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一向认为,一个希望优秀的人,是应该亲近文学的。阅读那些经典和名著,会使人变得优雅、高尚、智慧。文学像一盏灯,使孩子们的生活充满光明和希望。 一、清晨,与诗词共舞 1.诵读经典唐诗——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亲近自然,亲近生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相似文献   

2.
绿色--生命之源.一花一草皆生命;一叶一枝送关怀. 当第一缕阳光抚慰大地之时,荫荫绿叶儿在向我们招手,这是春在召唤我们,希望我们能步入这如诗如画的境界,领略自然独有的神奇秀丽……去追回以前心中的那片"绿".  相似文献   

3.
正我一向认为,一个希望优秀的人,是应该亲近文学的。阅读那些经典和名著,会使人变得优雅、高尚、智慧。文学像一盏灯,使孩子们的生活充满光明和希望。一、清晨,与诗词共舞1.诵读经典唐诗——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亲近自然,亲近生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乍暖还寒的早春二月,我让孩子们诵读贺知章  相似文献   

4.
太阳将光辉播撒大地,收获了万物的勃勃生机;流星用生命点缀夜空,收获了人们的句句祝福;河流用身躯滋养土地,收获了金秋五谷的丰登。自然万物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诊释着这样的真谛——付出终有回报!  相似文献   

5.
<正>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诗:"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天真烂漫的儿童,他们亲近自然,热爱生命,对万事万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大胆的创造力,他们更应该在这大地上诗意地存在着。然而,在教育趋于功利化的今天,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儿童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养成,却忽略了他们身上充满朝气和生命活力的那一份诗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育的终  相似文献   

6.
水——生命之源,一旦失去了水,万物将无法生存;土——大地的根,一旦破坏了土地,大地之树将无法长青.  相似文献   

7.
这是关于生命和思索的诗篇。在空旷的人生旅程,我们所熟悉和感知的生命,我们曾见过很多这样美丽的诗章:荷尔德林的返回家园——对大地的亲近和对精神家园的回归;泰戈尔对来自生命中的一切与自然的虚怀体接。但面对李春俊的《行进》(二章),低缓的述说由此及彼,我看见的是风,翻动心灵的诗篇。  相似文献   

8.
我希望……     
鲜花希望自己——含苞怒放,缀满山河;红烛希望自己——默默燃烧,冲破黑暗;红日希望自己——喷薄而出,照亮大地;教师希望自己——桃李满天下,教坛吐馨香……我希望——我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把美丽的影子映在祖国的大江中;我希望——我是一只小燕子,愉快地盘旋上升,悠闲地休息滑翔,把学本领看得易如反掌;我希望——我是一条小鱼,跳出鱼缸,自由自在地游到大海里去找我的好朋友捉迷藏;我更希望——我是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在老师的呵护下快乐健康地成长,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我希望……$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明集乡中心小学四(1)…  相似文献   

9.
雨中春景     
王子忻 《小读者》2012,(5):39-39
"沙沙沙——""沙沙沙——"下雨了!这淅淅沥沥的春雨,仿佛是春天的信使,无声无息地飘落下来,落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落在刚萌芽的植物上,绵绵不绝地,给人带来绵绵不绝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生命     
一假如生命是花。花开时是美好的,花落时也是美好的,我要把生命的花瓣,一瓣一瓣撒在人生的旅途上……二假如生命是草。决不因此自卑!要联合起所有的同类,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出属于自己的一星浅绿。大地将因此而充满青春的活力。三假如生命是树。要一心一意把根扎向大地深处。哪怕脚下是一片坚硬的岩石,也要锲而不舍地将根须钻进石缝,汲取生活的源泉。在森林和沃野做一棵参天大树当然很美妙;在戈壁沙漠和荒山秃岭中做一棵孤独的小树,给迷路的跋涉者以希望,那就更为光荣。四假如生命是船。不要停泊,也不要随波逐流!我将高高地升起风帆,向着…  相似文献   

11.
精神生命在于寻求超越。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意味着人类听从存在的召唤,回归本真的自我,恢复与自然万物相融合的原初生命状态,找回人类原初的生命智慧,使人重新成为真正的人生存在于天地之间。诗人正是在风中静静聆听大地回音的人,诗人在这样的言说中回到了本然的自我,与天、地、神合一,这就是人的本质存在,生命的美和诗意。  相似文献   

12.
    
