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亚莉 《职教论坛》2003,(20):55-55
技校的学生主要来源于初中毕业生,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差,而专业技术课程对学生的文化基础要求较高,这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严重的学习心理负担。作为技校教师,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正确处理好学习中的心理问题。一、培养创造力创造力是人运用已有知识、信息进行创造思维,提出创造性设想、方案,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既包括智力因素(如: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操作能力等),也包括非智力因素(情绪、意志、兴趣、性格等)。其中,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一般来讲…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育是以语言立人的教育———即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必须以创造力培养为核心 ,而创造力不可能离开人们认识自然与社会的一般思维规律 (即心理因素 )。本文试就语文教育中创造力构成的心理因素———思维、想象、联想、记忆及其训练途径略作探讨。一、思维 ,培养创造力的前提思维作为一种心理因素 ,它的最高水平是创造思维 (或叫创新思维 ) ,而创造力的核心要素正是这种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水平高低与创造力发展有密切关系 ,创造思维水平越高 ,创造力就越强 ,所以 ,创造思维对于创造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造思维是一种能动思维 (…  相似文献   

3.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是推动未来知识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批判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没有批判性思维就没有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培养是提高创造能力的必要途径。一、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究竟是什么?创造力(cre鄄ativity)一词源于拉丁语(creare),意思是创造、创建、生产、造就。在英语中,创造力可以解释为“创造的能力,才艺智力的开发”。在心理学上,对于“创造力”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的、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认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对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以学习者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其核心观点是: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时(思维时间)空(思维空间),让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合理构建新知识的生长点,以给学生展示一个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数学活动过程.本文就数学教学中新知识生长点的构建作一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师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案时,要从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角度考虑,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因课而异,鼓励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特长,训练其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6.
课改文档     
高中课程发展的国际趋势在课程的培养目标上,各国普遍关注公民的责任、个性发展与生存能力、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交流合作与团队精神、信息素养和国际视野。近些年来,课程发展呈现出如下趋势:(1)谋求课程的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统一。(2)将学术性课程与学生的经验和职业发展有机结合。(3)适应时代要求,增设新的课程。  相似文献   

7.
培养中学生的科学创造力是基础教育的关键目标和任务,科学创造性思维是科学创造力的核心,科学创造性思维测评可以为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提供依据。采用PISA2022创造性思维测试工具在广东省6个城市7所学校选取397名15岁左右中学生进行测量的结果表明,该群体的科学创造性思维整体上较为薄弱,仅存在少量高创造力个体;技术素养和物化能力不高,缺乏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了提升中学生科学创造性思维,应该充分开展技术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认真实施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通过小学科学课程提高学生的物化能力,在初中科学课程中开展跨学科学习,在培养学生个体科学创造性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资讯     
正艺术素养,未来创意精英必备的才能3月27日,蕃茄田艺术2018品牌发布会在北京召开,蕃茄田艺术(中国)首席教育官郑怡女士分享了蕃茄田艺术的成长历程。艺术不等于画画,关键在于建立孩子创造力思维系统。郑怡女士介绍,从品牌创立至今,蕃茄田艺术在上海、北京、台湾三地专业课程研发基地,历时9年,自主研发了“11年5学阶创造力思维系统课程”,覆盖2~15岁的学生。课程形式不限于日常主修课程,还包括了艺术游学、行走的艺术课堂、家长课堂  相似文献   

9.
<正>创造力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新认识、新事物的能力。个性心理研究表明,能力是发展的结果,它只有大小之分,没有有无之别,创造力也是如此,是发展的结果。这种复杂的高水平心理活动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这种综合能力的具备也并非一蹴而就。因此,如何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创造志向,培养创造性思维,开发创造力,是摆在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近几年来,我校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培  相似文献   

