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心雕龙》对楚辞的思想意义、艺术特色、产生条件、地位影响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其高明卓异之处 ,在于他能从文学发展的角度充分肯定楚辞产生的历史意义和对后世文学的重大影响 ,即以通变的观点来论述楚辞的渊源、楚辞的新变和楚辞的影响。刘勰认为一代文学的新变 ,既要接受“世情”和“时序”的影响 ,也要善于从传统文学中合理地汲取养分 ,因此 ,他主张“悬辔以驭楚篇”、“酌奇而不失其真 ,玩华而不坠其实”。  相似文献   

2.
从文体学的角度看,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篇具有特殊的意义。它第一次将"骚"单列为一种文体,萧统的文学观显然受到刘勰的影响。《昭明文选》按文体编排,将"骚"单列,在"赋"、"诗"之后,位居第三。《辨骚》篇中由于刘勰的宗经思想带来了理论上的矛盾,并对楚文化及战国文化对楚辞的作用论述不足。  相似文献   

3.
刘勰论创作     
刘勰字彦和,原籍山东莒县,寄居江苏镇江,一生经历了宋、齐、梁三代,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理论家。他的名著《文心雕龙》,总结了前人的创作经验,结合自己的主张,论述比较全面,体系比较完整,议论比较精凿。这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方面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著作。全书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著作和论述中,虽然没有使用过形象思维这个术语,但对形象思维的特点却作过相当鲜明而生动的描写和论述。南朝齐梁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就详细地论述到形象思维问题。他把作家在进行创作中的艺术构思活动称之为“神思”(有时用“思理”或“文思”),其内涵与形象思维相近。他在研究了过去的文学作品、总结了历代作家的创作经验和借鉴了前人有关文学理论批评的著作和论述之后,认识到作家在观察生活、提炼素材、塑造形象的整个过程中,在进行艺术构思的过程中,思维活动的方式是具有自己的特点的。他把这种特点概括为“神与物游”,并对“神与物游”的内容归纳为:“物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刻镂声律,萌芽比兴。”  相似文献   

5.
刘勰论布局     
文章的布局,就是对材料的组织安排。它是文章内容赖以充分表达的重要艺术手段。刘勰对文章的布局谋篇,十分重视。他在《附会》篇里,专门论述了这个问题。刘勰认为,布局谋篇的作用在于“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这就是说,搞好布局谋篇,就是为了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使内容丰富而不混乱。怎样搞好布局谋篇呢?刘勰认为,必须做到以  相似文献   

6.
刘勰(协)字彦和,南北朝时代人。他的生卒年月,史无明文记载,约在公元465—520年左右。他幼年丧父,家贫好学,以毕生精力,撰写了我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此书理论体系完整,写作态度严谨,引用材料丰富,探索问题广泛,不愧为我国古代文论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7.
“知音其难哉!”——正确地评论多么不容易!刘勰发出这样的感叹,不是没有缘故的。他指出,当时的文学批评有三种毛病:一是“贵古贱今”,二是“崇己抑人”,三是“信伪迷真”。  相似文献   

8.
刘勰论汉赋     
在中华民族悠邈浩繁的文学长河中,在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所谓雅文学中,赋也算是其中的一种吧。比起诗文,赋属晚出,但它一经问世,便迅速繁衍发展,从“六艺之附庸”而“蔚成大国”,成为汉代文学的正宗。它统治两汉文坛四百年之久,受到帝王们的重视与提倡,吸引了众多文士为之沤心沥血,耗尽了精力与才思。后来,它缓慢地走过了抒情小赋、骈  相似文献   

9.
刘勰论风格     
“风格即人”。这是十八世纪法国科学家布封说的一句名言。刘勰尽管没有使用“风格”这个术语,可是他对风格问题却说得较详细。他说作家“才有庸儁,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所以“各师成心,其异如面”。文学风格的多样化虽是因人而异,但也可归纳为几种基本类型。刘把不同的文学风格分为八类:  相似文献   

10.
刘勰论读者     
刘勰的《文心雕龙》以文体论和作家创作论为主,而读者作为文学作品的接受者和鉴赏者在书中仅处次要地位。在整部《文心雕龙》之中只有《知音》这篇文学鉴赏论较集中地论述了一下读者,我们不妨从这篇文章中一窥刘勰对读者的界定、要求以及评述。一、《文心雕龙·知音》中读者的范围及类型所谓读者即刘勰所言之“观文者”。《知音》中  相似文献   

11.
刘勰论修辞     
刘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卓越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他的《文心雕龙》是流传到现在的一部我国古典文学理论和批评方面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著作。这部著作,深刻而系统地讨论了有关文学方面的重要问题,尤其重视语言的运用。全书五十篇,论及语言者达五分之一以上。兹仅就其论修辞方法者,略述于下:  相似文献   