夏天把你请出大地 烈日帮你换上新装 凉风给你装上翅膀 天空任你弋翔 树汁任你汲取 阁为你是那—— 儿天后将离去的客人 住这生命的最后你『见到阳光感受厂温暖哺育lr后代播下了希望 为此你付出了一生住孤单、黑暗中等待了一生蝉@翁进进$01建筑  相似文献   

13.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之所以喜欢荷尔德林的这句诗,因为在他看来,人原本就应该在大地上,过着一种“自然、本真”的生活。但随着人类对自然的征服、盘剥和利用,使人离开了自然的“家”,变成漂泊的“孤魂”,异化了人自身。所以海德格尔呼吁人必须回归自然,与大地融合。人,只有在大地上,才能诗意地栖居。那么,我们的课堂呢?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生命”与“课堂”的关系,是否也如“人”与“大地”的关系一样,处于分离状态?在不少人的眼里,思想品德课是枯燥的、无味的、机械的,思想品德课堂更多展示的是难记的概念、枯燥的理论、无用的  相似文献   

14.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感恩大地陈应松美国的火星探测器开始向火星打孔探测,据称这是人类在火星上挖的第一锹土,以分析其成分并希望找到这个星球曾经有水的证据,然后再由此寻找生命的痕迹。它告诉了我们,大地孕育一切。大地生长一切,大地是生命的源头,是如今一切一切的根,是欢乐,是痛苦,是爱,是  相似文献   

15.
梁遇春散文的生命意识是矛盾的,作家既希望生命具有火一般的形态:自然、自由、热烈.像流浪汉那样享用生命,又无奈地看到生命理想的坠落——“梦”的残破、“泪”的干涸和“笑”的变形,其生命意识染上了浓重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6.
提出“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护法”命题,这将当代人类存在发展进程中的又一场哥白尼革命,因为它对近代以来的人本中心论的思想基石——康德之“人为自己立法”和“人为自然立法”——思想的彻底反动,重新构建“生命一人本”存在论和普遍利益权利价值观。以普遍利益权利为原动力和本质规定,自然宇宙、生命世界、万物生命、人共在与互存、共生与互生:共在互存,构成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之生态整体的存在法则;共生互生,构成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之整体互动的生存法则,这一法则展布为整体互动的生育法则和“竞.适”法则。其前一个法则张扬生生;后一个法则敞开为竞适协调和相互限度。  相似文献   

17.
生命     
(一)假如生命是树。要一心一意地将根扎向大地深处。哪怕脚下是一片坚硬的岩石,也要锲而不舍地将根须钻进石缝,汲取生活的源泉。在森林和沃野做一棵参天大树当然很美妙,在戈壁和荒山秃岭中做一棵孤独的小树,给迷路的跋涉者以希望,那就更为光荣。  相似文献   

18.
我感谢自然,使我感到了自己,感到了无数生命和非生命的历史;我感谢自然,感谢它继续给我的一切——诗和歌。这就是为什么在现实紧迫的征战中,在机械的轰鸣中,我仍然用最美的声音,低低地说:我是你的。——顾城《学诗笔记》我是仰慕着顾城这样虔诚的诗人的,每次读到他的诗,都会有种温暖的感觉。在他的诗里,我  相似文献   

19.
乡村的秋意     
<正>拂开秋天的落叶,你就会发现,只要秋阳还在,秋天就在收藏生命,积聚希望。眼前这成都平原乡村的秋阳,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像秋阳;似乎没有直接的物证,能够证明它的存在。它不像夏阳,那艳艳的光束从浑圆结实的太阳里喷射而出,照射到大地,让大地上的一切景物,顿然变得美丽而生动。走到室外,你不仅强烈地感受到阳光的存在,灿烂,艳丽,  相似文献   

20.
《雨说》是台湾现代诗人郑愁予的最佳作品之一.这首诗借春雨的拟人化形象,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充满"爱心"的深情倾诉,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儿童的一种良好祝愿和殷切希望,希望孩子们多亲近自然,自由乐观、无忧无虑地生活,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