10.
计算创造力是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前沿,有望成为促进教育变革的重要推动力。本文综述了创造力与计算创造力的定义,运用文献计量法和文献分析法对国际计算创造力领域研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计算创造力研究大体历经酝酿期、形成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计算创造力研究呈现出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互促进的发展逻辑;主要研究主题为系统设计与评估、基本概念与理论、创造力认知计算模型、创意构思计算方法四个关键聚类和计算思维一个与教育相关的特殊聚类;创造性思维与计算思维的结合、计算创造力系统的教育应用是研究热点。计算创造力与教育结合的未来研究方向是《计算创造力》课程研究、创造力支持系统研究和计算创造力促进教学变革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创造力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部分构成,智力因素是创造力的基础,非智力因素是创造力的条件而创造性思维又是创造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在课程的培养目标上,各国普遍关注公民的责任、个性发展与生存能力、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交流合作与团队精神、信息素养和国际视野。近些年来,课程改革呈现出如下趋势:(1)谋求课程的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统一。(2)将学术性课程与学生的经验和职业发展有机结合。(3)适应时代要求,增设新的课程。(4)赋予学校更多的课程自主权。(5)倡导学生自定学习计划。(6)实行学生选课指导制度。(7)实行学分制。(摘自《人民教育》)高中课程发展的国际趋势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创造力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武汉地区4所重点高校453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创造力特征主要包括寻根究底、独具匠心、笃学不倦、特立独行、安于现状、孜孜以求,以及思维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和直觉思维等9个因素。不同学科的大学生在一些创造力特征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文科和工科大学生的创造力特征得分较高,医科和理科大学生的创造力特征得分较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特立独行和安于现状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家、民族是否能够快速发展,每个公民是否能够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获得一席之地,关键取决于民族创新以及公民个体的创造力,而这种创造力来源于个体的创新思维。人的创新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也并非成人以后的自然现象,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人的创新思维需要从小培养,而且越早越好。那么儿童绘画教学无疑是培养人的创新思维的最佳媒介。  相似文献   

15.
人们普遍认为创造力是做出杰出成就的人必须具备的素质,许多人都希望自己富有创造力。目前有不少书籍指导人们如何提高创造力,例如提倡发散思维,利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等。其实除此之外,创造力也与人们的个性有很大联系,如果一个人缺乏创造个性,因循守旧,拒绝改变,那么无论他的智商(IQ)多高,也不会有创造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中小学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专门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当今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特别是美国,十分重视培养中小学生的创造力。美国中小学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做法很多,本文仅述评它们所开设的专门课程。其中主要的是思维技能课、创造技法课和创造活动课。一、思维技能课思维技能课的倡导者认为,开设该课的目的,是使学生正确运用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美国学校的思维技能课种类很多,此处介绍其中的两种。  相似文献   

17.
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不可缺少的学科。美术教育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爱因斯坦有这样一句名言:"我考虑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而是用闪动的图像来考虑,考虑成熟后再转变成语言和数学符号"。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儿童绘画创作是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启迪思维的创造力影响尤为突出。一、儿童绘画创作与创造力儿童绘画创作是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集中体现,也是自我实现创造力的表现。儿童在享受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中,体验到美的事、美的物,从而激发了创作欲望,  相似文献   

18.
应用型本科大学生思维创造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本文就应用型本科大学生思维创造力培养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具体做法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开展分阶段性的综合性实验,扩大学生的选修课程范围,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高教师授课质量等,以此来培养大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1 HPS教育的概念 HPS教育是英国科学教育学者孟克和奥斯本提出的,就是把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hi story,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缩写为HPS)的有关内容引入中小学科学教育,以期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造力.这一模式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其理论核心是:"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时(思维时间)空(思维空间),让主体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20.
赵坤 《时代教育》2013,(9):173+178
在传媒产业迅速发展,创新日益成为传媒业发展动力的今天,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是时代给传媒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课题。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阐述并分析创造力的概念和相关心理学理论,并从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建立适宜于创造的外部环境、创新思维策略训练和通过课程促进创造思维五个方面具体阐释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方法,以期为传媒院校的学生培养实践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