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及时识别那些有着潜在自杀倾向甚至有着强烈自杀意图的个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一例自杀个案出发,通过对外部压力的扭曲认知、内心冲突的积淀以及具有非典型性的不成熟性格的分析,探讨如何才能及时、敏锐地发现在生命悬崖边的挣扎.  相似文献   

2.
价值观教育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校的危机干预是指对于心理处于危机状态、具有自杀倾向的学生所采取的预防自杀、帮助他们摆脱困境的措施。设置危机干预结构,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及时了解学生的自杀倾向,制止自杀行为当然是最直接的危机干预措施。然而,与此同时,在学校教育中有的放矢地加强与改善价值观教育,对于那些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特别是对于防止学生陷入危机状态,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杀危机评估包括自杀的主要危险因素(精神疾病、人格障碍或缺陷、严重应激事件等)和自杀过程的线索(自杀意念、情绪行为异常等)评估,自杀危机预防关键在于通过心理测验、培训辅导员及学生干部和心理健康课,及时发现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并进行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4.
自杀意念作为实施自杀的第一个阶段,反映了个体具备伤害身心的意图但暂未实施具体计划或实际自伤行为。及时了解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可以有效预防青少年自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在阐述自杀意念和情绪弹性概念的基础上,梳理了自杀意念与情绪弹性的关系及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干预方法,其中着重探讨了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干预策略,最后对自杀意念干预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2003年9月10日,是第一个世界“预防自杀日”。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我国少年儿童自杀率有上升的趋势,自杀已经成为15~34岁人群的第一大死亡原因。据了解,从2003年10月份以来,仅南京市就发生了6起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自杀事件。由此可见,少年儿童的自杀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所以,预防少年儿童自杀,降低少年儿童的自杀率应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高度关注。如此严重的问题,究竟应该怎么办呢?第一,正确对待少年儿童自杀现象,及时准确地公开少年儿童自杀率。在我们的社会中有一种偏见,总认为自杀,尤其是少年儿童的自杀是件很不光彩的事…  相似文献   

6.
高校应努力建设预防大学生自杀的系统工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给高校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校应努力建设预防大学生自杀的系统工程。为此,要走出两个认识误区:“预防大学生自杀,高校无能为力”和“自杀无法预防”;构建三个工作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系统、心理危机预警咨询系统和心理危机救助干预系统;遵循四项工作原则:普及教育的原则、早期识别的原则、及时阻止的原则和学校与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自杀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一个具有世界性意义的社会问题。分析与研究自杀产生的社会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积极与消极两个维度来分析自杀所具有的社会意义,为我们正确认识自杀和采取措施有效预防自杀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自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存在的必然性具有多重的社会原因。大学生自杀的家庭影响、社会文化和高等教育等方面的缺失是其基本成因,这对于构建一个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在内的“三位一体”的大学生自杀防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广西那坡县、德保县、上林县及钦州市选取621名少数民族中学生,探究少数民族中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心理韧性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结果显示: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韧性、自杀意念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负性生活事件可以显著预测自杀意念;心理韧性在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负性生活事件不仅可以直接影响自杀意念,也可以通过心理韧性间接影响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10.
当代的大学生在完成大学学业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就是自杀心理的出现及解决。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研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家庭的完整,提高全民族的公共卫生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大学生自杀的现状和特征、自杀的外部因素和心理倾向、我国目前大学生自杀的各种原因等问题,并就自杀问题提出了相关的预防和避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学校心理咨询中的自杀干预的特点,讨论心理咨询专业人员需要具备的基础技能与体系支持,明确自杀危机干预的流程,帮助学校心理咨询人员和管理者构建适宜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方法:经验总结法,根据作者长期学校心理咨询和学生自杀干预实践经验,在与其他学者研讨的基础上得出初步结果.结果:学校中的自杀信息可以从心理咨询、社会支持和学生本人三个渠道获得.学校心理咨询中具有自杀信息不完整性、不对称性,学生自杀干预具有紧急性、实效性和风险性特点.学校心理咨询中的自杀干预的基础包括:自杀痛苦的共情、自杀征兆的识别、自杀信息的询问、自杀风险的评级和干预体系的运行.学校心理咨询中的自杀干预的关键程序应包括:建立咨询关系、随时评估测量自杀风险、实施保密例外、渡过自杀危机后进行重点关注和帮助心理成长.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青少年锻炼满足感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及同伴关系在锻炼满足感和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体育锻炼满足感量表(PTSS)、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同伴关系量表(PRS),对603名学生进行问卷测查。结果表明:(1)锻炼满足感、自杀意念两个维度均存在性别上差异;(2)锻炼满足感与同伴关系显著正相关,锻炼满足感与自杀意念显著负相关,同伴关系和自杀意念显著负相关;(3)锻炼满足感与同伴关系对自杀意念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同伴关系在锻炼满足感和自杀意念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锻炼满足感不仅直接抑制青少年自杀意念的产生,还会通过提高同伴关系间接减少自杀意念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云南教育》2014,(19):33-35
近期,江西、辽宁、安徽等地相继发生的学生自杀事件令社会震惊。以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有的人因得不到及时疏导而轻生。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学校的暴力、安全事件剧增,据教育部、公安部的调查,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他杀等非正常因素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人.一些血淋淋的事件更是令人发指,2008年3月6日,14岁的神童覃瑶因看课外书遭老师批评后跳水自杀;2013年五一期间南京有两名学生因未及时完成假期作业而自杀;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学生宿舍楼因使用"热得快"引发火灾,火势迅  相似文献   

15.
郭向阳 《中华家教》2013,(Z1):70-71
小枫是一个有点内向、拘谨的初中生,平时不怎么说话,和同学相处也还说得过去,不会违纪捣乱,成绩也很一般。这样一个孩子往往属于那种不引人注意的角色,可是,最近再次听到了他自杀的消息,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自杀了,前两次多亏老师发现得及时都有惊无险,这一次好像伤得挺重……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归因分析及预防干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大学生自杀现象进行了归因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干预策略,为大学生的自杀预防以及学校自杀预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研究预防和干预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发生以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单松 《华章》2010,(23)
高校青少年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重视大学生自杀心理问题的研究,对于保障和维护广大学生的生命安全,保证青少年的健康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提出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青少年大学生自杀心理影响因素、自杀心理,构建起青少年大学生自杀干预机制,为解决青少年大学生自杀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大学生已经成为自杀的高危人群。对大学生自杀的现状研究和自杀预防探讨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笔者分析了大学生自杀的主要特点和相关原因,并就大学生自杀预防的相关策略和措施进行了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青少年压力性生活事件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自杀意念问卷,对849名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关系,以及心理韧性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杀意念倾向显著正相关;(2)心理韧性对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风险缓冲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河南科技学院76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表明,自杀态度和心理健康、人格特征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在预防学生自杀和对学生进行自杀态度教育时,应当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重点对倔强、适应性差、情绪不稳定、易焦虑、紧张、内向及表现出抑郁、偏执、精神病性特征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者进行自杀态度教育,并采取措施重点关注这类学生,成功预防这类学生自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