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论述利用《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分析《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思政与科学精神培养的融合点,基于科学精神提出课程教育者先受教育、立足学生需求进行顶层设计、线上线下教学同步进行等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资源并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需要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期待。实验课程是理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中的共性课程思政主要包括强化研究素养、培养科学精神。本文提出了基于科学精神培养的“123”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即一种浸润(科学家精神),两条主线(科学思维形式,思维导图),三个意识(问题意识、证据意识和持续改进意识)。教学实践结果表明,“123”实施路径能够丰富实验教学课程思政的内涵,有效提升本科生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有四个:一是科学知识与技能,二是科学方法与能力,三是科学行为与习惯,四是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最核心的是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而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  相似文献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体品质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很多研究就是关于科学知识的探究,也是科学的探究。而科学探究是学生体验科学过程、理解科学本质、领悟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方法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5.
小学科学课程是小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小学科学教程致力于培养学生拥有科学的探索精神。而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课程改革收到众多学校的认可,很多学校越来越认识到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性。STEM的教育理念是以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的基础综合教学为根本,同时运用基础知识和主要方法对问题的科学严谨处理,将STEM 教学与小学科学课程进行资源整合,对小学生在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时,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为今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进行科学研究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在方法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也是一项重要任务。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的习惯,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刻苦钻研,为科学献身的人格精神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动物微生物学”课程是宠物医学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尊重科学、培养严瑾科学精神的一门课程,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思政带入课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我们在“动物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在课程中不同角度不断挖掘典型思政元素,将课程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剖析课程思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师教研能力提升、价值引领、科学精神培养、担当与奉献精神培养等方面针对“动物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的途径和措施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论当代中小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前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科学精神的培养是其薄弱环节。无论是课程的设置、教学模式的选择,还是评价方式,都不利于中小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改善科学教育的具体措施为:改进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既动手又动脑的活动中形成科学精神;课程面向全体中小学生,体现科学发展动态;施行以倡导科学精神为主的学习行为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9.
徐蕾 《中学生电脑》2011,(11):74-74,76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教学过程要以人为本.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0.
科学精神就是求真精神,质疑精神、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科学精神对于个人、国家乃至民族都不可或缺,它是彻底摆脱封建迷信束缚的关键和有效武器。增强科学精神是时代需要,因此,现行的教育改革应从增强教师的科学精神、改进现行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入手,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核心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我国中小学的科学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重视不够,方法也不得力,原因是高师院校的科学教育专业缺乏科学方法、科学哲学类的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12.
<正>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科学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人的科学素养。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养,才能实现本质与宗旨的内在统一。科学课程是以探究为基础,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科学课堂是启蒙教育的基地,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技能的养成。因此,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技能的教学方式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新课程实施之  相似文献   

13.
品德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课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为价值取向的课程。一、走进大自然,培养学习兴趣品德课是基于小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课堂固然重要,是我们传授知识的主要阵地,但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14.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最重要的阵地之一。新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设置了综合课程科学课,强调要培养残疾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要贯彻课改精神,就要从科学教育的作用、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适合残疾学生的科学教育方式三方面入手,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的科学教育,培养残疾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课程。科学教学应该围绕这个宗旨,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此,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做到动心、动手、动脑、动口和动笔,从而提高科学课程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6.
语文活动课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目的,它是以"开发个体内在创造潜能"为目标的课程,是培养创新精神的载体。一、语文活动课程的综合性特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语文活动课程广泛地跟各门学科结合,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范围,为"跨学科学习"提供了条件。其有利于在知识和学科的整合中培养创新思维。语文活动关涉科学、人文和自然、社会、人生以及历史、现实、未来等科学文化、道德艺术各个领域,可以通过综合性学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科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启蒙课程,由多个科学探究活动构成。而问题意识则是探究活动要跨出的第一步,是学生思维的起始、创新的源泉,贯穿科学探究全过程。问题意识不但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创新热情,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方法。因此,在小学科学课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应该在科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目前教学由于教学设计的局限、问题情境的单调和学习  相似文献   

18.
师范教育改革十余年来,师范教育中的科学人文素质教育仍然式微,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缺失。根深蒂固的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本体师范教育观、把科学人文素质教育等同于科学人文知识教育、片面强调教育教学技能提升训练是其主要原因。师范教育改革应树立以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养为目标,知识能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三维一体的师范教育发展观;在课程定位与内容设计上,体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的维度;在培育的途径上,构建起课程教学、团学活动、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一体的师范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的平台;在课程教学方法上,要选择知识传授与情感激发、启发、引导一体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简称HPS)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程着力培养科学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种有效模式。文章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特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HPS教育模式,并以“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和“人类对光的研究”为例,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思想政治课教材编写、教师HPS素养培育、HPS教育课堂设计、HPS教育资料储备和HPS教育评价方式等,都直接影响科学精神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20.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践证明,以“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相统一的科技教育为载体,实施素质教育,弘扬学校的办学特色,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能力,是实现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