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感的力量     
孩子和成人一样,对外界事物的刺激会产生诸如肯定、否定、喜、怒、哀、乐的表现,这种心理反应就是情感,即孩子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对于幼儿来讲,除了生理上的需要(吃饭、饮水等),就是对情感的需要了,因此,情感对幼儿的身心发  相似文献   

2.
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关键是懂得怎样去爱。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尊重孩子,欣赏孩子,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需要关心和爱护,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和个性。理解幼儿就是需要我们在一切活动中带着一颗“童心”,设身处地对待幼儿的行为、需要、兴趣和表现。尊重幼儿就是要求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从幼儿的需要和特点出发来爱护他们。在对事物的接受程度上有的幼儿接受得快、有的幼儿接受得慢。教师不能因为有的孩子接受得快就视他为“优生”,有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唐玉芹 《中学生电脑》2011,(1):29-29,31
在教育工作中,老师需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以幼儿为本”。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尊重每一位幼儿,与幼儿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幼儿才会对老师产生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4.
“爱心”这种崇高、无私的情感,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产生的,更不是父母给孩子充分的爱,孩子就会自然产生相应的爱。当今,独生子女的爱心缺失已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已成为幼儿期情感教育的焦点。作为人类的启蒙老师,有义务、有责任唤起孩子内心爱的情感,把爱的种播进孩子的心田,培养孩子用爱心创造美好的世界。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爱心呢?  相似文献   

5.
<正>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满天下。"师德的核心是爱幼儿。热爱幼儿是师德中至为重要的一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幼儿,这是师德的至高点,真正如陶先生那样拥有了这样的境界,我们的教育就是无往而不胜的。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幼儿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幼儿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一、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幼儿的心灵教育是爱的别称,教育孩子就是爱孩子。师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和行为的总称,包括对幼儿的了解、关怀、理解、尊  相似文献   

6.
一、创设爱与宽松的环境爱的需要是幼儿最基本的需要之一。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是以情感为纽带的。教师是幼儿心目中的偶像,教师发自内心的关爱会潜移默化地使幼儿习得积极的情感和行为。教师对幼儿的关爱、尊重能使他们产生安全感、信任感,使他们变得自信,这直接关系到幼儿能  相似文献   

7.
宋鑫 《现代家教》2002,(8):42-42
爱的情感是双通道的,既要让孩子得到爱,又要让孩子学会爱。我们要帮助幼儿尽早地学会关心学会爱。一、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学会关心学会爱幼儿良好品德行为的养成是需要一个反复训练过程的,而日常生活则为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在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成功的幼儿教育,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我的体会是必须“寓教于爱,寓教于动,寓教于乐”。一、寓教于爱经验告诉我,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爱就是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只有全身心地爱孩子,才能干方百计地教育孩子。只有把自己爱的情感通过多种形式“投射”到幼儿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产生情感的“共鸣”、“共振”,而“共鸣”、“共振”状态下的教育,才是最有效最成功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胡丽敏 《山东教育》2005,(33):28-29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从熟悉的“家的集团”进入第一个“社会集团”——幼儿园,从独享父母之爱到分享老师之爱,接触的人、事、物都是全新的。幼儿的依恋情绪就表现得较为强烈.情感的心理需要也比较突出。孩子在活动中需要有情感的依托、情感的支持。而区角活动正是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利用、积累、  相似文献   

10.
情感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丰富而健康的情感是人们精神生活得以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幼儿有很多情感需要。家长需要满足孩子的各种情感需要,才能使其人格得到健康的发展。   被别人爱的需要 家长要经常给孩子以鼓励、赞扬的表情和亲切、温暖的问候,对孩子提出的正当要求尽可能热情、友好地接受并帮助解决,从而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喜欢我,希望我能进步。   取得好成绩的需要 如果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老是体验失败的感受,他就会变得灰心丧气。因此,家长一方面应注意向幼儿提出的要求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11.
<正>爱就是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感化幼儿,才能和幼儿的心灵产生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达到师爱的最高境界,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幼儿去爱别人,在爱的沐浴中使幼儿学会去爱父母、爱伙伴、爱身边的一切。否则,教育幼儿去爱祖国、爱人民只是一句空话。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用爱心才能打动幼儿。而幼儿园里总有一些特别的幼儿,对于这些幼儿,我们更应该给予他们特别的爱。初入园的孩子千差万别,相对于一般的孩子而言,总有个别孩  相似文献   

