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长期以来,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一直是翻译界争议的焦点,有的坚持异化翻译观,有的主张归化翻译,还有的认为异化翻译是大势所趋,归化翻译是必要手段,从功能学理论和文化差异的角度来诠释异化和归化翻译,作为翻译策略并不排斥彼此的存在,如何灵活地妙用异化和归化翻译法并在彼此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和最切近的关联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李倩  王慧娟 《双语学习》2007,(6M):12-13
本文作者在前人探讨异化和归化的基础上,从跨文化角度,结合具体翻译实例,对异化和归化及其各种翻译方法分析。引言部分介绍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然后谈到异化与归化的提出。第二部分谈到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度,并介绍异化过程中的方法:直译,直译加注。第三部分提及跨文化翻译中的归化度,并结合实例论述了翻译方法:意译及意译加注。最后,作者总结全文并表达自己对异化和归化发展趋势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翻译应以异化为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归化与异化作为翻译的基本原则,是译界近年来所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人们对于归化与异化众说纷纭,见解不一。然而,在跨化翻译中归化与异化是译必须面对的选择,应该坚持哪一种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通过分析归化与异化的利与弊以及化信息的传递效果,认为跨化翻译应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  相似文献   

4.
归化和异化通常被认为是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的两种基本手段。在句法层面上,似乎不存在归化和异化之争。但实际上,虽然对句法进行归化处理是翻译的基础,句法异化的现象在翻译中也存在。但是异化现象多出现在英汉翻译中.汉英翻译极少使用异化的手段。本文对上述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探讨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翻译界一直把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方法看作是对立体,对二者的争论伴随着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持续不断。本文通过分析归化和异化的概念,以及一直以来关于争论归化、异化与直译、意译之间的关系,对归化和异化各自的优缺点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阐述译者在语言层面应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在文化层面应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思想。最后指出归化与异化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6.
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是英汉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个重要的方法,归化翻译方法的原则主要是以目的语的文化为归宿;异化翻译方法的原则主要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方法在翻译实践中应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7.
黄晓丽  苏瑜 《海外英语》2011,(10):192-193
归化与异化之争在翻译界由来已久。从异化和归化的英语对应词的来源和内涵入手,可明确异化和归化的含义,使该术语的概念界定更加准确。异化和归化作为翻译策略,与直译、意译有一定联系,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涉及到语言形式和文化内容两个层面,因此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可以采取异化和归化互补的双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归化?异化?     
归化和异化一直以来成为特别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归化是翻译的歧路;有人认为归化不能达到翻译和文化交际的真正目的,应该完全采取异化,显露差异;有人认为中国的文学翻译应该是"从归化趋向异化".笔者认为只有归化和异化的结合,才能做到更好的翻译.  相似文献   

9.
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热点。有人认为归化和异化是对立的,有人认为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本篇从翻译的目的和源语文本类型的角度,分析了如何选择归化和异化翻译。  相似文献   

10.
在模因论的基础上探析翻译模因与文学翻译策略的关系。提出用辨证法去分析归化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即当归化异化都可取时,首选异化。反之,该归化则归化,该异化则异化。归化异化是同等重要的两种翻译策略,各有所长,两者应统一于译文被译文读者接受、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审美诉求的文学话语,俄国形式主义者为其标举了陌生化理论,但陌生化并非文学话语的唯一元素,陌生化必须以熟悉化为背景,熟悉化规范着陌生化,陌生化又丰富了熟悉化,文学话语的生命之树就是在陌生化与熟悉化这两种维度中繁衍更新。  相似文献   

12.
归化与异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翻译态度,它们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但它们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异化与归化都有各自的优势,也各有各的缺陷。在翻译中,归化是最常用的手段,而异化的翻译也在保持对原文的忠实、促进文化交流和吸收外来词语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了霍克斯翻译《红楼梦》时采用异化译法(这是不同于其基本翻译策略的反向译法)的场合和条件,并对这些例句进行了分类和归纳。这一研究表明,霍克斯在翻译过程中并非只运用归化手法,还在译本中灵活运用了异化手法。就单个译本而言,异化或归化都不可能是唯一的翻译策略,二者往往交织在一起,互为补充,各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归化和异化的争论由来已久。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发展,目前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都呈现出异化译法占主导地位的趋势。本文以归化、异化为切入点,分析《阿Q正传》杨宪益译本,目的在于说明在翻译中应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在不影响读者理解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著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5.
异化归化是文学翻译的两种策略,翻译研究从直译意译到异化归化完成了从方法到策略的飞跃。回顾我国近百年文学翻译史,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宏观轨迹一目了然。异化翻译试图通过译文求新求异,以促进本土语言和文化更好地发展;归化翻译则力求异质因子本土化,用来迎合社会、政治及文化要求。虽然在我国异化派和归化派曾为主宰文学翻译策略据理力争、互不相让,但是依据辩证分析,不难看出二者之间不存在非彼即我、你死我活的绝对对抗,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相似文献   

16.
可以用归化和异化的方法和策略对语言层面的翻译和文化层面的翻译进行有效的处理。在一种民族语言尚未成熟时,侧重语言形式的异化和文化因素的归化,并以语言形式的归化和文化因素的异化为辅;而当民族语言走向成熟时,则应侧重文化因素的异化和语言形式的归化。同时以文化因素的归化和语言形式的异化为辅。两个层面的归化和异化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另外,应该尽量避免两个层面的归化和异化过度。  相似文献   

17.
归化和异化:两种相辅相成的翻译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化和异化的争论由来已久.本文回顾并分析了我国翻译界就这两种翻译方法争论的历史,指出是用偏向归化的译法还是异化的译法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认为,译者应根据翻译内容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既可采用归化译法也可采用异化译法,或将两者有机结合的方法.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和文化交流的深入,异化翻译法将是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翻译的倾向争论经久不衰,其中归化与异化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本文从新的双向角度(宏观与微观),结合哲学理论(对立统一论),提出对于归化与异化的最新诠释。翻译的目的是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因此从宏观把握,异化是文化翻译的正道。在微观层面,是语言的操作分析,应该归化与异化杂合(语言转换从属于,服务于文化转换)。这一崭新的视角有助于归化异化理论的科学发展,有助于翻译理论实践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翻译中对跨文化因素的处理往往采用“归化”和“异化”两种不同的手段,从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来看“中华龙”与“dragon”,把“龙”译为“dragon”是属于归化的策略;从后殖民理论吸取营养的异化翻译策略来看,则将归化翻译视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和征服的共谋,是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或翻译技巧上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带有颠覆性的政治和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20.
翻译界从直译和意译的争论转向翻译的异化和归化的过程,标志着社会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所造成的障碍越来越被译者所重视,过度的归化或者异化不利于原文的风格和思想的再现,本文主要论述归化和异化需使用得当,不可过度片面强调归化或者异化单方面的作用,两者是一对对立而统一的矛盾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