同一片天空,我们只有变成孩子,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看到他们真实的也是丰富的内心世界;只有变成孩子才能将教材童化、趣化、活化,才能贴近孩子的生活,易于他们接受。只有以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以孩子的视角读课文,品字词,孩子们才会畅谈所想,无拘无束。  相似文献   

15.
我的很多学生都不懂得说“谢谢”,也许这不是个别现象,现在的很多孩子都不懂得“感谢”是什么,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索取。当你很关切地对他嘘寒问暖的时候,他不会说“谢  相似文献   

16.
心理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我们要善于找到学生心灵的突破口,与学生“共情”,走进学生的心里,在他们的心里去灌输道德品质体系,从而达到德育的“自律”效果。  相似文献   

17.
要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那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走进“问题学生”的心灵世界那更是难上加难。广州市新穗学校就是这样一所专门招收12—17周岁行为偏差的“问题学生”进行教育矫正的特殊学校,学校在多年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教育探索中形成了“日记教育”这样一种传统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8.
陆琴 《文教资料》2009,(10):204-206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比较棘手而烦琐的工作.本文作者结合几年的工作经历,从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探索班主任工作的切入点--要走进学生的心里,并总结出只有在爱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  相似文献   

19.
《争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初读《争吵》,就觉得这是一篇很容易走进学生心里的文章,仿佛一位明白事理又爱面子的小男生在述说着所有孩子都经历过的,发生在身边的事。因此认为学生非常好理解,  相似文献   

20.
每当我站在校园门口,看着走进走出的“祖国花朵”,他们窄窄的鼻梁上过早地架着一副与小脸蛋极不相称的硕大近视眼镜,心里油然生起了一股不可名状的悲哀,“孩子,你好可怜哟!”禁不住要问一声——“眼镜”学子知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