12.
有一种爱,需要无私的奉献,这种爱叫永恒,这种爱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的确,爱是一种情感交流,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教育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成长,而热爱学生正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主要照顾者,向幼儿进行爱父母的教育有着最自然、最直接的情感基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孩子由对母亲的爱而移植到对祖国的爱。他说,情愿为自己祖国而牺牲的公民、战士、英勇不屈的人,都是从对母亲的忠诚、无私而慷慨的爱开始的。由此可见,爱的情感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社会性和人格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互送贺年卡”活动的目的,是要从小在幼儿的心灵中,播下爱的种子。这一活动是上海市长宁区幼儿园“综合性主题教育”的一个实验主题——《迎新年》的一部分,实验单位是愚园路第一幼儿园。播种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需要是情感产生的基础,新年到了,孩子们需要什么呢?我们觉得,除了穿新衣、吃美食之外,幼儿还需要爱,需要心灵的温暖。由于幼儿的需要是各不相同的,因而老  相似文献   

15.
家庭对儿童情感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家长在促进家庭幼儿情感教育方面具有主导作用。家长应该学会理智地爱孩子,教育孩子关爱他人,关注孩子的情绪。  相似文献   

16.
郭微 《考试周刊》2014,(85):191-191
<正>人因为有情感,才懂得关心、爱护对方。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地球,它所拥有的山川、河流、动植物都是那么动人,它滋养了我们,同时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爱和保护。从小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拥有绿色追求,这种从内心深处萌发的爱和保护更有效、更持久。一、让孩子接受全新的环保理念幼儿环保教育就是在孩子纯洁的心灵里播种上绿色的种子,从小培养幼儿具备环境意识和相关知识,从小接受全新环保理念,养成良好环保习惯,提高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为改善  相似文献   

17.
廿六年的幼教工作实践使我深刻地体会到:只有了解幼儿的心理活动,按照它的规律对幼儿进行教育,才能搞好我们的工作,使其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当好教养员,需要爱孩子赛妈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越来越爱孩子。我深深懂得,这是幼教工作对一个教养员提出的要求。大量的实验证明:越是幼年,亲子之间的或同“最亲爱的人”的情感交流,是幼儿  相似文献   

18.
徐梁 《山东教育》2008,(7):123-124
一、言传身教,熏染培养 幼儿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很容易受到老师情感的感染。因此,培养幼儿的爱心,老师首先要爱孩子。老师亲切的微笑、鼓励的话语、温情的抚摸都会在孩子们心里留下美好的回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病了,老师喝水喂药;被子蹬了,老师给帮忙盖好;长发散了,老师帮着梳理整齐……通过这些事情,孩子们感到了关心和爱护,看在眼里,也记在心上。老师通过自身爱的情感,引导幼儿生活在欢乐的群体中,从老师的爱中,学会如何去关爱他人。  相似文献   

19.
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主要照顾者,向幼儿进行爱父母的教育有着最自然、最直接的情感基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孩子由对母亲的爱而移植到对祖国的爱。他说,情愿为自己祖国而牺牲的公民、战士、英勇不屈的人,都是从对母亲的忠诚、无私而慷慨的爱开始的。由此可见,爱的情感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社会性和人格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通过调查了解发现:①多数幼儿对父母的职业是什么,回答不明确。如有的幼儿回答妈妈的职业是打针的、开票的、上班的等,对父母的劳动价值不了解。②部分幼儿认为爸爸、妈妈为他们尽量提供吃的、用的、…  相似文献   

20.
一、教师的教育情感与态度是创造精神环境的重要部分教师的教育情感与态度是为幼儿创造良好精神环境的决定因素。幼儿需要友爱、和谐、融洽的精神环境,所以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应该亲切友好,对幼儿应充满爱心,无选择地给予他们爱,尊重其兴趣、爱好及合理的要求,采用正面的方法鼓励幼儿上进,培养其自信心,对其做到亲切中有真诚,和蔼中有严格,关心中有鞭策,平等中有竞争。(1)要热爱幼教事业,有良好的师德,尊重幼儿,与其建立真正平等的师生关系,要以满腔的热情去关心每个孩子,爱是教师培养孩子良好智力品质的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