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教教育是教会学校的基本特征,随着教会中学世俗化的不断发展,其宗教教育目标也经历了培养宣教师、培养基督徒人才、培养有基督化人格的人才三个阶段。立案以前,宗教课教学曾是教会中学宗教教育的主要形式;立案以后,则为以青年会为主体的宗教团体及宗教课外活动所替代。教会中学的宗教教育对基督教传教事业、教会中学生的成长及近代中国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进入20世纪后,教会学校得到了迅速发展,大批的教会中学和大学建立起来,学生人数也大量增加,教会办大学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20年代中国发生收回教育权运动,迫使教会学校向中国政府注册立案。抗日战争中,教会学校的规模有所减少。到1952年全国大学院系调整,教会学校被取消,结束了其在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教会学校虽然是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一部分,但它客观上起到了为中国传播先进的辑学文化知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区的教会学校发展主要是英国和美国教会所创办,这些学校虽然以传播基督教为根本目的,但十分重视学生的素质的培养,特别是英语能力和女子教育.本文主要从民国时期北京地区教会中学基本概况、课程设置以及反思与评价三个方面予以分析论述,从而更加客观的认识教会学校.  相似文献   

4.
教会中学是教会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与中国本土中学相比,教会中学在办学目的、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宗教色彩浓厚、学生英语水平高、重视女子教育等.进入民国时期后,教会中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兴盛到衰落的发展过程,本文主要从教会中学的发展概况、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以使人们对教会中学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教会中学是教会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与中国本土中学相比,教会中学在办学目的、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宗教色彩浓厚、学生英语水平高、重视女子教育等.进入民国时期后,教会中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兴盛到衰落的发展过程,本文主要从教会中学的发展概况、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以使人们对教会中学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浅论民国时期教会中学的英语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中国的外语教育产生于教会学校特别是教会中学.民国前期,教会中学英语教学取得了不断的发展,师资来源和教材的选用呈现多样化趋势,教学方法也有重大改革,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当时的公立中学.抗战以后,教会中学英语教学的正常发展趋势被打断,处于停滞和混乱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教会教育在近代湖南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会教育在湖南起步晚,发展快,在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教育中,教会中学教育的成绩最为突出。近代湖南教会教育具有门类齐全、自成体系;重视英语和体育教学;管理制度健全;师生关系平等民主;学生独立意识较强等特点。教会教育为湖南教育增色添彩,培养了众多人才。教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有所裨益。教会学校师生的爱国运动也成为整个民族爱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晚清学部对于教会大学的基本立场是"无庸立案,不给奖励"。其原因主要有四:一是因为中西文化的冲突,担心教会大学的毕业生不能站在中国的立场上为国家服务,所以不愿承认;二是因为担心引起外交纠纷,且已有大量的教会人士为我所用,所以不可拒绝;三是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期望国家自强之后再解决教会大学立案问题;四是借鉴日本对于本国教会学校的不干涉政策。其目的之一乃是为了维护国家的教育主权。  相似文献   

9.
物理学的建立与发展是近代自然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大潮中 ,物理学逐渐传入中国 ,并成为中学教育的基本学科之一 .在这一中西学术文化交流的过程中 ,传教士和教会学校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而教会中学作为教会教育的中坚 ,对物理学基础知识的传播与普及更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由于历史久远 ,现存有关教会中学物理教学的史料散见各处 ,搜罗不易 .笔者根据亲自调查与搜集的资料 ,详细地加以考订 ,连缀成篇 ,以再现近代教会中学物理教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为当前的中学物理教学改革提供历史借鉴 .一、教会中学物理课…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的外语教育产生于教会学校,特别是中学,到清末民初已成为其主要特征之一,本考察了民国时期教会中学英语科教学不断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其师资,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状况,试图探讨出教会中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对教会中学自身的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宗教教育是教会中学必须一以贯之的教育事工,浙江教会中学也不例外。自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起,浙江教会中学迫于社会各界压力,进行了调整改革,宗教作为必修课的地位被取消。但是,不管如何变化,宗教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而且特色明显,这对当下的中学思政教育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教会职业教育西南师大教育系黄立志在近代中国,教会办学从幼儿园开始,小学、中学、大学,一应俱全自成体系。除普通教育以外,还有职业教育。它成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下教会学校教育制度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会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顺应了本世纪初民族资...  相似文献   

13.
在英国的私立中小学中,基于种族或宗教原因而产生的私立教会学校在基础教育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以英国私立教会中小学中较有代表性的私立穆斯林学校和基督教福音派学校为例,多元文化主义与右翼势力的合力决定了前者的历史轨迹,财政难题则成为后者由盛转衰的关键。穆斯林学校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坚持男女分校等穆斯林传统,以此保持自己的民族宗教特征并进而培养穆斯林儿童的自信;基督教福音派学校的最重要特点则在于其将宗教贯穿于学校生活的各个层面,将基督教教义、基督教文化融入到知识道理中传递给学生。然而由于资金、政策等问题的制约,导致私立教会学校在发展中存在着软硬件各方面的困境,政府扶持是改善这种状况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进入20世纪后,教会学校得到了迅速发展,大批的教会中学和大学建立起来,学生人数也大量增加,教会办大学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20年代中国发生收回教育权运动,迫使教会学校向中国政府注册立案。抗日战争中,教会学校的规模有所减少.到1952年全国大学院系调整,教会学校被取消,结束了其在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教会学校虽然是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一部分,但它客观上起到了为中国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教会中学教育是中国近代教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办学类型与中国近代历史相伴随。教会中学在办学宗旨、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既带有殖民教育的宗教传播及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强行渗透,但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新式教育的转型、人才的培养以及中等教育课程结构、办学模式的探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教会学校作为帝国主义对华教育扩张和控制中国教育的工具,其文化侵略的色彩甚浓。早期的教会学校为迎合中国人的心理,部分也称书院,但实际也传授新学。据不完全统计,像这样的教会书院,山东省共有6所,主要集中于青州、潍坊和青岛。山东教会书院对山东近代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教会女学是中国近代女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中国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教会女学的设置目的既与普通教会学校有相同之处又有殊异之处;教会女学建构了显性宗教课程和隐性英美文化场域用以进行教育控制,但女传教士群体对课程进行了"知识加工";其客观上对中国女性的主体建构进行了一定的启蒙和引导。  相似文献   

18.
近代宁波教会学校经历了初创、发展、成熟、蜕变四个时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会教育体系。教会学校不自觉地引进的近代西方的教育模式,对近代宁波的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是宁波早期城市近代化进程的推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来,教会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利用校园标志突显基督教精神,安排密集的宗教活动强迫学生参与;在课外活动中模仿西方的办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与参与精神,但对学生的爱国运动却严加控制。教会中学的这些校园文化建设措施在短期内并没有取得明显成效,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服务宗教的作用有限,但从长期来看,基督教精神还是在无形中影响了学生毕业后的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外语教育的源头是外国传教士在华开展的教会教育。在民国多元化的办学格局中,教会中学魄一外语教育取得了显著效果,称得上是一枝独秀。教会中学的师生构成、教学方法等呈现出与。国立及其他私立中学所带同的特点。因此,研究民国外语教学状况,教会中学当是重要的考察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