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郎藤锦 《科教文汇》2014,(4):196+204
社交恐怖症的发病年龄大多为青少年时期。为了加强中学生对社交恐怖症的了解,预防及自我治疗,对四川某中学637名学生采用社交恐怖症自我测试和CCMD-3进行社交恐怖症的调查。72.5%的学生说自己曾经有过社交恐惧,经常有这种情况的占12.5%,其中女生比男生多,高中生比初中生多。有1.8%的被初步诊断为社交恐怖症。  相似文献   

2.
李春民  李焕 《科教文汇》2013,(12):175-176
通过运用森田疗法和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对一例社交恐怖症患者进行了咨询。通过咨询,求助者的社会交往障碍得到基本的控制,基本达到了咨询的效果。经过这次咨询,证明森田疗法和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对社交恐怖症进行咨询和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李春民 《科教文汇》2013,(36):175-176
通过运用森田疗法和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对一例社交恐怖症患者进行了咨询。通过咨询,求助者的社会交往障碍得到基本的控制,基本达到了咨询的效果。经过这次咨询,证明森田疗法和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对社交恐怖症进行咨询和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9,(7)
本文是一例有严重的社交恐怖症的咨询案例报告。来访者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及生活事件,出现了社交恐怖症,人际交往中遇到刺激容易引发惊恐障碍,出现身体颤抖、四肢僵硬、呼吸急促,每次发作约一刻钟左右。社会功能受损,回避人际交往,无法正常上课,来访者很痛苦。在咨询中,咨询师运用了认知领悟法和系统脱敏法,经过八次咨询,来访者对人际关系的不合理理念得到了改变,人际关系明显改善,自信心得到提升,学习生活基本正常,咨询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研究有留守经历的初中生的社交焦虑状况以及留守经历对初中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对贵阳市白云区某中学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学生,社交焦虑高于生活在非单亲家庭的学生;(2)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比城市的孩子更容易产生社交焦虑;(3)非独生子女家庭长大的学生比独生子女家庭长大的学生在社交中更为焦虑。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高校研究生应对方式、社交焦虑和自我和谐的关系。方法:使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交焦虑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采用简单随机取样,对200名在校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研究生应对方式、自我和谐在年级、专业、来自于均无显著差异,社交焦虑总分得分研一显著高于研二,农村显著高于城镇;研究生在应对方式、社交焦虑和自我和谐各因素(除自我刻板性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社交焦虑对自我和谐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结论:研究生的应对方式、社交焦虑对自我和谐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11)
箱庭疗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心理治疗方法,来访者在咨询师陪伴下,自由选择中意的沙具,并且在特制沙箱游戏,由此产生心理投射,进行自我创作,探索自我能量,从而治愈,实现自我完善与提升。在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可用于学生社交焦虑和社交问题干预中,让学生的社交焦虑、恐惧情绪得到缓解,提交其社交能力及团队写作能力,也可用于学生自尊与自我接纳问题的干预中,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视自己内心的想法,实现自我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在现有社交网络用户自我披露领域的研究中,出现了大量混合性的实验结论。同时,当前学界针对用户披露内容的挖掘尚浅,存在角度单一、划分离散且不全面、社交网络媒介特性缺失等问题。[方法/过程]通过引入自我差异理论,挖掘社交网络用户自我披露的内容特征。以社交网络用户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基于筛选获得的344份问卷,采用多元逻辑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结论]隐私、信任、社会资本因素对用户社交网络披露不同自我维度的频率及偏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新角度的引入加深了对社交网络用户自我披露的理解,也为后续研究的展开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随着社交媒体倦怠等现象的出现,社交媒体用户的自我披露意愿降低,影响了社交媒体平台的良性发展。研究社交媒体用户的自我化身相似性维度,并明确其对自我披露意愿的影响,可以指明社交媒体平台未来的发展方向,也能够进一步完善自我化身相似性的理论框架。【方法/过程】总结归纳既往文献和实际应用,深入分析自我化身相似性的不同维度,开发自我化身相似性量表,通过镜中我理论、普罗透斯效应、第三人效果等,建立自我化身相似性与自我披露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结论】自我化身的文案相似性、形象相似性和行为相似性均对社交媒体用户的化身认同产生正向影响,且用户的化身认同感越高,其信息自我披露意愿也越高。【创新/局限】从化身相似性入手分析了社交媒体用户的态度变化,并开发了适合我国社交媒体研究使用的自我化身相似性量表。局限在于只观测了社交媒体用户的自我披露意愿,没有进一步观测用户的披露行为。  相似文献   

