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止的智慧     
人在世间行走,常以"知足者长乐"来维持一颗平常的心,自以为这是人生的大境界,待看到李叔同的一幅字"知止",不禁赧颜。乃知"知止"比知足境界更高一层!知止,简单来说,就是知道什么时候够了,知道什么时候该走。知足是人家给多少,你"虽不满意,但可接受";知止是自己看着到了某个程度了,伸手去挡住,说:我不要了。知足是由人的,知止由自己。知足是不贪,知止是不随。知止,不但是针对"欲壑",懂得说,够了。不仅知道什么时候要做什么,更知道什么时候该停止,不止则宜招损。世间万物行止各有其时,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做人、做官也一样,只有"知止",行止得当,方能业有  相似文献   

2.
知止     
李叔同有幅字,就是"知止"二字. 我们一般说"知足",我觉得"知止"比知足境界更高一层.  相似文献   

3.
知止     
《小读者》2008,(11)
李叔同有幅字,就是"知止"二字。我们一般说"知足",我觉得"知止"比知足境界更高一层。知足是人家给多少,你"虽不满意,但可接受";知止是自己看着所得到了某个程度了,伸手去挡住,说,我不要了。  相似文献   

4.
知止     
李叔同有幅字,就是"知止"二字。我们一般说"知足",我觉得"知止"比知足境界更高一层。知足是人家给多少,你"虽不满意,但可接受",知止是自己看着到了某个程度了,伸手去挡住,说:我不要了。知足由人,知止由自己。知足是不贪,知止是不随。知止,简单来说,就是知道什么时候够了,知道什么时候该走,知道"上台靠机会,下台靠智慧。"难不是难在不知道。是难在不舍得,不愿意。知止,是从心灵出发的;心里这么想,付诸行动,才会成为"行为"。知止,不但是针对"欲壑"懂得说,够了;也要对"痛苦、烦  相似文献   

5.
止知     
海岸 《学习之友》2009,(10):41-41
李叔同有幅字:“知止。” 我们一般说“知足”,我觉得“知止”比知足境界更高一层。 知足是人家给多少,你“虽不满意,但可接受”;知止是自己看着到了某个程度,伸手去挡住,说:我不要了。  相似文献   

6.
知止     
1919年,弘一法师给好友夏丏尊写了一幅字:"知止"。题款是:"己末八月,书贻丏尊居士。大慈定慧弘一释演音。"彼时,他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已一年零一个月了。"知止"虽寥寥二字,却蕴含着无限的深意与禅机。禅门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相似文献   

7.
论儒家“知止”原则与中国社会精神主体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为止,学界对儒家的一些根本性思想已论述颇多.本文试图在人们所熟知的儒家思想原则之外.挖掘并阐述"知止"这一儒家原则,它的生发与存在方式,以及它对于建构中国社会精神主体的重要作用.本文认为,充分认识并重视"知止"原则,对于重新确立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社会精神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老子设置的最高境界,是“婴儿境界”,所谓婴儿境界,指的是没被人类“文化”污染的自然淳朴而生命力最为强劲的境界,这种淳朴自然的婴儿境界,是与老子的圣人“无为”人格体现的最高精神及行为准内在关联的,达到这种人生境界,有一个逐步展开的人生修养过程,即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克服(一层一层深入地克损)自己的情欲,最终达到无私无欲(无为)的素(淳)朴境界。这个过程可以归结为知止、崇俭、弃智、去欲这样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延伸。通过对俗"知"的种种局限性的描述和讨论,诠解了几种达到真知的境界,并且给出了一系列体道的方法,最终将认知的出路指向了几种澄明的真知境界。  相似文献   

10.
《逍遥游》的结构并不是什么有待——无己——无待,也并非意义不连贯。历来庄学家注重探微,都没有说对,把《逍遥游》倒过来读,问题就很清楚。一篇《逍遥游》,从头到尾,就是个"大小之辩"。庄子以大鹏自喻,以九万里云风比喻其境界之高远宏大,为"大"而辩护,从而开启了一场"大小之辩"。"大小之辩"是《逍遥游》全篇的线索、主题和宗旨,其核心思想就是知有大小。庄子所推崇的大知,就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最高境界是无己的境界。庄子所说的"知"的不同,就是人生境界的不同。庄子所谓有所待或无所待,不是指存在论意义上的条件,而是指人生论意义上的系著与留恋。  相似文献   

