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任务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或程序,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来看,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的方法,是师生相互联系的一种方式。为了与广大教师交流  相似文献   

2.
羿莎 《教师》2013,(19):48-49
变革是社会持续进步的内在动力源,任何一项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密切关联着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和范畴。一般来讲,每一具体的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得借助一定的物资设备和教学的技术手段。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路径和一整套工作形式,它包括教师所采用的教的方法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所采用的学的方法。教学手段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相似文献   

3.
一、体育教学方法的本质教学方法的本质是一种运动规律和运动形式,它规定人们按一定的操作行为去活动.因此,揭示体育教学方法的本质,就不能将教学方法等同于教学场地、器材、设施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是对物质手段与方法手段的具体运用.而教学手段是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  相似文献   

4.
一、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本质含义 模式是学科课堂教学的一种策略体系。首先它体现了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学理论。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或教学理论,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其次,课堂教学模式是师生双边活动、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组织形式和实施程序的综合体。因而可以这样说,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在教师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成熟而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程序。这个课堂教学结构程序,就是有机地融内容、方法、手段、组织形式和活动程序于一体的一种教学的实施策略。 二、教…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要教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而且更要教学生会学、能用。让学生阅读评讲参与教学,是师生相互沟通,创设乐学情境的有效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针对教材的难易程度,按照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有选择地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评课讲课,充分...  相似文献   

6.
所谓教学方法,按其本义来讲,理应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它是教师和学生二位一体的活动,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这就是教学方法的本质。事实证明,在历史学科的教学改革中只搞单一的教法改革是片面的,改也是无针对性的、盲目的,而且也不能深入持久。因此,必须把改革教法与指导学习方法同步进行。即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传授掌握知识的方式、方法,学生在转变学习观的基础上主动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使“教”与“学”两者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国内教育界把教学方法一般归纳为四种体系,把历史教学法概括成两种流派。就是讲授方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教学方法的概念及其划分谈到教学方法,过去的一些书刊中,常常只是指教师“教”的方法,而很少涉及学生“学”的方法.其实,教学方法,应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个方面。对于这个应从教学过程的实质去理解。由于中学物理教学过程是一个包含有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和采用涉及到教学的目的、教学的思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对象、教学的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手段的应用等多方面的问题,因而对于教学方法的划分时,根据不同,划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对教学方法的概念应该这样理解:教学方法由教法与学法两个部分组成;教学方法是教书育人的方法;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活动有序进行的手段;教学方法是师生交流信息、相互作用的方式.构成教学方法有四个基本要素: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四个要素是相互联系、有机结合地发挥整体作用.研究教学方法应该以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为指导,同时应吸收“三论”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9.
教学方法具有双边性,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法又包括学生的学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这种教学方法观渗透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了教学的“以人为本”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思想,既关注了如何教,更关注如何学,是教和学的统一。学习和推广先进的教法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作指导,需要深入理解和把握其内涵。1.要凸现学法的研究;2.要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相结合;3.一线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对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研究,并且将教法的研究自觉地纳入学法研究的范畴,努力实现最佳学法与最佳教法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学法概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有法,教无常法。如果语文教师不论教什么课都只用一种方法,年深月久也容易僵化。因此语文教学法应该是多元的、灵活的、发展的,并且不断有所创新。   教学方法是师生达到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有的学者定义说:“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的活动方式,也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任何教师,只要从事教学活动,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巧妙的或苯拙的教学方法,离开教学法的教学是不存在的。因此,教学法特别讲究高效和实用,…  相似文献   

11.
概念教学不能简单地用“一定义、二要点、三注意”的形式去讲,应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并充分暴露概念理解中的问题,从而形成对概念本质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2.
教学既是日常生活概念,又是教育学的科学概念。教学这一概念是基于对人类社会文明经验传承的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在不同语境中,其外延有宽有窄,差别很大。在教学论学科中,教学主要指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它是一种师生双边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教与学是教学不可或缺、同时存在的两个方面,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科学地把握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关系,准确地把握教师教的要义(即教学生学),是深入理解教学这一概念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学法为主线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讲教师要从低年级开始着手抓学法指导;其二是讲教师教学的全过程应自始至终贯串学法指导;其三是讲要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形成技能。首先,要注重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现代教学理论中的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因此,...  相似文献   

14.
教学是为了教会学生学。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考虑自己的教学,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共同活动的工作方法,教学方法具有双边性,即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教学方法首先以教师的教学目的和选用的教学手段进行的活动为前提。同时也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说课是依照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等主要因素,把备课、上课等主要教学过程从理论角度,进行阐述并安排教学内容与程序,选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也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相互进步的过程。会不会说课,能否说好课,是值得研究的。一、说课的目的与作用由于说课中不单要说出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更要从理论角度说出教师为什么要这样教和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学。所以,说课不仅能体现出一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说课不仅能促进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理…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主要通过思维去掌握语言的本质 ,从而增强语感。不善于思维 ,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语法概念 ,理解教材内容 ,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因此 ,在英语学习中 ,思维与学习效果有直接关系。一、培养学生思维的自觉性许多学生认为学英语就是死记硬背 ,课堂上老师讲什么 ,就学什么 ,不动脑筋去思考。改善现行教学过程是最主要的办法是变单纯讲授为有讲有学 ,变死记硬背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例如 :教师在教学生完成时态和被动语态时要用到动词的过去分词 ,过去分词的构成形式有规则的…  相似文献   

17.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教与学、师与生在教学过程中有着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交际.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教与学是互为影响的一种双向交际关系.教师的教不断影响学生的学和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学也在不断影响教师的教,并在促进、检验着教;师生之间的交际影响具有相互反馈的双向交际作用.实质上,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之间的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18.
论教学是有教的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教学概念的理论界定和理解应该说是教学论学科的第一问题。本文认为,教学是有教的学。有教的学是继无教的学之后出现的特殊形态的学习;教和学仅在“有教的学”中相互依存和统一。在一定的教育目的下,教和学是相互匹配的。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教和学的匹配问题以及“有教的学”的系统运动,其任务是要发现在一定的教育目的下,教、学匹配构成教学系统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9.
概念学习是高中生物学习的基石。在进行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时,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联系生活导入概念;引导学生合作辨析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通过感知、辨析掌握概念的本质与内涵,进而提高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教与“教”并非二元对立,它们的内容、对象、目的和方式不同。教与“教”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不能因为教对“教”作用的延时性、综合性、错位性等特点而否认教对“教”的直接作用。为了促使“教”可教,我们应培育共同经验,加强“教”学体验;理论镶嵌实践,构建立体化课程;改造言说方式,融入本土化理论;改造教的内容与形式,强化教学学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