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乐艺术与美学或是音乐美学,都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艺术是人类审美创造,也是人类审美最高境界,故美学把艺术当作最重要的研究对象,而艺术学如果没有美学的基础则不能称其为真正的艺术学。  相似文献   

2.
在所有文学形式中,有小说美学、诗歌美学、散文美学、戏剧美学等,唯独没有“报告文学美学”。难道因为它是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吗?是因为它受新闻性的限制吗?是因为它离政治、时代、现实太近了吗?……或许它的美就在人们不屑思考的诸因素之中,在评论家们的偏见之中。不是吗?我们的一些评论家手中的尺子,往往是用量小说、散文的标准来衡量报告文学。他们认为报告文学的文学性就是人物刻划,心理描写,意境的创造,情节的安排等,而不是以报告文学自身的特性出发去研究。特别是近几年宏观综合式报告文学的兴起,淡化了人物和情节,强化了哲学意识,许多人便指责现在的报告文学议论太多,形象太少(还是用小说的尺度在衡量),是报告文学的“危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数学美、数学美的特征以及数学美学研究意义的认识和研究,认为它可以启迪人们的思维,开阔人们的视野,激发人们的热情,指明人们的研究方向与方法.同时数学美也是衡量、评价科学理论真伪的一个尺度。  相似文献   

4.
关于教育美学的思考周忠科,岳祥来教育美学是运用美学理论研究存在于教育领域的美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主要探讨如何使教育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使之达到审美化的境界,从而提高现代教育的质量。一、建立教育美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马克思在分析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  相似文献   

5.
6.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全国高校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开课面不断扩大,现已达532所,约占高校总数的52%。据有关部门1985年对文献课开课率抽样调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图书情报一体化是我们近年来图书情报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这种体制建设,无疑会给我国图书馆事业管理体制建设注入新鲜血液,给图书馆、情报部门带来蓬勃生机。 什么是一体化呢?前几年,学术界理解不一。有人认为只要把图书馆和情报室两个机构合并起来,成立一个情报室(图书馆),就叫体制“一体化”。经过几年来图书馆界和情报  相似文献   

8.
通过21世纪的图书馆对人才的要求及当前图书情报教育现状的分析,对图书情报教育进行探索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精神生活要求的提高,艺术品租赁进入了一个新生发展期。从美学的角度思考,艺术品租赁除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外,更重要意义在于对民众审美教育的积极作用。但艺术品要进入租赁范畴也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主要表现在对其价值与形式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维吾尔族文化艺术历史悠久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二百多年已有了自己的民间口头文学和原始书面文学 ,维吾尔族寓言诗 ,就是其中的珍品之一。其构思精巧 ,每首寓言诗都告诉人们一件事理 ,并在结尾处 ,以“歌者的话”的方式说出它的道理。内容丰富 ,富有哲理性 ,寓幽默于讽刺 ,以幽默表现悲壮 ,赞颂真、善、美 ,揭露假、恶、丑。篇幅短小 ,以小喻大 ,生动有趣 ,寓意深刻。对其深入研究探讨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90年代以来长篇小说创作中“新乡土”美学特征的研究,揭示“新乡土”美学对于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和意义;同时从“新乡土”美学重构的角度,积极构建新的美学秩序,重新认识中国乡村,以期系统反映转型以来真实的中国乡村景象,促进当代社会多元化文化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疫情时期的艺术创作不是艺术家第一次以艺术的方式与行为来“介入”现实与社会。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是艺术家主体性身份建构的重要标示。本文以“艺术介入现实”的视角来思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介入性艺术”创作这一特别的艺术现象,在各种不同的理论话语与批评实践中重新审视文艺作品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艺术自律与审美介入问题。本文写作聚焦于“介入”主题,并就疫情期间艺术介入现象、艺术介入的审美指向和评价话语建构等展开探讨,以期拓宽艺术实践与艺术批评的视角与深度。  相似文献   

14.
音乐表演不仅仅是单纯地实现对音乐的再现,还要在正确运用音乐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投入真挚与丰富的感情,并遵循真实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美学原则,这样才能使音乐表演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5.
1.更加注重实践研究 当今情报科学日益重视知识管理研究。美国JASIST的知识管理专集揭示,未来知识管理研究将更加注重实践,由知识管理实践来检验、丰富和推动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科学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试浅析科学教育的前景,分析国际研究的动态,指出我国实施科学教育的丛要性,并根据全球教育的现行状况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从四个方面提出我国科学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关于科学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敏君 《教书育人》2001,(10):15-16
一 人类的教育观念已发生了大的转变,新老教育观念正在更替中。三百多年前现代实验科学始祖英国人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强调学校应传授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强调“知识教育”。这种教育思想风行了二、三百年,时至今日还有许多人的教育观念仍然停留在单纯强调知识的固有模式中。二十世纪初,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就已经提出“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劳厄),“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强调“能力教育”。这种思潮到二十世纪中叶成为教育思想的主流,尽管有的人还停留在知识教育上,而有的人则已经转…  相似文献   

18.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是人类进步的双翼 ,二者的不平衡将使社会无法平稳行进。科学工作者应警惕对人文文化的霸权主义 ,宽容地理解科学文人对科学负面影响的批评。人文工作者则要警惕对科学文化愚昧无知的妄自尊大 ,去除狭隘的偏执态度。使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和谐发展 ,走向汇流与整合  相似文献   

19.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整体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确保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评课作为学校的一种重要的常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对照自己,提高认识,自觉地去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正确认识与反映的理论知识体系,其本质特征主要体现为科学知识的体系性,科学活动的创造性,科学活动主体的演进性,“科学”内涵的统一性。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养成的一种思想品质,其基本内涵主要体现为求真务实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也包括奉献、敬业、协作等方面带有普遍价值的人类精神。弘扬科学精神,进而与反科学、伪科学作斗争,用科学战胜迷信和愚昧,对于青少年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