11.
张晓琳 《语文天地》2012,(22):27-28
什么样的语文课才能算是一堂好的语文课呢?答案可谓是众说纷纭,我认为,语文教学实现乐学境界才是一堂好的语文课。"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语文的乐学境界,语文学习的最高追求也就是语文教学中乐学境界的实现。有人理解乐  相似文献   

12.
道德意志无力是指道德认知向道德实践的转化中道德意志的失效而导致的"知其当行而未行"或"知其当止而未止"的情况,是一种道德意志软弱、薄弱、无力的表现。中国传统儒家主要从社会背景、价值选择和行为表现的角度分析产生道德意志无力的原因,并从他律和自律的角度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培养公民个人道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先秦诸子对生命的尊重和"全养"、对生命境界的涵养、以知识为基础的学术品格的培养等生命修养对当代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应该注意从三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培养:培养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能始终做到善待生命、知止常畏,能加强全养、提升生命价值;培养健康的学习品格,要有独立的探索精神和融通性的思维;培育一种积极的治道精神,进行正确的人格管理。唯此,国家和社会才能持续保持一种良性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4.
先秦诸子对生命的尊重和"全养"、对生命境界的涵养、以知识为基础的学术品格的培养等生命修养对当代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应该注意从三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培养:培养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能始终做到善待生命、知止常畏,能加强全养、提升生命价值;培养健康的学习品格,要有独立的探索精神和融通性的思维;培育一种积极的治道精神,进行正确的人格管理。唯此,国家和社会才能持续保持一种良性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5.
试论老庄哲学思想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庄哲学思想对现代科学生活方式的确立仍有深刻启示意义。“天人合一”思想应是现代生活方式的前提和追求的境界;“知止”思想是现代社会适宜的生活消费观;“清静无为,回归自然”是现代社会科学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6.
袁晋 《生活教育》2011,(2):23-24
中国古代的荀子将学习视为一个"闻-见-知-行"的活动过程,"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西方国家近来也把有效的学习过程概括为"  相似文献   

17.
老子、庄子生态伦理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和庄子认为“道”是天、地、人等万物产生的根源,存在的依据,道的本性又是“自然”的,所以,他们认为万物应该顺应自然而不违背自然,即“无为”,这实际上就是要遵循天人和谐的原则.老庄的生态伦理思想正是从“道法自然”出发,主张“知常”、“知止”,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8.
"德性之知"是张载提出的重要概念,其内涵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实现对天人合一境界的体悟。张载试图用德性之知来论证儒家伦理的合理性。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分别用格物致知和涵养本心的修养工夫来实现德性之知。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程朱与陆王的工夫论,可知其内在机制与宗教信仰相似。它通过强化人们对天理的信念,最终达到对天人合一境界的体悟。德性之知具有如下认知特点:首先,它是一种为理学思想服务的认知,其次,其内在机制与宗教心理相类似,最后,它的实现需要体和悟两个过程。  相似文献   

19.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这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期望达到的教学境界."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需要教"是叶圣陶先生为我们指出的一种教学境界.这两种境界是相通的,教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成为"善学者",当学生确实在学的实践中学会了学习,教师即可以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这就达到了"不需要教"的境界,彼时不仅"师逸",而且可收"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20.
庄子对"知"之问题有着特别的关注与思考。庄子认为,"知"的对象应由"物"转而为"道","知"的主体应从"形"、"智"转而为"心神"。经由"知止"与"心斋"的工夫,在心灵"向道而思"的过程中,"知"升化而至"心与道合"的"真知"之境。"真知"实际上是对个体之生命意义的守护与生存价值的开启,生命之意义落实于"心",生存之价值维系于"道"。庄子的"真知",正是一种"生命觉解"或"存在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