10.
《发明与创新》2009,(5):5-5
最新研究发现,有雄心、有组织性而且办事认真的人比那些鲁莽冲动的人更容易长寿。 虽然这样的人可能给人以死板的感觉。但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显示,这些自我控制能力强的人比那些喜欢冒险的人更健康。在预测健康方面,心理个性和医疗因素、社交因素同样重要,办事认真的人最多可多活4年。  相似文献   

11.
郭佳 《现代情报》2017,37(8):49-56
社交问答平台因满足用户对知识精准化与细分化需求,兼具社交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仍存在活跃用户少,知识贡献积极性不高从而难以激发知识创新等问题,因此研究社交问答平台个人创新行为影响因素,对改善平台服务有重要意义。以社会资本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为理论基础,本研究从知识贡献角度建立了社交问答平台个人创新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对研究模型和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乐于助人、知识自我效能和互动强度是影响社交问答平台知识贡献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用户个人创新行为。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增强社交问答平台用户知识贡献意愿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郝晶  杨晓 《科教文汇》2009,(23):85-85
通过对某中学的青少年调查,发现有20%的同学有不同程度的恐怖症现象,说明现在青少年中恐怖症现象已经普遍存在,已经影响到他们的性格形成。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从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分析恐怖症存在的原因和机理,运用认知疗法治愈患者,起到了很大的引导和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1966年,Marks和Gelder首先对社交恐惧症进行了描述,1980年DSM-Ⅲ将社交恐惧症吸收为一专业名词。此后对社交恐惧症的研究逐渐增加。青少年正处于身体迅猛发育和心理不断成熟阶段,情绪波动很大,关注自我,因此也是最容易患社交恐惧症的一个群体。本文主要研究青少年这一特定群体社交恐惧症的症状表现及形成原因,并尝试运用个案社会工作的方法对青少年社交恐惧症进行矫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用户头像是用户在社交媒体上自我呈现的重要标识,研究用户头像变更行为的影响因素,有 助于理解用户在社交媒体自我呈现变更行为特点,为社交媒体用户管理和维护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过程】 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分析1698 条知乎问答数据,以头像更换为例探索性研究社交媒体的用户自我呈现变更行为的 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用户头像呈现变更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5 个主范畴:个体特性归因、情感满足归因、社 交归因、尊重归因、媒介归因。其中个体特性和情感满足归因是内部驱动性因素,社交和尊重归因是外部驱动性因 素,媒介归因是中介因素。  相似文献   

15.
调查吉林省护理本科生的社交焦虑状况和自我价值感的基本状况,探讨护理本科生的社交焦虑基本特点及其与自我价值感的相互关系,提出改善护理本科生社交焦虑、提高自我价值感的相关措施,以促进护理本科生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代宝  刘业政 《现代情报》2015,35(4):159-163
本文通过对SNS用户玩社交网络游戏行为相关研究成果的系统分析,发现被用于社交网络游戏行为研究的理论主要有使用与满足理论、技术接受模型和心流体验理论等;社交网络游戏行为的动机主要为休闲娱乐、社交互动和自我展示;而社交网络游戏使用和持续使用的影响因素包括认知性因素、情感(体验)性因素、态度性因素、人格因素、社会性因素和技术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运用积极心理学方法对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加以疏导,不仅为学生在面对职业挑战时提供了坚实的心理支撑,而且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职业成功奠定了基础。通过培养强大的心理韧性、深化自我认知和优化社交技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更加自信地迈向职业生涯,展现他们的最大潜能。  相似文献   

18.
李琪  王璐瑶 《软科学》2017,(8):95-98
采用沉默螺旋理论研究用户在社交平台进行意见交流和发布的影响因素,构建被孤立恐惧、自我审查意愿与发声意愿的概念模型,对意见气候情景进行分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感知意见气候对其发声意愿无显著影响,用户的被孤立恐惧与自我审查意愿显著负向影响其发声意愿,并且被孤立恐惧程度与自我审查意愿正向相关,即社交媒体环境下沉默螺旋效应依然存在但与传统线下环境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9.
谢展洪 《今日科苑》2007,(2):121-121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我们要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学生能全面的得到健康发展。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属心理健康者,但也有约占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据天津市的统计,在该市5万名大学生中,约有16%以上的学生分别患有恐怖症、焦虑症、疑  相似文献   

20.
黎淑晶 《科教文汇》2023,(17):161-164
目的:探讨护生社交焦虑影响因素及现状,为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文献梳理的方法了解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通过社交焦虑量表对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护理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护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总体较高;社交焦虑水平在性别、年龄上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应从高校、辅导员、学生个体和家校联系等途径来帮助学生缓解社交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