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新课程"参与社会和学会做人"的目标要求,中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要顺应时代作出积极的改变,进行超越说教、还原生活、触及心灵的多种途径的探索实践,以探索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方法,形成思想品德教学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2.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这给思想品德教学指明了一个方向。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让现实生活走进思想品德课堂,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说教,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要求教育有相应的变革,以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就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来说,应由“封闭型”变为“开放型”。所谓开放型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指思想品德教育应和社会、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信息纳入到自己的轨道上来。它体现在内容上就是要改变只进行说教  相似文献   

4.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由于存在着把“育人”的丰富内涵简单化的倾向,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多采用灌输式的说教,使教育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试图依据暗示教育的有关理论,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探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思想品德教育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新教材特点分析 《思想品德》教材最突出的特点在于改变了以往德育课程教材的说教和刻板的面孔,创建了一种全新的教材呈现方式,即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倡导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方式。这种新型的呈现方式是以板块教学的方式实现的。以尊版教材为例,每课书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具有特定功能的四个板块,即“探究园”、“心灵(或法律、道德)导航”、“实践与评价”、“阅读与感悟”。  相似文献   

6.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思想品德课却成为可有可无、时常为“主科”让路的“副科…‘说教课”。从事思想品德课教学以来,  相似文献   

7.
朱道亚 《职教论坛》2002,(14):51-51
体育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体育运动之中,使德育教育具有广泛的实践性和渗透性。笔者认为体育教学中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德育教育。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康德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可见,德育不是简单的说教,而需要言传身教。体育教师与学生有着密切的接触,在学生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如…  相似文献   

8.
多媒体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思想品德课在小学各科教学中居于重要地位,“对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成功,对培养高素质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而有效的教学手段是保证思想品德课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多媒体运用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具有传统说教方法难以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一种魔力,它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兴趣和爱好就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多年来,我校思想品德教研组在如何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结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不断地进行着探索研究,并逐步形成了四步教学结构模式,即①巧揭课题,明确目标;②学文明理,落实目标;③辨析导行,强化目标;④表扬激励,实现目标。一、巧揭课题,明确目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渠道,但在很多学生眼中,思想品德课枯燥无味,只是在说教而已,所以对其并没有兴趣。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思…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不能进行空洞的政治说教,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思想品德教学绝不是简单的说教,早已成为广大政治教师的共识。那么,怎样才是有效的教学?笔者结合“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就落实新课程理念做到“三转”,打造有效课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1.高校“两课”教育坚持了培养高度政冶方向和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方向,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主义’教育以及政冶方向、立场、信念”为内容的德育教育方针的规定性内容和德育理念。但是,我国大学的现实德育教育,长期以来只重视了总体目标的说教,而忽略了德育月标的层次性。表现在“两课”教育的教学目标上,割裂式的各门课程教学难免产生各自的教学目标,缺乏统一的德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薛小平 《广西教育》2013,(46):28-29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即教育,只有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实施生活化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当前的思想品德课堂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学与生活相脱节导致学生对思想品德学习丧失兴趣。为此,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改变以“课本为本”的教学观念,实施生活化教学,以优化思想品德课堂。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比较同一教学内容的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即“整体式教学模式”和“局部式教学模式”,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坚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教学起点,让学生选择符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这样才会让新课程理念从口头上说教变成指导课堂教学时间的指南,让“优质课”回归常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5.
经过几年教改,中学政治课教学的面貌已有改观,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以“课本”“课堂”“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影响,如哲学常识课的“论证”痕迹和“说教”味道就仍然浓厚,大大降低了教学的针对性。笔认为,哲学常识教学要提高实效性、针对性和可信度,必须在真正意义上“跳出”教材,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探究教学模式,实现“用课本教”。现谈谈笔在哲学教学中进行的一些探索,希望得到同仁的指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任雁 《山东教育》2006,(10):23-24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思想-品德课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学生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多动脑、多思考,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发展和提高,否则,思想品德课仍然会成为空洞的说教。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让“小品表演”走进课堂,既可以激活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学到知识,明白做人的道理。可以说一举多得,事半而功倍。下面就以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为例谈一谈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思品课“说教”现象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克服,思品课更多注意在教学情境下进行交互式教学。但以对话为主要形式的课堂,还没有完全关注课堂上学生经历道德经验的积累。因而,思品课教学目标所涉及的主题,不能很好地内化成学生思想品德素养。  相似文献   

18.
当下思想品德教学存在“教学目标考试化”“教学过程说教化”“教学评价分数化”等现象。这些现象归根结底在于知识与生活的严重脱节,这也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不愿学、教师不爱教的学科。在这种现实下,明确学科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路径,引导学生自觉实现理论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对接,成为教学质量优化的重要课题。学科实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思想品德学科实践应是立足课堂实践,着眼生活实践,强化校园实践。  相似文献   

19.
传统美德教育与化学教学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教师在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前。首要的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他们做人的方方面面。如果是单纯的说教会使学生听起来空洞乏味。缺乏真实感。所以教师可以将传统美德的教育融入课本之中、课堂之上。这样比单纯的说教更贴近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在化学的教学之中也是如此。以下是我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20.
试论职业教育中"关键能力"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键能力”被广泛应用于职业教育领域,已成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以模块化形式存在的“行业关键能力”,对劳动者尽快适应同一行业的不同工作岗位意义虽然重大,但还不能保证他们能顺利适应职业变迁,有必要从教学论的角度探索“关键能力”。“关键能力”适用于一切形式的教育,“关键能力”的提升必须以终身教育为理论支撑,培养劳动者超越各种具体行业的“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