12.
刘勰论比兴     
刘勰认为毛《传》袖标兴体,以比显而兴隐,赋明而兴微,而且比赋往往包含于兴之内,故云独标。在论及比与兴的关系时,刘规指出:在艺术创造过程中,往往“赋比兴三法同时并用”,而且以兴为基础,为骨干,展开赋和比的运用。赋是展开具体形象的铺陈、钩勒,比则运用譬喻手法进行切意和切象的描写。强调“兴则环譬以托讽”的体现,即回环取譬,托讽深微,寄情婉曲,周惬缠绵。”“兼兴中有比,尤为新奇,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13.
建安时期文学创作活跃,成果辉煌,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建安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是继往开来的。而对建安文学最早作全面研究,并给予很高评价的,则是刘勰。我们要探讨的建安文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在《文心雕龙》中,他或多或少都有触及,有的还达到了相当深度。这对我们自然有启发。本文试就刘勰所论及的主要问题作一综述,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勰的《文心雕龙》成书于一千四百多年以前,是我国古代文论的代表作。这部著作能够流传下来,倒有一则“文坛佳话”。 据《梁书·刘勰传》记载:“初,勰撰文心雕龙五十篇,论古今文体……既成,未为时流所称。勰自重其文,欲取定于沈约。约时贵盛,无由自达,乃负其书侯约出,干之于车前,状若货鬻者。约便命取读,大重之,谓为深得文理,常陈诸几案。”  相似文献   

15.
刘勰《文心雕龙》全书中直接论述陆机的文字,达二十则之多(《隐秀》篇补文一则未计),在其所论到的163位作家中,堪称首屈一指,可见其对陆机的高度重视。二十则中,有对陆机《文赋》的评价,有对陆机才气的评说,有对陆机文学渊源的窥测,有对陆机用事、制韵得失的评判,而更多的是对陆机作品风格的具体评论。通过对刘勰论陆机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陆机这一号为“太康之英”的著名作家,而且还可以窥见刘勰所持的文艺批评标准。  相似文献   

16.
"鸿都门学"是东汉灵帝时重要的政治文化事件,遭到阳球、杨赐和蔡邕等儒学士大夫的激烈反对。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转述杨、蔡之论,也表达对鸿都门学的鄙夷。但刘勰对鸿都门学的抨击,已不是政治立场的是非问题,而是基于他的文学思想观念所做出的考量。对于鸿都门学的评论,历来褒贬不一,存在较大的分歧。其实,应该把历史上的政治事件本身的性质与它产生的间接影响分开来认识。设置鸿都门学士,是昏聩荒唐的汉灵帝的一桩荒唐事,但客观上对于曹魏时期文学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刘勰所谓"其余风遗文,盖蔑如也",一笔带过,是有失允当的。  相似文献   

17.
刘勰讲文学批评 ,专设《程器》一篇 ,讲作家的才、德。认为才可“彪外” ,但须“弓朋(充满 )中”。“中”决定“外”。因此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 ,首次以“文德”命题 ,强调作家的品德修养。但遗憾的是 ,他在《程器》篇中 ,虽然提出了“有懿文德”的命题 ,却只是要求作家的文德  相似文献   

18.
刘勰认为作品是情理与文辞的统一,“味”是伤口带给读者的感觉;“隐”的表达产生“味”,“味”即情意的含蕴丰富,体会不尽。“隐”是将情感蕴含在艺术形象即景物描写中,通过言外之意委婉传达,达到“物色尽而情有余”。刘勰的论述影响中国古代诗歌创作追求情景浑融、情意无穷的审美建构和广阔深邃的艺术境界,也影响诗歌批评探讨总结诗歌意境的审美特征,是中国诗学意境理论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9.
刘勰对历代批评观点进行批评,提出若干批评的忌戒,归纳起来有十六条:忌理论迁就创作、忌以最高统治者的意见为准、忌竞于诋诃、忌因身份经历影响客观评价、忌雷同一响、忌人情因素、忌贵古贱今、忌信伪迷真、忌崇己抑人、忌徒张虚论、忌以鉴赏代批评、忌以偏隅拟万端、忌深废浅售、忌未思而随意、忌遗漏、忌苟异。刘勰正是以前代的批评实践为参照,提出了自己的批评体系与批评观。  相似文献   

20.
楚辞     
《楚辞》是汉代刘向编订的一部文学总集,收录了战国时代楚国人屈原、宋玉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辞赋共十七篇,它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它的文学影响,要高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